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 丹
(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重慶 400052)
在最近幾年,微電影迅速的發(fā)展,現在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其對原創(chuàng)小說的影響轉化式的表達,也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所謂微電影,一般來說是草根任人物的原創(chuàng),而在之后,微電影專業(yè)的制作團隊以及團體的逐漸形成,則是商機吸引的不可爭辯的事實所在。國內的一些比較大型的門戶視頻網站以及電影的制作公司,則是先后的捕捉到了微電影這一新興的文化形式,各個類型的微電影層出不窮。一般的來講,微電影所吸引的群體為年輕人,圍繞著這一群年輕人,形成一個網絡消費的產業(yè)圈。微電影從最初發(fā)展到現在,也不過短短的幾年時間,從最開始的“一個饅頭引發(fā)的血案”,到后來的“一觸即發(fā)”,順著時間的發(fā)展,微電影也是逐漸的為人們所知,并且逐漸的發(fā)展壯大起來,而現今對微電影進行分析,主要還是將其和現代文化結合在一起,分析這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如何利用簡短的影像,來向人們傳遞其中的文化思想,如何利用微笑的投資和制作,來給人們傳達怎樣的價值觀。本文首先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微電影的落腳點,然后分析文化研究給微電影帶來的種種啟示和思考,逐步的揭開其神秘的面紗,也為了更好的推動這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所謂微電影,又可以稱之為微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型的媒體平臺上進行播放的、適合在移動以及短時間的休息狀態(tài)之下進行觀看的切具有完整的策劃、系統制作以及完整劇情的短時間的放映短片,其主要的特點就是制作的時間較短,投資較少,規(guī)模不是很大,并且時間很短,制作周期短。微電影內容五花八門,融合了現今網絡當中的各種流行元素,還包含有時尚潮流、幽默搞怪、公益教育以及一系列的商業(yè)定制等等,可以單獨的成篇,也可以拍成系列劇的形式。微電影最初的起源是興起于草根,即各種小人物,拿起自己手中的DV、相機或者是手機等等,將個人生活當中的一些小事進行隨性的表達,然后再慢慢的發(fā)展,上升到了電影的層次,其實際的投資規(guī)模有大有小。而微電影現今也是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廣告當中,因為它好像天生的與商業(yè)有著聯姻的基因,可以神奇的將一個個商業(yè)的廣告,變成了一個個有內容、有文化內涵的影像,表達出普通廣告所無法表達出的藝術美感,同時還蘊含著品牌的文化內涵。同時,公益類型的微電影也是逐漸的興起,運用生活當中的一個個小例子,來向人們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傳達公益的思想和文化。現今對于微電影的研究,多半是針對其與現代文化之間的關聯上面,分析簡短的片段所帶來的文化影響,分析其文化內涵,而很好的對這一方面進行分析,對于有效的推動這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
隨著微電影的迅猛發(fā)展,其中的廣告也是不可避免的多起來,而這樣的行為,也會讓大眾,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對微電影的實質性質產生懷疑,微電影究竟是廣告還是電影,而這一項爭論,也是現今針對微電影的主要爭論之一。
從現代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微電影的落腳點,就不得不從微電影的起源開始說起?,F今的廣告學者認為,位點的起源,就是為了給廣告做宣傳。而廣告宣傳的方式有許多種,微電影,只是采用了電影的方式,來對廣告的內容進行表達,而其核心的線索,依然是廣告當中的商品,而商品宣傳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激消費者們的購買欲望。最初,一些知名的國際品牌,察覺到了消費者的觀念轉變,從而尋求宣傳方式上的改進,所以將自身的廣告,打上了文藝的標簽,這一方式,有效的避免了庸俗的廣告,并且很好的將廣告化身成文藝類型的表達,不僅傳達了品牌的思想和文化內涵,還有效的刺激了消費。而現代越來越多的人在抨擊微電影當中植入了過多的廣告,讓人們不禁對其歸屬的領域問題產生了思考,原來,微電影的起源,就是為廣告進行宣傳。
另外一個方面,對于廣告式的微電影和電影式微電影,其中的爭論也是無止盡。由于微電影還被一些專業(yè)的研究者劃分成廣告式的微電影和電影式的微電影,而這樣的劃分,也是更加表明,微電影的落腳點,還是在電影上,它總體的來講,是電影的新生類,具有藝術的審美性,這一點與廣告不相同,廣告的本質,是宣傳性,這是二者之間的差別。名義上的宣傳,其宣傳的性質在大眾的角度來看,是被拒絕的,大眾往往很厭煩其中表達的東西,所以,越來越多的廣告商轉而進行微電影式廣告,為廣告披上了審美的外衣,而審美性,是被大眾所自然接受的,這一轉變,成功的削弱了大眾的抵抗心理。一般的來講,微電影的審美特征,氛圍三個方面,首先是題材選擇的多樣化,懷舊、網絡熱門以及愛情,都可以成為其主要的題材;其次,故事極為緊湊,節(jié)奏極為緊張,讓人們情不自禁的被吸引??;再次,是對自由的追求,對審美理想的崇高敬仰,提倡在創(chuàng)作當中展現自己的個性,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微電影利用新型的媒介平臺,來傳達審美的新理念,屬于網絡藝術的范疇,而這種落腳點,這種新型的藝術表達形式和概念,其受到的挑戰(zhàn)并不是其本身,而是媒介大宗以及廣告的宣傳性質等等。
微電影,其作為一個新生的事物,應該具有獨立的立場,保持應有的自主觀念,而其本身,也應該超越工具主義以及結構主義,通過微電影這一獨特的表達方式,通過其展現出的影像來吸引觀眾,幫助廣告主與大眾之間建立其一個新的感情紐帶,達到提升品牌內涵以及忠實度的效果和目的。這樣的內涵和本質,也就使微電影成為了一種新時代下產生的新型的網絡營銷手段,而以廣告產品為其主要線索的微電影,也是擺脫不了實用工具主義的影響,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單一的微電影類型,其神圣的審美疲勞方面的要求必須要對題材的范圍進行有效的擴大,超越自身的價值和理念,傳遞一些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傳遞人文關懷層面的東西?,F代文化在微電影當中的研究,使得其更加具有文化內涵,而位點的也讓文化研究更加具有廣告學以及社會學的意義,對于有效的傳達正確的理念,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
核心的價值體系,與大眾的文化結合程度一般是取決于其與大眾生活聯系的緊密程度。在現今的社會當中,個人追求高于集體的規(guī)制,如果要想核心的價值體系對公民實現全面的覆蓋,就需要將其重新塑造為生活政治的語境之下的一種公共訴求。而微電影在這一方面的表達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其中,就有不少優(yōu)秀的公益類型微電影作品,例如“來信”、“天堂的午餐”以及“母親”等等,而這些類型的作品,對于重塑大眾的文化價值觀,對于正確思想和觀念的傳播以及文化的建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使現代社會的經濟化與重情重義的道德化很好的融為一體,為文化的建設貢獻出自身的力量。
綜上所述,根據對微電影所表達出的文化內涵以及其與現代文化的研究,全面的闡述了微電影的核心價值與本質,力求更加有效的推動這項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現代文化的建設作出必要的貢獻。
[1 張金.文化建設的新興力量[M].現代文化傳播,2011.9
[2] 魯奇.微電影的本質和落腳點分析[J].文化藝術資訊,2012.4
[3] 曾濤.淺議微電影的傳播和文化表達[J].武漢大學學報,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