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蘭信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鎮(zhèn)新樂完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也緊跟時代步伐,正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教育事業(yè)蒸蒸日上;伴隨著緊鑼密鼓地推行素質(zhì)教育,和更加深入的新課程改革,教師就應該與時俱進,改變陳舊的觀念,這對對教師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即是機遇,又有挑戰(zhàn)。在這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我們應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呢?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首要條件就是愛崗敬業(yè)。這樣工作才有動力,有激情。教師如果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yè),那么就談不上去熱愛自己的學生,更不奢望能把書較好,更不可能成為一名稱職的小學語文教師。
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才會全身心地投入,關注學生的成長。我們教師不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向?qū)W生輸送精神的食糧。這主要靠教師人格的影響和人性的發(fā)揮。教師的崇高在于無私地奉獻。一個沒有韻味的老師,怎么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
首先,教師不能憑一時的熱情,還必須有敬業(yè)精神。自從參加工作,我就一直教語文,自己聽過的多少節(jié)語文課,已經(jīng)記得不太清楚了,不同的教師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感受,教師們有感嘆、有困惑、有迷惘、有驚喜、有頓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我,從不懂語文到懂一點語文,從不會教到會教一點。其中酸甜苦辣,深深印在腦海。在各種教學比武中,我看到過教師失敗時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悅。無論做什么都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急功近利,反而適得其反。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踏踏實實地付出努力,才能在教育事業(yè)中真正成長起來。可有的教師卻在學?!白鲆蝗蘸蜕凶惨蝗甄姟?,時間磨滅了他們的上進心,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更談不上潛心鉆研教材,雖教了一輩子的語文,卻說不清什么是語文教學,更不能把賞心悅目的教學奉獻給學生了。他們的教學生涯是在混混噩噩中度過的。有的甚至本末倒置,分不清主次。有一個笑談:一位民辦教師在學校三樓上課,當時恰是農(nóng)忙插秧時節(jié)。來上課前他還在自家田里干活,然后匆忙地趕到學校上課,從教室的窗口正好可以看到自家的農(nóng)田。他本來就無心上課,心里老是惦記的自己的田地。一邊上著課,一邊還不時向自家的田地張望,當他正帶學生讀者課文讀得起勁時,無意間一瞥,竟看見一頭老水牛正朝自己家的田地走去,一時忘記自己在上課,在課堂上大喊起來:“誰家的水牛啊!”學生一下子懵圈了,認真的學生還知道這是老師讀錯了,可不認真的學生還以為是老師在帶讀,也跟著大喊:“誰家的水牛啊!”課堂一片嘩然,那位教師也非常尷尬。試想這樣的老師能教好學生嗎?
其次,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按時給自己充電,用廣泛的知識來武裝自己,不要求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但與語文學科相關的文學、歷史、科學、哲學等基本常識是需要了解的。而我們有些語文教師除了照本宣科,幾乎不愿意去拓寬自己的視野。還找了許多借口——小學語文知識結(jié)構太簡單,去鉆研就是浪費時間……其實,小學語文看似簡單,可內(nèi)容卻很豐富。它是小學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語文是基礎課,百科之首,況且我們面對一個個活波可愛小生命,教給他們的不僅是知識與技能,還有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態(tài)度。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教師估計一時難以回答,就讓學生課后自己解決,就這樣不了了之。試想,如果這個問題學生能在課后找到答案當然最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找到答案的,是否這個問題本身連老師也回答不了呢?也許有人會說這是老師的高明之處,避免自己在學生面前尷尬,自以為聰明,可我不這么認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做到有答必解。在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連教師也一時無法解答,這很正常啊,老師又不是圣人,不知道不足為奇。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教師不要認為不會回答就很尷尬,不懂就課下搞懂唄,然后在向?qū)W生解答。這也意味著我們教師應該時常給自己“充電”,增加知識水平?;畹嚼希瑢W到老。教師也如此,學無止盡。時代在進步,知識也在更新。要想給學生一桶水,你就必須有一條河。
再者,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必須具有吐故納新的思想。在素質(zhì)教育正在大力的推行,在新課程改革的層次也在不斷深入中,為了讓教師適應新的教育形勢,教育局每年都有繼續(xù)教育培訓,可是許多教師依然換湯不換藥,有的甚至連湯都沒換。這讓人感慨萬千,難道我們心中就真的容不下新課程改革這個新事物嗎?難道它就沒有一點能讓我們吸收和借鑒的東西嗎?雖然說課改過程中所提出的有些理論一時難以接受,也并非都是完美的,但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問題,有許多地方是值得學習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才能知道它的真?zhèn)?。而且它的提出也并非空穴來風,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的。教師要以新的思想去學習它,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新課程理念,怎能將它拒之于千里之外呢?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應該掌握兒童的心理特征,進一步學習教育學的內(nèi)容,靈活的把它運用到日常的教學中去,站在兒童的角度去了解學生,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總之,當今社會要求語文教師要愛崗敬業(yè),有思想,有才華,有愛心,在教學游刃有余,充滿自信。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以自己個人魅力,優(yōu)美的語言,教學的智慧去操縱課堂,讓學生對語文有濃厚的興趣,帶著一種享受去學習語文。用你的姿態(tài),你的眼神,你的笑臉,你的手勢……震撼學生的靈魂,讓學生健康成長,將來成為有用之才。
[1]王榮生.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倪文錦.語文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顧黃初.中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