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軍
(哈爾濱輕工業(yè)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在動畫教學中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由于沒有造型基礎和長時間的練習過程。造型能力又是必需具備的能力。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造型能力迅速提高。不影響創(chuàng)作進程造型能力的快速提高是刻不容緩的。
動漫造型訓練方法的探索直接在動畫生產和動畫創(chuàng)作中起重要作用,比如前期創(chuàng)作,中期制作,形象設計等等,這些美術門類不僅僅是設計專業(yè)或者是動畫專業(yè)下的一個學科,而會變成一個龐大的體系單獨的插畫學院,游戲美術學院,卡通設計學院等獨立的院系和學科,同時與其相關的專業(yè)研究方向也會變得更加的具體插畫創(chuàng)作技法,封面插畫,漫畫創(chuàng)作等諸多的專業(yè)方向。造型能力訓練和提高也尤為重要和迫切。
在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學過程中,學生入學沒有基礎。針對這種現狀,在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總結和研究。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常見觀察習慣,人的自發(fā)的繪畫行為是這樣進行的,人的大腦圖像都是來源于外界物象輸入的影像,眼睛所看到的影像,這些影像在大腦中各自獨自保存,不是經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很難將其歸納成類別記憶。比如瘦人是條形、胖人是長方形、大胖子是圓形等等。然后當我們想通過繪畫再現出一個物像時,這個物像的各種細節(jié)信息先從大腦中跳出來進行組合,比如他臉上有痘、嘴唇很薄、臉色蒼白等等零散的信息。然后通過手的繪制無法畫出的頭腦中的物像。
在這個繪畫過程中,我們缺乏整體記憶、歸納記憶的訓練。學校訓練正是應該集中強化這個理性觀察的缺失的部分。其中第一個問題是外界向大腦輸入圖像時,應該整體的、完全的保存所看到的圖像內容,包括不喜歡的信息。不能因個人愛好放大或縮小信息的原樣,其中涉及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正確的觀察方法。不正確的觀察方式。有從局部去觀察圖像的方式,比如在臨摹人物時,有的人喜歡刻畫人物身上繁瑣的花紋、裝飾,但在沒有整體去構造結構概念的情況下,這么做最終只會使畫面整體變得很差,最終無法完成。還有所有沒經過專業(yè)訓練的學生幾乎都從邊線觀察圖像的方式入手進行繪制,即使臨摹時,從邊線的形狀、走勢下手,這種觀察也是局部觀察的一種最常見的錯誤,最后所組合出整體也是不準確的。這些錯誤的觀察基本都來源于初學繪畫時所形成的不良習慣,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沒有注意糾正從而造成的。
或者說應該建立一種新的觀點。第一以長方形(長方體)正方形(正方體)三角形(三角體)圓形(圓球體)等等。第二以習慣分析長寬比并通過練習提高觀察的準確性。 比如 1:2、1:3、1:4、1:5、2:3、3:4、4:5 等等。
另一個問題是大腦在進行信息的組合時,會由于辨識模糊,出現錯誤的組合,產生錯誤的大腦圖像。這首先是由于大腦的信息保存方式,它不同于電腦的硬盤,雖然也是保存信息,但是硬盤的保存是以數據形式全部毫無遺留的存儲,而大腦則會把圖像區(qū)分為若干個屬性信息,然后進行分別的存儲。
那么,當大腦需要再現這個圖像時,就需要去提取相應的信息,但是大多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會在提取時出現相似的形狀辨識不清的問題,導致組合出的圖像與本希望表現的不一致。
上面兩個原因我們一般稱之為觀察障礙,這是每個學習繪畫的人都會存在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進行圖像輸出時,也就是要通過手進行繪畫的時候,大多數人不清楚所要表現的畫面標準是怎樣的,這也是畫面不好的主要因素。動漫造型訓練方法的探索就是專門針對這些實際的生理和心理的現象展開的專門的繪畫訓練法。把高標準的手繪原圖給學生觀摩,并告訴學生做到科學觀察多久可以達到這個水平,使其努力有標準可循,有時間可循。并科學布置每天的作業(yè)量和觀察時間。并通過集體設置展示板整體比較。在實踐中整個方法適合集體學習。繪制能力的提高速度十分顯著。在勞逸結合的情況下愉快的提高造型能力是可以實現的。在實踐中學生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居然能提高的如此迅速。事實證明訓練方法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經過對于中專學生的造型教學過程的總結。不但對于動漫類繪畫基礎的訓練有著十分顯著的效果。對于所有造型類學科都很有效。
這期間需要掌握這種方法的教師每天指導每個學生兩到三次,對教師要求是傳統(tǒng)美術學院畢業(yè)經過在培訓這個教學方法取得合格資質的教師。主要是要求教師能做示范并快速準確修改學生習作中的問題。例如透視知識的傳達。線的快速畫法。畫面虛實的處理。畫面整體關系的把握能力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時間的時間驗證,在大多數學生的在造型能力上取得了預期的效果?;景凑疹A訂教學進度進行,統(tǒng)計之后有百分之十的同學(天賦好的)能超過教學進度。百分之五的同學(對形狀比例不敏感的)低于教學進度。經過單獨輔導都可以跟上班級進度。
中國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無論是從理論基礎,還是從執(zhí)教的模式上來講,都因為各種原因和限制變得僵化與落后。其主要的原因包括:大社會背景下學生家長對美術是進入大學的最后一個底限的錯誤認識;公眾媒體對于藝術類專業(yè)就業(yè)前景的夸大宣傳;藝術大學學術建設的滯后與教研制度的不完善;中國美術高考教育的應試化;藝術高校學術霸權等等。
在結合中國特殊的人文背景與社會經濟生活的需求下,開創(chuàng)出了一套快速的造型訓練方法。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講究“感覺”“靈感”“天賦”等抽象的概念,鼓勵盲目地海量練習,促使大量的學生望而卻步。同時以“藝術沒有辦法說清楚”等理由來搪塞所謂的教學不嚴謹與教研落后的局面。大量的藝術學院的教學還在采用填鴨式知識灌輸,多而繁雜的課程體系,不但學生身心疲憊,藝術繪畫技能方面的教學效果更是慘不忍睹。同時在整個美術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舊的傳統(tǒng)純藝術教育的基礎訓練鐵三角“素描”“色彩”以及“速寫”,已經很難再適應新的市場與社會的需要。一個上層建筑由一個基礎來決定,純藝術的鐵三角訓練是用于訓練標準的油畫家,而市場上大量的插畫家,游戲美工,動漫的原畫,都需要屬于他們本專業(yè)的美術基礎訓練。這不得不迫使整個美術教育界回到人類繪畫行為的本質,研發(fā)出一套完整的全新的繪畫基礎訓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