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波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164)
YU Bo
(Propaganda Department,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Changzhou,Jiangsu 213164)
大賽,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機制、檢驗機制和激勵機制,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被各類學校所采用,現(xiàn)在許多高校也積極鼓勵本校的師生團隊參與到各級各類的大賽中間去。然而相比較像職業(yè)技能大賽、科學技術類競賽等自然科學類大賽而言,高校的人文知識類大賽尤其是思政課參加大賽的機會和頻度明顯偏少,這對于思政課通過大賽來促學、促教、促進是極為不利的。我們的思政課應當也可以有效地運用好大賽這一手段,來更好地促進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的提高。
在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和思政課的地位一向不是很高、影響力也不大?,F(xiàn)在許多高校實際上對于思政教育和思政課的活動及其作用還不是十分看重。這其中有主觀思想認識方面的誤區(qū),認為思政教育和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是可有可無的,或者是隨便什么人隨便什么課程都可以替代的;而從客觀上講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即我們的思政教育和思政課它們的成效和產(chǎn)出是以一種潛在的、不易覺察的非物化或者說非量化的形式出現(xiàn),其優(yōu)劣好壞沒有可以量化的指標數(shù)據(jù)來說明。大賽就是一種很好的明證,它可以更直觀地體現(xiàn)一個學校思政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能力,更明顯地體現(xiàn)一個學校師生的整體素質和思政教育的成效,更突出地體現(xiàn)出學?!耙陨鸀楸尽⑷姘l(fā)展”的辦學理念和育人思路。因此說,大賽對一個學校的思政教育和思政課而言其意義十分重大。
從一方面來說,大賽為我們思政課教師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的教學平臺。通過參加比賽,我們的思政課老師可以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思政育人理念,學人之長,補己之短,互通有無;而且還能夠廣泛地接觸同行高手以交流心得切磋技藝,可以直接接觸到更有效、更實際可行的思政教育教學技藝和手段,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此類大賽還是我們培育和發(fā)現(xiàn)思政課教學名師的舞臺。通過參賽,我們可以鍛煉和造就一支實力非凡的思政教師隊伍,可以發(fā)現(xiàn)和選拔一批技術過硬的教學能手和業(yè)務骨干。
通過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水平也會攀上一個新的高度。對于參賽選手而言,這種類型的大賽在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較職業(yè)技能大賽和科學技術類競賽來得新穎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很多比賽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和硬性的標準,因此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更為廣闊,借助這樣的平臺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成績來。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他全面塑造個性,彰顯自身實力的最佳舞臺。
首先,現(xiàn)在可以提供給各高校組織參與的各級各類大賽雖然有很多,但絕大多數(shù)都是應用型、技能型、自然科學類大賽,人文社科類的大賽特別是可供我們思政課參與的大賽比較少見;其次,即使有大賽,其規(guī)格和級別也比較低,大都是各省、市及地方組織的思政課教師授課競賽、教學設計比賽等或各高校為繁榮校園文化而開展的一系列校園內(nèi)部自己舉辦的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小范圍比賽;再次,由于數(shù)量相比較為稀少,舉辦層次又大多不高,因此這些比賽的社會影響力比較小,為大眾所了解和熟知的機率也小,社會的認可程度不高。
很多高校由于對思政教育和思政課重視的程度不夠,相應地對于其所能參與大賽的重視程度也不足。很多高校可以不遺余力地推廣本校的品牌專業(yè)和特色團隊去參加各種專業(yè)技能類大賽,而且無論得獎與否、獲獎大小,都大幅報道和推廣經(jīng)驗;但對思政課組織師生參與的大賽普遍地重視程度不夠,大都不愿在調課、經(jīng)費、出行、獎勵等方面行方便之門,對于此類大賽的宣傳報道方面也明顯滯后,非得獎性報道幾乎沒有,即便參賽獲得了榮譽其后續(xù)宣傳報道的力度也明顯不足。
現(xiàn)有的思政教育類大賽大體可以分為國家級、地方級和院校級別的大賽。國家級別的和地方級別的大賽都比較少,形式也比較單一,主要是一些諸如教學設計、教學基本功、說課比賽等。而各高校進行的所謂的思政教育教學類大賽雖然數(shù)量不少,但主要的辦賽宗旨還僅僅停留在活躍思政課課堂氣氛,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為校園文化建設服務方面。所以綜合來看,這些大賽目前上下銜接的趨勢還不明顯,所能形成的對思政教育和思政課教學的幫助非常有限。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對于思政課參與各類大賽的工作應當高度重視,態(tài)度明確,積極支持與配合大賽活動的順利進行。要在人員配備、經(jīng)費投入、服務保障、組織協(xié)調等各個方面不遺余力,要像許多高校對待專業(yè)技能大賽一樣成立專門的大賽組委會或賽事領導和協(xié)調機構,由分管校領導牽頭,院辦(或校辦)、教務、財務、后勤等職能部門分工負責的具體的賽事執(zhí)行部門落實到位,由思政部或相關專業(yè)院系組織師生具體完成此項工作。同時,有關的宣傳、外事、團委和學工、輔導員、班主任等部門和人員應當積極開展宣傳報道,組織推廣活動。要讓大賽的相關信息及報道及時準確地傳遞給每一位師生員工,好讓他們及時了解大賽的前期準備、大賽進程及最終結果,并且在大賽結束之后將相關的賽事信息向校方領導、思政部參賽群體和廣大師生員工以及社會傳媒通報知曉。
除了思想上要重視思政課參賽的重大意義以外,我們也應當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賽事體系來。就全國思政課大賽“一盤棋”的意義上講,我們可以將大賽大致分成基礎普及型、提煉拓展型和示范推廣型大賽?;A普及型大賽是高校內(nèi)部及校際合作交流性質的大賽,此類大賽主要是以高校自主舉辦或是校際間聯(lián)辦形式開展,它是將大賽作為各個高校日常思政教育和思政課教學的常規(guī)內(nèi)容來進行,各高校也要為此制定專門的規(guī)章制度和獎懲措施來確保此類大賽的常態(tài)化運作;提煉拓展型大賽是由各高校推薦一定比例的校級優(yōu)秀成果及優(yōu)秀團隊參加的,由各省、自治區(qū)、市級教育主管部門來具體落實的思政教育類大賽,此類大賽的參賽成果和團隊應當能夠代表各高校思政教育及思政課教學的最新最佳成績,他們中的佼佼者應該體現(xiàn)本省或本地區(qū)思政教育教學的最佳水平;示范推廣型思政大賽將是國家級別的比賽,它應該是由教育部相關職能部門組織牽頭并負責實施的賽事,它是將各地選送的最能代表地方思政教育成效的成果及團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專門針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示范性標準或方案,通過不斷磨合與完善,最終形成特定的精品資源向全國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工作戰(zhàn)線推廣。
思政教育類各級別的大賽應該不同于自然科學技能性大賽,也應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人文競賽,它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為了評優(yōu)評先,而是為了給我們的思政教育及思政課教學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展現(xiàn)魅力和實力的平臺,通過這樣的平臺以達到推陳出新、擴大影響、發(fā)展壯大的目的。因此,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實力、達到效果,我們的思政教育類的大賽就應該是不以成績、名次論輸贏,而應該在新穎性、原創(chuàng)性、示范性、普及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如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可以普遍開展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像演講比賽、模擬法庭、時事分析主持人秀等;在校內(nèi)及校際之間可以進行一些諸如實踐創(chuàng)意大賽,大學生辯論賽等形式的比賽;而在國家級及省級大賽中,除了要定期開展一些思政課教學設計、思政課課件設計、思政課教師基本功競賽、思政公開課等有關思政課教師的大賽外,更多地還要開展思政課教學團隊的團體賽,要把與思政課教育教學相關的老師、學生、教輔人員等都納入其中共同開展、協(xié)同合作完成比賽。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課教育教學工作面廣量大,關系重大,不容馬虎。通過大賽這種形式能夠提升品質,擴大影響,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展開,因此是件利校、利課、利師生的好事情,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1]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2]李臘生,龔萱,閔杰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3]楊建義,李建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第1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苗麗芬.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李梁,忻平.切問近思[A].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討會暨首屆上海大學思政論壇論文集(上下)(第1版)[C].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