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麗婭
(石獅市新湖中心小學)
“愛你,戀你,又怕靠近你。”這難道不是學生識字心理的真實寫照嗎?“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認識許許多多的字,輕松閱覽自己的各種書籍,成為老師口中天天贊揚的“識字大王”?!拔覒倌恪保恳淮慰荚嚕恳惶斓淖鳂I(yè),如果沒有“你”,“我”的世界充滿空白,沒有“你”,“我”的世界充滿紅色的叉字,你說,我能不戀著“你”嗎?“我怕靠近你”,因為“你”實在是長得太復雜、太雜亂無章了,為什么“你”不能“長”得簡單一些呢?
眾所周知,識字教學是小學一二年級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閱讀與寫作的重要基礎(chǔ)?!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一學段(一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闭剂曜R字總量的50%多,僅一冊教材就要求至少認識350個生字。然而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記憶有限,如何讓他們更有效地識字?這就要求我們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增強教學“磁性”,以提高識字課教學的質(zhì)量。
石獅是全國著名的燈謎之鄉(xiāng),許多學生從小就受到燈謎的熏陶。把燈謎和識字教學結(jié)合起來,從字形、發(fā)音、字意等方面把生字做成謎語,讓學生一邊猜謎一邊認識生字,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深入思考、多動腦筋的好習慣,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鞏固對生字的記憶。
課堂上,在識字教學中運用“猜謎識字”方法時,我不僅自己事先準備許多有意思的字謎,還發(fā)動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動手制作各種形式的字謎,開展猜謎比賽。在教學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從學生口中說出的字謎總能不時閃出智慧的火花。比如“今兒心里想媽媽,打個電話訴思念——念”“十個小孩看花燈——華”“這個房屋里有八個人——穴”“洞穴里放著一條小毛巾——簾”“廠里買來許多一寸大的豆子——廚”“太陽從西邊落下——曬”“一箭穿心——必”“三個兒童去北京看日出——影”“倆人在走鋼絲——叢”“一匹馬跑進門——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聲音——聞”“兩片竹葉合在一起——答”“一頭牛對著一座寺廟——特”……
學生非凡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維,使“猜謎識字”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樣,為出好字謎、“難住”同學,他們不僅認真別辨生字的音、形、義,對容易混淆的生字更是深入細致地觀察其結(jié)構(gòu),認真理解生字的涵義,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理解、記憶和應用。
漢字不同于其他文字,它是由一定的偏旁、部首組成一定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表音、表形、表意,意味無窮。如何把這種文本資源挖掘出來,增加學生識字的趣味性呢?我采取的做法是“加加減減我最棒”。
“加減”就是給出一個或偏旁,讓學生添減筆畫或偏旁,組成另一個字。例如,老師出示“日”,讓學生給它添一添,添一筆,變成“目”“白”“甲”,減一筆就變成“口”;“十”字添一筆就變成“千”“干”“士”“土”,添兩筆變成“豐”“王”“廿”;“大”字添一筆就變成“天”“太”“犬”等。又如,學習認讀“相、自、音、厚”時,可設計讓學生給這些字加“心”字底,看能變出什么來,也可以減去偏旁,看又能變成什么,多么有趣。
經(jīng)過“加一加,減一減”的不斷互換,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結(jié)構(gòu)和漢字構(gòu)成的一定規(guī)律,有助于形成一種記憶漢字的技巧。這也是新課標對識字教學的一個要求。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情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F(xiàn)實生活中幾乎每一位小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被“三維動畫”迷住了。針對學生這種心理狀態(tài),采用多媒體識字,是識字的一個有效辦法。
在識字或鞏固生字時,老師不妨利用課件,帶領(lǐng)學生走進“動畫識字王國”,通過郵遞員送信、小蜜蜂采花蜜、投籃、拼花朵、拍皮球、摘星星等形式,讓漢字能夠以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使?jié)h字的音、形、義不再脫節(jié)。這種寓學于玩,學中有玩的動畫游戲,很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如果有興趣,就會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欲,學習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識字單元的學習中,老師可通過用幾個行進“字區(qū)分字形——組詞——說一句話——編童話故事”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又可以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學習“苞、飽、炮、泡”這四胞胎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給每個字分別認字形、組詞、說一句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接著,老師可出示一副迷人的風景圖,圖上畫的是一個美麗的池塘,水面上有兩朵荷花花苞咧開嘴笑了,水里兩條小金魚在吹泡泡。讓學生編一個簡短的童話故事。這樣做到了學用結(jié)合,無形間就開啟了兒童的心扉。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周圍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對生字的認識和鞏固大有幫助。通過“每日一句話”“每周一首兒歌、一首古詩”誦讀活動,讓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認識新字,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每周評選出“識字能力”和“誦讀小能手”,從而激勵學生更進一步識字的熱情。指導學生設置人手一本的“剪貼本”,每天將自己在讀書看報中認識的生字剪下來,貼到本子上,或把在電視中看到的生字詞記下來,定期舉行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相互促進,擴大識字量,使學生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寓識字教學于有趣的游戲活動中,有利于增強識字課教學的“磁性”,提高學生識字興趣,豐富識字方法,掌握識字技巧,使學生輕松地完成新課標提出的要求,為閱讀和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