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老師:
我妻子總是不愿意跟我父母住一起。我問她為什么,她老說不自由。我自己家離父母家很近,現(xiàn)在孩子很小,要是回自己家我們倆忙不過來,而她又不愿意在父母家住。
婆媳關系是大家都會面對的,這我也懂。我也希望她們能和睦相處。我母親對我妻子很好,很疼愛她的。我真不知道怎樣勸她,您幫幫我吧!
小閔
小閔:
婆媳關系是世界上最難處的關系之一,處理好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雙方各自都得退讓一步。你所面對的問題可能涉及的面比較廣,僅從您的只言片語中我仍然不能清晰地了解產(chǎn)生現(xiàn)狀的全貌,因此我想就常見的導致婆媳關系緊張的幾個原因,結合你談到的困惑進行一些解答。
首先,你要考慮的是,婚后的生活重心在哪兒?答案當然是在你們的小家庭里。夫妻所建立的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本質上是屬于私人性的、長久性的、進展性的、契約性的關系。就夫妻關系而言,夫妻一方面要建立起牢固的夫妻聯(lián)盟,樹立親密的夫妻關系,另一方面也得注意讓夫妻彼此保持適當?shù)膫€人天地和私人界限。夫妻能屬一體,同時也能發(fā)揮自己的志趣,是現(xiàn)代夫妻的心理要求。
有時候,婚姻矛盾直接來自父母親家的干預與影響。比如父母對已婚子女太關心、干預過度,會使子女失去了自己設想的婚姻生活的自主權,從而成為矛盾的源泉;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太深,子女在情感上也很在乎父母的反應,盡量想“孝順”,以滿足自己父母的希望,結果使配偶感到委屈而不滿意,從而導致夫妻不和;還有很多的現(xiàn)代年輕人,自己沒有帶孩子的經(jīng)驗,也沒有足夠的耐心,把孩子扔給父母親養(yǎng)育以圖自己省心;而有些老人也過度關注第三代,對小夫妻帶孩子百般不放心,也是家庭矛盾的常見原因。
我強調重心不是說結婚了就要和父母分離,而是說婚后真正的聯(lián)盟核心在你們自己的小家庭里,先是二人世界,然后也慢慢為人父母,承擔起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而不應該把養(yǎng)育責任推給你的父母;共同商討生活的細節(jié),共同去孝敬雙方父母,這樣的日子,雙方的父母都會滿意。
其次,您要考慮的是跟夫人共同討論這些話題,比如說她認為的自由是什么樣的?你認為的自由是什么樣的?這是探討對“自由”這個概念認識的差異??梢蕴接憣τ谧杂啥?,你到你的岳父母家的自由度怎樣?你是怎么處理的?這是探討應對技能。有一種情況您也應該考慮一下,是否你的媽媽用她自己認為疼愛的方法在疼愛你的妻子,而不是用你妻子認同的方法?所以,面對這么多的不同、差異,妻子感覺不自由就很好理解了。您還可以等某一次她再說不自由時,用看似無意的語氣(這是技巧,不能質問的口氣)問問:你希望怎樣就覺得自由呢?另外,“不自由”是所有兒媳的感覺,你的妻子應該不屬于例外。你應該能理解,本來沒有一起生活過的兩個女人,因你的出現(xiàn)不得不晝夜面對,有不習慣的過程太正常不過了。
最后,我還想說,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很復雜。隨著女人的地位不斷升高,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在隨之而升級。說到底,婆媳關系是情感需求之爭。
每個男人在大喜之后,不僅要撐起一家之主,而且要做個協(xié)調半邊天的潤滑油。男人在扮演兒子與老公這兩個角色的時候,其實很需要技巧,需要用心去找到平衡點,需要寬容和愛。在婆媳關系中,男人應該只說好,不說壞,要勸解,也只能用好話委婉勸解。一手孝敬老媽,一手討好老婆,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溫柔。如果男人不作為,或一不小心,就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到了婆婆這個年紀,不僅在身體上、事業(yè)上、容貌上都處于下滑的階段,而且還包括在情感上;婆婆要把自己心愛的、多年養(yǎng)育的兒子交給一個陌生的女人,她怎么會沒有絲毫的觸動?怎么會沒有失落呢?
作為兒媳婦,如果能夠理解婆婆的心理,在你的事業(yè)、情感、經(jīng)濟逐步走上坡路的時候,你就會告訴婆婆,你將來會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的。讓我們共同來愛這個男人,對他的愛不是被我分散了,而是多了一倍!自古以來婆媳就是一對矛盾體。其實婆媳之間只要能相互理解、相互容納,就沒有什么可矛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