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奧斯丁作品中父母形象解析

      2013-08-15 00:47:30
      唐山學院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奧斯丁婚姻母親

      劉 芳

      (唐山學院 文法系,河北 唐山063000)

      簡·奧斯丁是英國著名的作家,她短短的一生雖著作不多,但因其作品關注的都是永恒的家庭婚姻和愛情問題,所以即使時代更迭,她的作品依舊歷久彌新,為一代代讀者喜愛,尤其是其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美好優(yōu)秀、才華橫溢的男女主人公,更是成為超越時間的藝術經典。學界也通常聚焦于其青年男女形象的研究,尤其是關于他們的愛情問題。但在以探討愛情婚姻家庭為主的小說中,父母這樣重要的角色在她的筆下卻常常被忽視。而且,通過作品可以發(fā)現,這些優(yōu)秀的年輕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形成與作品中其他的人物,尤其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多大的關聯。因此研究奧斯丁及其著作的學術作品雖多,但很少有專門重點研究其作品中的父母形象的。而現有的關于奧斯丁作品中父親形象或母親形象的研究大多比較零碎,缺乏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本論文結合奧斯丁的6部小說,著重分析其作品中父母形象的典型,并對作家塑造這些父母形象的原因進行探究。

      一、奧斯丁作品中的父母形象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除了要將子女撫養(yǎng)長大外還要對子女進行恰當的教育,成為孩子們的導師、朋友。但在奧斯丁的小說中幾乎沒有理想的父母存在,他們都或多或少存在某種性格上的不足。根據其作品中父母與其子女的關系,可將奧斯丁筆下的父母形象分為:融洽型父母、隔閡型父母及干預型父母。

      (一)融洽型父母

      所謂融洽型父母,指與子女關系比較融洽,會在子女情感受挫時給予他們支持,會在重要的事情上為其指導,但仍未達到理想父母的標準。這類的母親形象有《理智與情感》中的達什伍德太太和《勸導》中的拉塞爾夫人。

      達什伍德太太與女兒們的關系還是很融洽的。她是女兒們忠實的保護者和庇佑者,瑪麗安失戀后痛苦不堪,做母親的痛苦之情不亞于女兒。她全身心地熱愛、關心著自己的孩子,不只是她們的婚姻,還有她們的意愿和情感。當家庭遭遇變故,這位堅韌的母親無私地為了孩子們犧牲自己。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女兒們的選擇是對是錯,她都能給予支持。相較奧斯丁作品中其他的母親,她也更關注對孩子精神層面的教育,埃莉諾和瑪麗安事實上都成長為誠實優(yōu)秀的女子。只是做母親的經常被沖動的感情蒙蔽了對人和事情的判斷,母親冒失沖動的個性遠不及自己的大女兒理智,這就導致了她無法在孩子們需要長輩指點時提出正確的意見。

      《勸導》中的拉塞爾夫人擔任了自幼喪母的安的教母這一角色,她比安的家人更關心她,疼愛她,為她著想。但也正是由于教母拉塞爾夫人自以為是的勸告,安與她的戀人七年之后才得以重拾幸福。事實上,女主人公安在為人處事上比她的教母更優(yōu)秀。奧斯丁作品中唯一一個理想的母親是安去世的媽媽。雖然艾略特太太在女兒十四歲時就去世了,但她在生前已經把自己的價值觀念潛移默化教給了自己的二女兒,這也是為什么雖然同愚蠢自大的父親和自私自利的姐姐生活在一起,安依然仍成長為一個美的典范。[1]241所以,通過這一隱藏的對比,奧斯丁在其作品中暗示出,理想的母親已經死去了,活著的母親遠遠稱不上完美。

      奧斯丁筆下理想男子的典型都是由那些年輕人代表的,比如《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先生,《勸導》中的溫特沃斯上校等。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作家對于父親是不輕易認可的,她創(chuàng)造的父親們大都不具備堅實的肩膀可以依靠,睿智的知識可以解惑,他們要么淺薄無知,要么缺乏責任感和堅定的精神。事實上,在奧斯丁的6部作品中唯一可以被稱為融洽型父親的只有《曼斯菲爾德莊園》中的托馬斯爵士,而他身上的融洽也是單單針對芳妮的。

      托馬斯爵士的長處在于把芳妮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對待,關心她的衣食起居,關心她的健康成長。相較于芳妮重男輕女的父親,托馬斯爵士這個養(yǎng)父相對來說更加稱職。芳妮從最初的膽小怯懦、缺乏自信變?yōu)楹髞淼淖孕琶骼?,托馬斯爵士功不可沒。他不僅為芳妮提供了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還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的性格和處世方式。相比而言,倒是托馬斯爵士自己的兩個親生女兒更加地不明事理肆意妄為,玷污了家族名聲,但這正好說明了他對于自己親生女兒的疏忽。面對瑪麗亞的過錯和茱莉亞的壞脾氣,做父親的非但沒有進行糾正,反而只會擺出一副威嚴的面孔,使女兒們與他更加疏遠。養(yǎng)女的知書達理與親生女兒的胡作妄為證實了奧斯丁作品中潛藏的模式:年輕而優(yōu)秀的女主人公們總是獨自成長,而且始終優(yōu)于周遭的人群。

      (二)隔閡型父母

      隔閡型父母指的是對子女的生活很少關注,漠不關心的一類。在奧斯丁的作品中,這類父母形象占了大多數。最典型的當數《傲慢與偏見》中的本內特先生及《曼斯菲爾德莊園》中的伯特倫夫人?!稅郜敗分械母赣H則干脆被刻畫成了一個愚蠢的老嫗,沒有了母親的愛瑪在家庭里取代了父親的位置充當一家之長,而伍德豪斯先生成了被照顧的孩子,他除了自己什么也不關心,因此愛瑪才會無比自負地一次次出洋相。

      在奧斯丁筆下,作為一家之主的本內特先生是一個尖刻的迷人形象。由于年輕時的沖動,他娶了一個愚蠢的無法與之交流的妻子。在對婚姻心灰意冷后,他一頭扎進了書房進行了一種自我的內心放逐。他覺得他不可能改善他的妻子和孩子們了,所以每日除了讀書就是不停地嘲笑家人和其他任何人,他的這種總是同事情保持著距離的行為讓人感到十分無情。在他的財產限定要傳給外姓之后,他也沒做任何努力來保障家人的生計。他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的惡果也是極其明顯的:曼麗死抱著書本,成了個不解風情的書呆子;莉迪亞和基蒂繼承了母親愚蠢的虛榮心,前者甚至大膽到不顧名譽與人私奔。實際上,就連他最為贊賞的兩個大女兒也并非無可指摘:簡溫順過頭,缺乏對事情的判斷力;伊麗莎白則以父親的玩世不恭為榜樣,最后也吃夠了驕傲的苦頭。最能凸顯本內特先生本質的是在莉迪亞私奔的事情上,這位飽讀詩書的鄉(xiāng)紳遠遠不及做生意的妻舅有用。眼看事情無法挽回,他采取的唯一行動依舊是鉆進書房關緊房門,把妻子的哭喊和無法解決的難題全都關到門外。這種家庭生活中的“隱士”背后隱藏的是奧斯丁對其不稱職的父親角色的批判。

      中年的愚蠢母親是奧斯丁喜歡嘲弄的對象?!堵狗茽柕虑f園》中托馬斯爵士的妻子,伯特倫夫人是一個溫和的對任何人都沒有惡意的女人。[2]她除了自己不容變更的享樂之外的事情一概漠不關心,無論是自己的親生女兒還是養(yǎng)女芳妮,任何事都不在她的關懷之列。在生活中,她既不愿思考,也缺乏行動,甚至連自己沒有芳妮的陪伴能否度過一個晚上都要請示丈夫,也難怪在女兒的婚事上托馬斯爵士因無人商量而做出悔恨不已的決定。從木偶般的伯特倫夫人身上,奧斯丁除了宣泄出對愚蠢的一貫嘲諷之外,還對當時社會的婚姻制度進行了隱晦的批判。

      (三)干預型父母

      干預型父母指的是控制欲極強,蠻橫地試圖掌控孩子一切的父母。這類父母的代表有《理智與情感》中的費拉斯太太和《諾覺桑寺》中的蒂尼將軍。

      費拉斯太太思想頑固,自私自利,心胸狹隘。她是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但為人正直又有才華的大兒子愛德華在工作和婚姻上都有著自己的選擇;她偏愛的小兒子羅伯特又生性放蕩,緋聞不斷。她對自己的生活不滿足,就盤算著通過遺囑利用經濟大權來控制兩個兒子——他們選擇哪個姑娘做妻子或從事哪種職業(yè)來光耀門楣,因此同兩個兒子矛盾不斷。費拉斯太太性格中最明顯的特征是極端的自負。她極其自以為是,又喜歡被阿諛奉承,容忍不了任何反對的聲音,因此總是識人不清,經常把奉承當做孝順,把關懷看成不懷好意,所以才導致了最后被露西玩弄于鼓掌之間而不自知,并且因為選擇了錯誤的兒子托付后半生,即使奧斯丁沒有寫及,她凄涼的晚景也不難預見。同時,也正是由于她的蠻橫專斷造成了愛德華與埃莉諾兩人的情路艱辛。兩個兒子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待遇也說明了做母親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缺失,費拉斯太太作為母親形象在作品中淋漓盡致昭示的都是一些負面的、令人厭惡和詬病的。

      《諾覺桑寺》中的蒂尼將軍在作品中篇幅不多,卻令人印象深刻。他對凱瑟琳的前倨后恭毫無教養(yǎng)可言:受到家世和陪嫁的吸引,他貿然提出失禮的邀請;后來又聽信讒言惱羞成怒,在半夜粗魯無禮地趕走凱瑟琳,毫無身為一位紳士最基本的禮節(jié)和風度。他唯利是圖,只聽命于金錢,平生致力于聚累財富,生活中沒有任何空間留給修養(yǎng)和美德,無論是品質還是風度都遠遠不及自己的兒女。[3]因此亨利后來不顧父親的意愿向凱瑟琳求婚這件事已經表明,他并不像自以為的那樣掌控著一切。

      二、奧斯丁作品中父母形象的成因

      奧斯丁塑造的這三類父母形象中不僅包含作家對現實生活細致而準確地觀察,還蘊含其對社會變遷的隱性思考??傮w來說,其作品中父母形象塑造的原因共有兩方面:社會原因及自身原因。

      (一)社會原因

      18世紀的英國,女性被排除在社會的生產勞動之外,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在社會和政治上依舊處于從屬地位,這使她們不得不在生存上依附于男性。因此,爭取一個美好的婚姻便成為每個女人的生存之本?!皩τ谑苓^良好教育但沒有多少財產的青年女子來說,嫁人是唯一一條體面的出路。盡管嫁人不一定會讓人幸福,但總歸能叫她們衣食無憂?!保?]178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不僅女性們都想找有錢的丈夫,在英國長子繼承權的限定下,連男性們也紛紛想娶有巨額嫁妝的女子來做太太,婚姻成為男女雙方尋求經濟保障,提高經濟地位的手段和途徑。對于金錢在家庭生活尤其是婚姻中的作用,奧斯丁比任何經濟學家都有更清晰生動的表達。在她的作品中,人物出場時的介紹里總是包含著財產的多少;小說里的人物,只要涉及婚嫁,就必報財產;小說中最終締結的美滿婚姻,無一不是包含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因金錢而結合的婚姻導致的必然是情感的淡薄,所以,本內特先生和自己的妻子之間的談話除了譏諷之外剩下的只有兩個人的自說自話。而淡漠的親情、自行其事的父母對下一代的影響就不言而喻了,何況子女的婚姻依舊受著金錢的制約。想想《傲慢與偏見》中的夏洛蒂,父母們?yōu)榕畠哼x擇的往往不是品格上、道德上合適的男子,而是在經濟上合格的丈夫。至于他是什么樣的人,則是毫無相關的。所以在奧斯丁作品中,讀者們能見到形形色色荒唐可笑的夫妻們,而由這些人養(yǎng)大的孩子們一般會成為什么樣子就不言而喻了。

      (二)自身原因

      奧斯丁在作品中對于父母的不輕易認可有著自身的現實根源。有研究者指出,“大多數孩子對母親都可能抱有一種矛盾的態(tài)度。在某些方面他們覺得媽媽十分慈愛,可是在另一些方面,他們發(fā)現媽媽卻是實現自我愿望的障礙,引起痛苦和失望的根源。孩提時代的奧斯丁就在許多方面比她的母親更敏感,更能干。因此,她長期以來就懷有這種矛盾的心理是不難理解的?!保?]101所以,這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在其作品中的體現便是:最理想的父母總是缺席的,是可以肆意崇拜的;而活著的雙親身上總是有著這樣那樣可以指摘的缺陷。通過奧斯丁的作品,讀者不難發(fā)現,奧斯丁從未致力于描繪過一幅理想的男權社會生活場景。事實上,她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遠不如女性來的光輝耀眼,無論年輕者還是年老者。父親去世后奧斯丁與姐姐和母親艱難過活的經歷或多或少消弱了印象中父親殘存的光輝。三個女子相依為命,直至后來奧斯丁得以靠賣文為生,在某種程度上也昭示了奧斯丁獨立生活的勇氣和驕傲,所以,其作品中父親形象的無力就不言而喻了。

      除了自身的優(yōu)秀之外,自身經歷的缺失也是造成奧斯丁筆下沒有完美父母的另一個原因。

      “如果說她對青年男女的描寫很細膩、精致是因為曾經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感情,那么對長輩們尤其是母親整體形象的塑造淡然無光彩是因為沒有深入地與她父母溝通過么?”[4]對于一個從自身生活出發(fā)進行觀察寫作的現實主義作家來說,奧斯丁終身未婚,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階段:結婚與生子她都沒有經歷過。她看到的多是社交場合母親們的糊涂可笑,粗俗及虛偽,因此,作家將自己的理想與愿望聚集到光輝萬丈的年輕主人公身上,母親的精神內核不在她的思考之列。

      這也導致了她作品中無可稱贊的父母形象。

      三、奧斯丁作品中父母形象的意義

      奧斯丁的作品雖然一貫被認為是關于“小眾的家庭生活”的,對歷史大事毫不關心,但后來的研究者發(fā)現這種評價其實并非完全正確。她對于人性洞若觀火,詼諧地演繹了金錢的經濟地位,敏感地察覺和把握了社會生活中階層變遷的微小跡象,以上種種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家庭瑣事的范疇,并最終成為記載社會歷史的預言書。她作品中塑造的這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父母形象,飽含了作家自身的思想及其社會思考。

      (一)奧斯丁的愛情觀

      奧斯丁犀利地分析并刻畫了金錢在婚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作家同樣注意到了只為金錢而結婚的弊端:本內特先生由于年輕時的錯誤付出了精神孤獨的代價,并且將惡果傳承到了下一代身上。這種一方自說自話自行其是另一方置若罔聞的婚姻在奧斯丁作品中比比皆是。更加驚駭的是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對這種婚姻平靜且淡定的態(tài)度,而且似乎每個有女兒的母親們都在不遺余力地促成孩子們的此類婚姻。

      在作品中奧斯丁并未直接表露自己對此類婚姻的觀點和態(tài)度,但如果結合奧斯丁本人的經歷,作家在刻畫這些父母并不幸福的婚姻背后隱藏的態(tài)度就不言自明了。1802年,比簡小六歲的鄉(xiāng)紳Harris Wither向作家求婚。奧斯丁最初接受了,但次日又立即取消。對于作家出爾反爾的原因,研究者最認可的一種是:即使面對著社會輿論的壓力,面臨極有可能孤獨一生的命運(考慮到作家當時的年齡),她依舊無法接受沒有愛情的婚姻。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奧斯丁對這種因金錢結合而無情感基礎的婚姻進行了隱晦的批判。

      (二)奧斯丁的社會洞察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貴族制度的日薄西山,勤勞致富的資本家們在社會歷史舞臺上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往日不可一世的貴族頭銜越來越比不上實實在在的家產。普通民眾意識到這點,高高在上的貴族們同樣也意識到這點?!皩庫o、從容、有秩序”的鄉(xiāng)間生活正受到以“喧囂、吵鬧、雜亂”的城市商業(yè)文明為代表的外來勢力的強烈沖擊,鄉(xiāng)紳階層的價值觀念和標準正在經受嚴峻考驗。奧斯丁同樣注意到這點,在她的作品中,那些婚姻投機者和不負責任的調情者幾乎都來自大都市。[5]但奧斯丁同樣預見到了這種社會沖突的演變結果:與生機勃勃勢不可擋的資產階級相比,依靠祖輩蔭護,依靠封號和年產的鄉(xiāng)紳們顯得越發(fā)的蒼白無力起來,最典型的對比便是《勸導》中被迫放棄祖產卻依舊在顧鏡自憐的埃利奧特爵士同生機勃勃對生活充滿興趣的克羅夫特將軍。而以《諾覺桑寺》中的蒂尼將軍為代表的這批鄉(xiāng)紳父母們,他們看重嫁妝,看重金錢除了個性使然外,還有著廣泛的社會因素。追求金錢代表了舊鄉(xiāng)紳對金錢的妥協,對社會現實的妥協。舊鄉(xiāng)紳的沒落,新興資產階級的崛起,在坍塌與興起間改變了許多的傳統(tǒng)認知。

      四、結語

      奧斯丁的全部6部小說的重點并不在于寫長輩,在她的作品中,美好優(yōu)秀的年輕人們承載了作家的品質和理想,而長輩們則更多地是參與兒女們的婚姻附帶出現的。但正是在刻畫這些漫畫般的父母們時奧斯丁的漫不經心,在后世的研究者看來別有深意。不同于代表著未來和希望的年輕人,這些傳統(tǒng)的父母身上則飽含了作家的思考:她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對金錢婚姻的不滿,對陳腐生活的抗議,以及對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一代代“受害者”的同情。當然,奧斯丁對他們的描繪中忍不住不去調侃和批判,但通過這三類父母形象,作家更多地是通過這些在文學作品中一貫被忽視的人物表現社會歷史及思想觀念上的新舊沖突,研究她作品中的父母形象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她的小說。

      [1]朱虹.奧斯丁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2]羅敏.奧斯丁小說中的母親形象及其對故事情節(jié)的影響[J].芒種,2012(10):182.

      [3]李維屏.英國小說人物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312.

      [4]楊玨.簡·奧斯丁小說中的母親形象分類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0.

      [5]瑪吉·萊恩.簡·奧斯汀的世界[M].??冢汉D铣霭嫔纾?004:49.

      猜你喜歡
      奧斯丁婚姻母親
      婚姻是一門溝通課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4
      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教會讀者什么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8
      簡·奧斯?。簞e樣的“文化研究”
      婚姻中要“看見”彼此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簡·奧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看世界(2017年4期)2017-02-24 18:59:47
      給母親的信
      英語學習(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那場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湛江文學(2015年10期)2015-01-03 08:06:37
      悲慘世界
      送給母親的貼心好禮
      新龙县| 水城县| 视频| 通河县| 景谷| 乌拉特中旗| 廉江市| 阜宁县| 鄂尔多斯市| 苗栗县| 新蔡县| 鄂托克前旗| 上虞市| 阿巴嘎旗| 汶川县| 柳河县| 水城县| 鹤山市| 五莲县| 米泉市| 偃师市| 秦皇岛市| 烟台市| 海原县| 凌源市| 桃源县| 合作市| 藁城市| 东台市| 江陵县| 电白县| 金堂县| 塔城市| 哈巴河县| 乌拉特后旗| 九寨沟县| 尼玛县| 屏东县| 天津市| 元氏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