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唐山學院 外語系,河北 唐山063000)
我國國內(nèi)的英語教學在高中階段基本完成全部的語法內(nèi)容,步入大學之后,語法不再是教學重點,而詞匯的積累則被置于突出的位置。但是,大學英語詞匯學習一直都是學生難以突破的瓶頸。究其原因是學生在記憶單詞的時侯,一味強調(diào)記憶單詞的數(shù)量而忽視記憶單詞的質(zhì)量。記憶單詞的質(zhì)量體現(xiàn)在是否真正理解并能合理運用單詞的所有義項。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慣用翻譯法記憶單詞,孤立機械地記憶單詞下羅列的義項,使得學生對英語單詞的意思,尤其是隱喻意義理解不深刻,在具體語境中不會使用,往往套用母語的概念體系,造成大量的中式英語。目前詞匯記憶的方法很多,但都沒有深入詞匯的內(nèi)部,學生總是孤立地,機械地,缺乏意象地記憶詞匯。隱喻理論的提出為單詞的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在建立意義網(wǎng)絡(luò),記憶多義詞方面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1980年萊考夫和約翰遜(Lackoff &Johnson)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Themetaphorweliveby)問世以來,我們對隱喻有了全新的認識。隱喻研究從將隱喻作為一種語言的“偏離現(xiàn)象”“寄生現(xiàn)象”發(fā)展到將其作為人類不可或缺的認知工具來進行多層次的考察和闡述。[1]隱喻的本質(zhì)是以一種事物去體驗和理解另一事物。人類的認知在開始時只局限于對具體事物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的認識,當思維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便不滿足于對具體事物的認知和發(fā)現(xiàn),而是要認知表達和思考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這時人們并不是無止境地創(chuàng)造新詞,而是將新認知的抽象概念和已認知的事物相聯(lián)系,“遠諸取物,近諸取身”,找到它們的關(guān)聯(lián)點,用對已知的事物的認識來思考和表達新的概念,從而產(chǎn)生認知域的投射和映射。人們最熟悉的事物莫過于自己的身體,因此人自身的感覺動力器官以及親身經(jīng)歷就成了人們認識陌生的、難以理解的事物的參照點。例如head位于身體的最上面,因此可喻指其他物體的頂端,如 head of a match,head of an arrow,head of the parade。head是身體的控制中心,支配身體其他部位的協(xié)調(diào)運動,故可喻指組織機構(gòu)等的領(lǐng)導(dǎo)核心部分,如head of the committee,head of the state。head的主要功能是抽象性的思維、思考等,故可喻指做某事的能力等,如head for art,use your head。再如,nose位于面部的中央,位置突出,其概念可以映射到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領(lǐng)域中指代車頭、機頭等;同樣,由于嗅覺是鼻子的功能之一,它還可以指代嗅覺,利用嗅覺人們可以發(fā)現(xiàn)某些事物,這一特征映射到人的能力上即指發(fā)現(xiàn)或辨別事物的能力。如As a journalist Jimmy has had a nose for a good story.同理the mouth of a rive(apocket,a bottle,a tunnel,a volcano),a hand of bridge,the foot of bed,the waist of mountain,the tongue of a bell(a shoe,fire),the teeth of a saw(a comb),the leg of a table等都是從身體經(jīng)驗隱喻映射而來。其他如internet,lurking,website,laptop,surfing,menu,web friend,computer virus,window,run,crash,save等計算機領(lǐng)域的專用詞匯也是借助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詞匯來表達抽象概念,因此是隱喻認知的結(jié)果。
在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隱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萊考夫指出,隱喻滲透于日常生活中,不但滲透在語言里,也滲透在思維和活動中;我們借以思維和行動的普通概念系統(tǒng)在本質(zhì)上基本都是隱喻。[2]語言學家認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隱喻意識有助于提高語言教學效果。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語言學習者要能夠意識到隱喻的重要性及普遍性,認識到隱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還具有構(gòu)成詞匯、句子、語篇的語言學功能,同時是人類認識和理解世界的重要認知工具和思維方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隱喻對詞匯習得的意義尤為凸顯。
以索緒爾為代表的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家認為詞匯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是規(guī)約性的、無理據(jù)性的。自隱喻理論提出之后,眾多學者開始從隱喻認知的角度研究詞義擴展現(xiàn)象。隱喻認知語言學家認為多義詞義項之間的聯(lián)系不是任意的,而是通過特定的語義引申機制從典型發(fā)展而來,各個值之間的聯(lián)系都是有理據(jù)的。詞的本義和喻意之間的聯(lián)系是隱喻性的,即本義和喻意之間存在相似性。相似性主要由聯(lián)想和意象圖示方式建立,head,nose便是典型的例子。再如,crane((仙鶴)長長的脖子酷似起重機,故又指吊車、起重機。仙鶴的典型特征映射到人的行為域,便指人伸長脖子看,如,Crane forward to get a better view.隱喻認知理論的運用為教師深層次講解詞義提供了一條便捷而且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途徑。教師應(yīng)該幫助學生認識到詞匯多層意義的隱喻聯(lián)系,以隱喻認知功能為指向,系統(tǒng)、有效地記憶詞匯的多層含義。這一學習過程不但可以提高英語詞匯的學習效率,而且能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對隱喻的理性認識和敏感性。
在英語學習的高級階段,字面意義的理解逐步讓位于對具體語境中引申意義的理解和運用。具體引申義具有無窮盡性、靈活性和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能依賴機械的記憶,必須運用隱喻性思維,結(jié)合語境從本義推導(dǎo)而出。[3]例如idle一詞常用來形容“閑散、停頓”的狀態(tài),如to live an idle life,idle away your time,等。在閱讀中學生會遇到這樣的句子:
General Motors Corp.said,Monday it will permanently close nine more plants and idle three others to reduce production and labor costs under bankruptcy protection.
根據(jù)idle的基本意思,idle three others字面上來看是閑置另外3家工廠,根據(jù)下文的to reduce production and labor costs語境,idle在此可以翻譯成“停產(chǎn)”?!巴.a(chǎn)”是具體語境引申義。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不了解詞匯的基本含義,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不介紹隱喻過程,學生便常常分不清本義和具體語境引申義,甚至把后者當成本義使用,導(dǎo)致很多錯誤的理解和荒謬的表達。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介紹單詞的基本含義,然后盡可能多地列出單詞使用的典型具體語境,鼓勵學生運用隱喻思維獲得具體語境義,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正確掌握詞語內(nèi)部的基本詞義和隱喻詞義,并認清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理解單詞并將其長期儲存在記憶中,形成長期記憶。
運用隱喻思維習得多義詞時,教師要重視基本詞匯的習得。大部分的隱喻思維和語言都是在基本范疇上發(fā)展起來的,基本范疇詞匯比其他詞匯有著更多的隱喻用法,這就意味著大部分的多義詞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詞匯,這部分詞匯使用頻率頻繁,義項豐富,與其他詞匯的搭配數(shù)量眾多,在日常交際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掌握了這部分詞匯就意味著基本掌握了開啟交際大門的鑰匙。許多學生舍本逐末,喜歡記偏難、生僻的單詞,他們背下大量的單詞,但在口語和寫作中卻無法用基本的詞匯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糾正學生記憶詞匯的誤區(qū),引導(dǎo)學生重點習得基本詞匯,尤其是基本詞匯中的多義詞。
在英語中有很多的隱喻概念,如life is journey,time is money,anger is heated fluid in a container,這些隱喻概念能幫助我們將看似不相關(guān)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形成概念網(wǎng)絡(luò)體系。構(gòu)建概念網(wǎng)絡(luò)能幫助我們深入語言內(nèi)部,體會英美人的概念模式。如在英語中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一說,從這個習語中我們可以挖掘隱喻概念money is water,圍繞這個隱喻概念,可以構(gòu)建如圖1所示的概念網(wǎng)絡(luò)。
從圖1可以看到,與water有關(guān)的諸多詞匯都可以用在money上,形成一系列的隱喻意義。堤岸存水,銀行存錢;水的流動(flow)喻指貨幣的流通;河水里流動的水流(current),喻指銀行里流通的貨幣(currency);水的沉積(deposit)喻指貨幣的沉積,即存款;冰融化成水(melt),喻指兌換成現(xiàn)金;水結(jié)冰(freeze)喻指賬戶凍結(jié),如,frozen capital,frozen account。這樣就很容易記憶“堤壩”和“銀行”,“沉淀”和“存款”這樣看似毫不相關(guān)的意義了。這也體現(xiàn)了隱喻概念在英語中具有系統(tǒng)性和一致性。在《21世紀大學英語》中有這樣的句子:We splashed out on a gondola ride.splash本義指潑、濺(水),包含無度、浪費使用的含義,水即為錢,潑水即為撒錢,由此splash out有大肆揮霍的意思,那么上句的意思即為 We spent a lot of money on a gondola ride.通過這樣的解釋既能夠?qū)plash的本義和引申義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又能夠深入介紹英語的概念模式。
再比如在英語中有隱喻概念enterprise is plant,通過聯(lián)想,可以建立以下映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
plant的根(root)和枝(branch),喻指enterprise的母公司和子公司。plant開枝散葉(branch out)喻指enterprise通過各種手段擴大規(guī)模。spruce原指修剪樹木,使其賞心悅目,喻指優(yōu)化公司結(jié)構(gòu)。plant發(fā)芽(bud)喻指enterprise開始發(fā)展,如,a budding enterprise。plant開花(flourish)結(jié)果(bear fruit)喻指enterprise繁榮發(fā)展,取得豐碩成果。理解單詞的意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理解和產(chǎn)出具體的英語句子,單詞的隱喻含義理解深刻了,在具體語境下的應(yīng)用也就很好理解了。如:The unfair competition destroyed the company root and branch.They are now sprucing the company in the attempt to increase efficiency.
隱喻概念的介紹有利于整理學生的英語知識,使之系統(tǒng)化、明晰化,較之傳統(tǒng)的單個單詞或者單個隱喻的介紹,這種詞匯習得方法使詞匯的習得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使學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也符合人的記憶規(guī)律。[4]隨著語言輸入的增多,我們對英語概念模式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就能自然而然地產(chǎn)出符合母語者思維習慣的地道的隱喻表達。用隱喻的形式編輯話語是操母語者語言能力的顯著標志,是二語學習者駕馭外語語言系統(tǒng)和概念系統(tǒng),具有像本族語者一樣交際能力的標志。
語言根植在一定的文化系統(tǒng)中,是文化的載體,英語也一樣,很多詞匯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我們稱這些詞匯為英語中的文化詞。這些文化詞匯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是隱喻認知的結(jié)果,是人們現(xiàn)實中的生活經(jīng)驗映射到抽象域的產(chǎn)物。由于不同的歷史和環(huán)境,不同民族生活經(jīng)驗的映射也會有所不同,反映到語言上,即詞匯背后的隱喻含義也會有很大差別。如,dragon在英語中有“兇殘,貪婪”的意思,故亞洲四小龍 不 翻 譯 成 “four dragons”,而 翻 譯 成 “four tigers”。butterfly在英語中沒有美麗的意思,而表示輕浮、華而不實。固有as light as a butterfly一說?!?1世紀大學英語》中,Og Mandion的I will act now一文中呼喚人們像螢火蟲一樣行動起來,發(fā)光散熱,為社會做出貢獻,而不要做一只蝴蝶,靠花朵的施舍度日(let others be as butterflies who preen their wings yet depend on the charity of a flower)。漢語中老虎是權(quán)力、威嚴、勇猛的象征,英語中則被lion取而代之。英語中很多表達都反映了這些象征意義,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于險地),like a m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lion heart(勇士),regal as a lion(獅子般莊嚴)。利用概念隱喻習得英語文化詞實際上也是老師幫助學生構(gòu)建與母語者相似的經(jīng)驗、知識構(gòu)架以及心里體驗的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這些文化詞匯的象征意義,有效克服母語的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如,英語中有as wise as an owl一說,如果單純告訴學生漢語中owl是兇兆的象征,而英語中owl是聰明智慧的象征,則不足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解釋owl這一象征意義的隱喻過程,就必定能收到不一樣的效果。西方人認為owl眼睛大而有神,樣子嚴肅,看上去很有思想,同時他們發(fā)現(xiàn)owl有耐性,不亂叫,不躁動,覓食時安靜耐心地等待、觀察,故象征智慧、深沉。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fā)源地,古希臘神話在英語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古希臘神話中,貓頭鷹是智慧女神(athena)的象征,由此更不難理解owl一詞中隱含的文化信息了。
綜上所述,利用隱喻理論進行大學英語教學尤其是詞匯教學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但將其全面應(yīng)用于大學英語教學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李毅指出,首先隱喻理論本身有待于進一步完善?,F(xiàn)有的權(quán)威的概念隱喻基本限于Lackoff和Johnson的研究成果,遠不能涵蓋所有的概念體系,母語和外語的概念隱喻的交叉和對立程度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其次現(xiàn)有的英語教材基本以交際法為指導(dǎo)原則,基本不談及隱喻,只是輕描淡寫地在修辭性語言中提到隱喻的理解,完全忽略了語言中的隱喻性概念、隱喻性思維和隱喻創(chuàng)造力。最后,我國很多外語教師其專業(yè)并不是語言學方向的,對該理論的理解和認識有待于提高。[5]因此,基于隱喻理論的詞匯教學任重而道遠。
[1]胡華芳.基于隱喻的英語詞匯習得[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07(6):632-635.
[2]高鴻雁,鵠麗娜.隱喻思維能力與英語詞匯教學[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2):109-111.
[3]劉珍.隱喻認知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3):90-92.
[4]董宏樂,徐健,梁育全.外語教學中的概念流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2):140-144.
[5]李毅.隱喻能力與概念流利[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