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麗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中等專業(yè)學校)
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但是,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初中時期的“差生”,在長期的歧視和斥責聲中,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喪失了信心。如何讓每位中職生找回自信,對學習和生活充滿希望?筆者結合多年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1.生理因素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特別在乎自己的外貌,如身高、長相、體重等,因為不如他人而輕視自己甚至是不敢和他人交流。
2.把一次失敗與終生失敗相混淆
有些學生遇到挫折、失敗后便對自己失去信心。例如一次重要的考試沒考好,就懷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3.別人的消極評價
各種不考慮后果的夸張或批評,其破壞性是極大的。例如,一個學生一次數(shù)學成績沒考好,就被老師罵為“沒出息,笨蛋”,一個學生長得不漂亮就被人指責說“看你長得丑八怪,不討人喜愛,一邊去吧”。這些不負責任的批評對學生心靈種上了“自卑”的種子。
4.與別人不正確的比較
有些學生習慣于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做比較,她就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越比越生氣,從而產生強烈的失敗感、絕望感。
1.以教師的愛心去溫暖學生的心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多數(shù)的中職生在初中時期屬于受冷落的群體,他們缺少師長之愛、同學之情,教師要改變思想,做學生生活中的媽媽、心靈上的朋友、學習上的老師,與學生多溝通交流,讓他們打開心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學生的愛心才能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2.以豐富的知識面引導學生走出“低人一等”的心理誤區(qū)
首先,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克服上職高“低人一等”的思想。
目前家長、學生和社會有一個誤區(qū):“考上重點高中,考上大學的人是人才”,“上職高的是低能兒,沒有用的”,這些錯誤的想法讓職校的學生和家長形成了“低人一等”甚至是羞于向人說自己上職高的現(xiàn)象。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豐富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職業(yè)教育。例如,筆者向學生列舉了許多成功的案例如《拉面大王成才記》《我的外甥是條龍》等,讓學生認識到條條大路通羅馬,上重點高中考大學出人才,上職業(yè)學校學一技之長也能出人才,形成正確的人才觀。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欣賞自己、相信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多數(shù)的中職生學習成績差,但是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強。教師可以舉出名人故事如黑格爾、達爾文的大器晚成,讓學生接受自己、欣賞自己、相信自己。
3.教師要掌握一些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第一,發(fā)掘學生的優(yōu)點。
發(fā)掘關注優(yōu)點是所謂“差生”轉化的著手點,其實質是不斷展示學生的優(yōu)點,重建學生的自尊、自信。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所學校,只有當它能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比缺點、壞處多十倍、百倍的時候,它才能有強大的教育力量”。我所帶的計算機一班的一位女生楊某因為身材矮小非常自卑,和同學不交流性格孤僻。但是我發(fā)現(xiàn)她非常喜歡看書,知識豐富。便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展示她的豐富的知識,看到老師、同學對其的贊揚,楊某的臉上現(xiàn)出了久違的陽光、自信的笑容。1992年美國《新聞周刊》采訪了世界各國的許多教育專家,確定了10所全球最有特色的學校,其中意大利的科迪亞納學校名列第二位。這所學校有名的教育格言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教育者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基礎。
第二,教師要充分地信任學生。
一位教育專家曾做了實驗,讓老師們將學習成績較差的班級的學生當作優(yōu)秀班的學生來對待,而將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班級當作問題班來教。一段時間下來,發(fā)現(xiàn)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原來成績距離相差甚遠的兩個班級,在實驗結束之后的測驗中,平均成績相差無幾。原因就是在老師們不明真相的,用對待好學生的態(tài)度對待差班的學生,比較信任他們,使學生們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因而學習積極性大增;而原來的優(yōu)秀班的學生受到老師的懷疑態(tài)度的影響,信心受挫,致使學生態(tài)度轉變,影響學習成績。信任學生就要對學生委以重任,而委以重任又是增強孩子自信的有效辦法。
第三,鼓勵是自信心的營養(yǎng)劑。
心理學家曾把各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影響做了對比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鼓勵組的學生進步最大;表揚組次之;批評組開始進步,然后直線下降;不鼓勵不批評不表揚組學生的成績最差。因此,教師在教育孩子時一定多用方法,如“你能行”“你可以做得到”“老師相信你”“試試看”等,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千萬不能用“你真笨”“你沒救了”之類的話語打擊孩子。
第四,讓學生體驗成功。
自信需要鼓勵與培養(yǎng)。快樂與成功的體驗是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進取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機會,讓孩子不斷體驗成功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方法。例如,筆者在我國市場經濟所有制的基礎時,課前布置學生認真預習,上課時我宣布將由學生自己講,一聽此言,好多學生都害怕的低下了頭,這時我請我們班中最不起眼的鹿丙成同學上臺。鹿丙成剛開始還不好意思,經過我的鼓勵他終于開口講起來了,而且越講越好,有擺事實,又將道理,講完后全班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從此被學生封為“鹿教授”。事后他說:“我很缺乏自信,那節(jié)課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讓我恢復了自信心”。正如一位教育家說過“讓學生在每一門課中都有少量的高峰體驗,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都尋找對自己價值的積極認可。那才是教育的真諦”。
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聲稱:“我們堅定不移的信心,常常是取得勝利的唯一法寶?!弊孕判氖且粋€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只要一個人自信心不被摧垮,他一定能取得成功。中職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擺在廣大職業(y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要用顯微鏡從學生的失敗中找優(yōu)點,用放大鏡從學生的失敗中看成績,這樣才能使學生用望遠鏡看到自己無限光明的未來!”
[1]王換成.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出版社,2006.
[2]東子.輕松做老師教出好學生.漓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