賀曉莉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重慶 404100)
體育學科的學習,大多數以學生自己練習、模仿為主。教師專業(yè)、優(yōu)美、標準的動作示范不但能夠給學生帶來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學習方法。然而,在當前的體育教學課堂中,許多老師已經忽視了自己的標準動作示范作用,甚至出現了教師整節(jié)課都沒有一次正確、完整的動作示范的情況。其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體育教師在動作示范認識上存在誤區(qū)。隨著教育的改革,老師們在課堂設計時都想努力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理念。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老師們也都在嘗試運用“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合作”的教學方式,為了實現和運用這些理念與方法,更學生更多的自由及空間,一部分老師就大量縮減教師標準動作的示范次數和時間,甚至省掉了教學過程當中必要的教師動作示范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動作示范的認識上走入了誤區(qū),一味地認為教師只需要給學生更多的自我發(fā)展的空間,自己在一旁稍作指導即可,并不需要親自做示范來教會學生動作技能。例如:在講授人教版高一體育課堂的“廣播體操”時,一部分老師知識照本宣科地讓學生自己依據書中所講的動作來練習,自己根本不進行動作的示范,結果導致一節(jié)課下來許多同學仍然不會做體操動作,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
(2)教師讓學生代替進行動作示范。教師讓學生帶領大家進行動作練習活動,原則上應該說是發(fā)揮了學生骨干的作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等,但是學生所帶的動作練習活動能不能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服務,學生帶領大家練習時教師在干什么。一般情況下,經常會看到教師就是來回的巡視,看學生做動作時認真不認真,這樣根本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住規(guī)范的動作要領。所以說,在學生帶操時,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身份進行認真的練習,不應該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課堂教學中脫離出來。學生帶領結束后,教師還應根據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并對學生的帶操情況和編排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點評,告訴學生教師為什么要補充等等,使學生真正學會自我鍛煉的方法。這樣教師的行為不但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親近感。
(3)教師動作示范不規(guī)范。教師的示范不規(guī)范包括示范的動作不嚴謹和示范的時機和位置不恰當,示范的目的是給學生以正確的動作表象,是在學生對動作概念理解含糊不清時教師以示范來提醒學生,示范的目的是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觀察到,以使示范的效果達到最大化。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示范動作的規(guī)范化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學生正確的動作技術、活動方法、學習興趣,往往就是在教師一次次嚴謹、規(guī)范的示范影響下才得以掌握和形成。規(guī)范嚴謹的教師動作示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夠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得課堂氣氛更融洽。由于一些教師基本功不扎實,還有些教師因為歲數或者傷病的緣故,在教師動作示范過程中出現示范動作不規(guī)范甚至動作不正確,這樣的動作示范就會在學生腦海中建立錯誤的動作表像,學生始終按照之前教師錯誤的動作示范去練習,從而導致了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錯誤。
(4)教師的動作示范方法不正確。教師的示范動作的時機和示范面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位教師的示范動作雖然很規(guī)范很漂亮,但如果教師沒有選擇合理的動作示范方法也會使示范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在體育課堂的加速跑中,講解跑步的送腿技術時,示范過程中教師沒考慮到學生的站位和示范動作的性質選擇了錯誤的示范面,導致許多學生看不清老師的示范動作甚至有些學生看不到老師剛才所示范的動作;教師沒根據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地進行動作示范使得教師動作示范目的性不明確,讓學生難以看懂也難以接受,導致之前的動作示范徒勞無功。教師錯誤地選擇動作示范方法不但起不到教學應有的示范效果還會出現“教師教的累學生學的更累”的局面。
教師的正確示范對于學生的學習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提高教師示范的有效性是每個老師的責任,根據教學經驗,常見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掌握學科特點,不舍本求末。體育學科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學生通過直觀感知(其中一個方法是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示范),在腦海中先建立動作表象,然后通過模仿逐步掌握技術動作的一個過程。觀察與模仿是體育課堂中學生學習的最基本的途徑,學生觀察最形象生動的目標就是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次次的動作示范。俗話說“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光練不說是瞎把式,會說會練才是真把式”,體育教師不能極端地去追求講解與示范,也不能把一切的學習活動不負責任地推向學生。體育教師要把握本學科教學的特點,教師在現行的課堂教學中動作示范不能舍,而且還要做到精益求精。如:在高一體育課教授打籃球基本手勢動作時,在學生嘗試練習后,教師親自做標準的示范動作,并讓學生用自己剛嘗試的動作與之進行比較,說出和教師示范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就是學生要改正的地方。正是教師這樣準確、優(yōu)美的示范,改變了學生已有的錯誤動作表象,重新建立起正確的動作表象,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打籃球的基本手勢動作。
(2)提高教師對動作示范的認識。教師動作示范在過去體育教學中曾被廣泛地使用,并總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經驗,我們必須合理地繼承和發(fā)揚。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面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標準,怎樣合理地在課堂教學中有效使用教師動作示范方法,就成為了當前許多教育者的工作重點。
在高中的體育教學中,示范教學法仍然有非常廣闊的市場。體育教師每次規(guī)范、漂亮的動作示范是學生非常歡迎的,教師動作示范可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特點的,也能夠適合體育學科特點的;教師動作示范還有利于運動技能的形成,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潛能。教師不但要對示范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還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把教師動作示范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使其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提供服務。如:在高中打籃球一課中,當教師做完標準、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后,旁邊的學生立即發(fā)出了驚嘆的聲音(哇!好厲害!)??梢?教師快速的運球、強有力的彈跳、優(yōu)美的空中動作得到了學生們的贊嘆。這樣的動作對教師來說是很正常也很平常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不同尋常,因為之前的動作已經深深地觸動了學生們的腦神經,激發(fā)了學生們強烈的學習欲望,同時也為本堂課打籃球教學的成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教師的動作示范要結合講解,保證其有效性。生理研究表明,運用多種感覺器官感知動作練習,可以增強直觀效果;實驗表明,運用兩種感官的效果要比一種感官的效果好的多。其效果順序是:又聽又看效果最好,只看不聽效果次之,只聽不看效果最差。所以教師動作示范要緊密結合主要的講解,如此一來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講解重在點撥,技術要領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語言富有誘惑力、藝術性;示范重在直觀,動作要求規(guī)范、漂亮、充滿活力,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巧妙地運用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才能煥發(fā)出體育的“魅力”,引導學生上好一堂生動有趣、有實效的體育課。而示范的有效性就是示范要能啟發(fā)和激勵學生,要有利于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因此,我們運用教師動作示范進行教學時,既要合理地運用體力,又要巧妙地運用示范類型,還要追求完美,不能一味地示范示范再示范,要講效果,要學會做正與誤、快與慢、完整與分解的各種示范,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要求等,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
正確運用以上幾種策略能夠較好地提高體育課堂中教師示范的有效性,通過對這些策略的分析,可以得出教師示范在體育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體育課堂中要學習的動作比較繁雜,很容易讓學生有點措手不及,因此,教師及時準確的給予示范能夠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這樣一來體育教學才能夠得以良好的開展。
(2)有利于學生對動作的快速掌握。在體育課堂當中,教師完整的動作示范能為學生帶來較好的表象認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快學習掌握的進程,例如:在打籃球時,老師先給學生準確的示范,讓學生感受到打籃球的精彩與快樂,才可以讓他們有學習掌握的欲望,這樣就有助于學生對動作的快速掌握。
(3)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影響,尤其是體育學科,在學習期間,有太多的動作技能需要掌握,如果不能讓學生清晰明了地懂得各個動作技能的規(guī)范要領,那么學生就不能很好的掌握、運用這些動作,這樣就會導致體育教學效率的低下。所以,教師不能一味地動嘴講解,他們只有親自給學生較為清楚的示范,才能夠徹底地提高教學效率。
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正確地運用動作示范,強化教師示范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教師示范的有效性,才能從本質上提升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
[1] 蔡曉龍.體育教學中動作示范的作用及方法[J].科教文匯,2012(6).
[2] 柳廣林.淺談教師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向導,2013(21).
[3] 李榮華.示范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教學,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