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論十大關系》的思想源:東方社會理論①

      2013-08-15 00:51:59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俄國資本主義馬克思

      黎 政

      (喀什師范學院 法政系,新疆喀什844000)

      在發(fā)展的“世界歷史”條件下,如何正確判斷西方無產階級革命和東方社會國家革命的互相影響,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亟待解決的課題。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寧通過對東西方社會的洞察先后逐步形成了“西方社會理論”和“東方社會理論”,隨著“西方社會理論”向“東方社會理論”的轉移,這具有科學形態(tài)的、富有獨創(chuàng)意義的東方社會理論,使東方社會生產力極不發(fā)達僅能依靠農耕為生的國度,跨越“卡夫丁峽谷”,確立了主義社會制度。經過艱難曲折形成的“東方社會理論”為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沉淀了堅實的理論之源,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用東方社會理論,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一、西方社會理論

      19世紀30-4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迅猛興起,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yè)革命,美國、法國、德國也相繼進入工業(yè)革命時期,處于同時代的東方社會也從屬于西方社會的局面走向“世界歷史”。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的起源時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起源實質上是“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徹底分離”(《資本論》法文版第315頁第1欄),……“全部過程的基礎是對農民的剝奪。這種剝奪只是在英國才徹底完成了……但是,西歐的其他一切國家都正在經歷著同樣的運動”(同上,第2欄)。馬克思指出這一運動的“歷史必然性”限于西歐各國。為什么呢?那就是“它被消滅的過程,即個人的分散的生產資料轉化為社會的積聚的生產資料,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這種對勞動人民的痛苦的、殘酷的剝奪,就是資本的起源……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被以剝削他人勞動即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私有制所排擠 。”[1](P570)

      隨著新興工場手工業(yè)的出現,各國進入商業(yè)斗爭時期,這種斗爭是通過戰(zhàn)爭、保護關稅和各種禁令來實現,而在過去,商業(yè)則是一種相互的聯系、和平的交易。馬克思以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為例進行剖析,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性質、結構、未來以及對內對外的影響進行了深刻的闡述,特別從哲學和經濟學的角度研究資本主義的工業(yè)體系,形成了系統(tǒng)性的科學性的西方社會理論。原因之一,是對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有效的運用和發(fā)揮,讓其積極高效地展示世界觀和方法論理論和實踐意義;原因之二,歷史唯物主義在經濟建設實踐中得到全面的檢驗和發(fā)展,更加完善和人性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自己工業(yè)化的水平,在經濟發(fā)展上走上了全球領先的地位,擺脫了那種受制于人的困窘局面,實現了現代化,“‘現代社會'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國度中的資本主義社會,它或多或少地擺脫了中世紀的雜質,或多或少地由于每個國度的特殊的歷史發(fā)展而改變了形態(tài),或多或少地有了發(fā)展?!盵1](P444)

      不同文明國度中的不同國家,不管它們形式如何紛繁,卻有一個共同點:都建立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的基礎上,只是這種社會的發(fā)展程度不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把東方社會歸于“發(fā)展中國家”(“不發(fā)達國家”、“欠發(fā)達國家”),在他們眼里,“不發(fā)達”、“欠發(fā)達”都是極其低下、拙劣的,不值得交流交往交融。馬克思通過事物發(fā)展的具體形態(tài)進行分析研究,“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踐發(fā)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從發(fā)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2](P93)這種從果推因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就具備了科學方法論的一般性意義。特別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43-1844);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宣言》(1848)等一系列著作,為馬克思的西方理論研究即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理論提供了一個完善的、系統(tǒng)的、科學化的理論工具。

      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研究了歷史上的各種所有制結構,在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亞細亞生產方式”概念,馬克思把這種所有制與“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進行了比對,得出一個結論,這種所有制比其它的所有制都更早,于是馬克思界定出人類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從原生形態(tài)向次生形態(tài)過渡,即公有制向私有制過渡。他認為東方國家或早或遲會走上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道路,主要是考慮到東方社會也處在“世界歷史”體系下,成為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資本主義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打破東方社會的閉關自守,繼而進行侵蝕和滲透,會改變其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

      二、東方社會理論

      馬克思的西方社會理論不可能使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社會走上社會主義道路,轉而研究東方社會。19世紀末,處在二重性下的俄國,即既有公有制,同時也有私有制,這二重性既賦予了俄國社會的生命力,同時也可能是使俄國社會逐漸解體的禍根。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開始侵入,成為俄國“纏身”的病源,此時,晚年馬克思恩格斯對俄國的命運何去何從,甚是堪憂,他們開始重視研究東方社會的發(fā)展,東方社會理論就是他們研究的成果。尤其是馬克思,他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查閱東方歷史的文獻中,記錄下了許多非常詳實有用的文獻資料。馬克思發(fā)現西歐的公有制在各地都不見,被資本主義私有制代替。

      馬克思認為“不存在土地私有制”[3](P113)是東方社會一個極其重要的特點。因此,要挽救俄國公社,就必須有俄國革命。如果革命在適當的時刻發(fā)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來以保證農村公社的自由發(fā)展,那么,農村公社就會很快地變?yōu)槎韲鐣律囊蛩?變?yōu)閮?yōu)于其他還處在資本主義制度奴役下的國家的因素。

      可這是為什么?馬克思寫道:“我的回答是:在俄國,由于各種情況的獨特結合,至今還在全國范圍內存在著的農村公社能夠逐漸擺脫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為集體生產的因素在全國范圍內發(fā)展起來。正因為它和資本主義生產是同時存在的東西,所以它能夠不經受資本主義生產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積極的成果?!盵1](P571)

      筆者以為,俄國人民對達爾文的“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辯證思想能充分認識,他們不脫離現代世界而孤立生存,而是吸收資本主義的一切積極的成果。然而,俄國也有部分資本主義的崇拜者,這就是馬克思給查蘇利奇復信的“初稿”中六次提到的所謂“社會新棟梁”。如亨利·梅恩爵士就是英國政府用來破壞印度公社行動的熱心幫手,但卻偽善認為政府為維護公社作出了一切崇高的努力。同時,馬克思也在此信中二十三次提到“農村公社”,孕于著俄國群眾的悲慘命運即將來臨。可見,所謂“社會新棟梁”的掀起對“農村公社”的發(fā)展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想要將“農村公社”一舉扼殺于成長途中。

      “社會新棟梁”為什么他們還合謀要使公社滅亡呢?為什么他們的代言人還把公社所受的創(chuàng)傷說成是公社自然衰老的確鑿證據呢?為什么他們要殺死下金蛋的母雞呢?馬克思揭示出他們的秘密:“公社的現狀不能繼續(xù)維持下去了,并且純粹由于事物的必然性,現在的剝削人民群眾的方式已經過時了 ?!盵1](P579)馬克思認為:“這種農村公社是俄國社會新生的支點;可是要使它能發(fā)揮這種作用,首先必須排除從各方面向它襲來的破壞性影響,然后保證它具備自然發(fā)展的正常條件?!盵1](P590)

      因此,必須有點新東西,而這種新東西,雖然表現為各種不同的形式,但總不外是,消滅公有制,使比較富裕的少數農民形成農村中間階級,而使絕大多數的農民干脆變?yōu)闊o產者。眼下俄國群眾置身于水生火熱中,于是馬克思在給維·伊·查蘇利奇復信的“初稿”和“三稿”中就提出了“卡夫丁峽谷”[1](P575)問題。馬克思指出:“俄國具有自己的特殊國情,是否要經歷資本主義將取決于具體的歷史條件”。“如果俄國繼續(xù)走它在1861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的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1](P464)因此,俄國所“遭受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災難性的波折”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有可能,可是俄國沒走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積極的成果,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恩格斯在《致奧拓·伯尼克》的信中說:“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塵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它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一力的差別當然在于,在實現全部生產資料(先是單個國家實行)的基礎上組織生產”。[3](P588)這里指明,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改革和發(fā)展的基礎,只有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才能實現公有制的目標,也為未來社會邁出了第一步。

      俞良早在《論列寧的東方理論》、《列寧東方理論的精髓及20世紀歷史的驗證》、《論列寧的東方社會理論》中認為,列寧的東方理論主要內容“東方國家容易發(fā)生革命的觀點;東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轉變?yōu)樯鐣髁x革命的觀點;東方國家雖然經濟文化比較落后但可以實現社會主義(需要得到西方社會主義的幫助)的觀點;東方國家可以先于西方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觀點;東方國家必須漸進地組織經濟建設的觀點;東方國家的社會主義進程偉大而曲折的觀點?!盵4]俞良早詳實、系統(tǒng)、準確地概述出列寧的東方理論內容,進一步論及東方理論不僅在19世紀具有歷史辯證唯物思想,而且在20世紀及之后仍然具有指導東方社會探索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5](P506)“這個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5](P18)這里指明,改造世界就是一種實踐的觀點,馬克思把實踐引入哲學領域,科學地解決了理論和實踐的關系。馬克思始終堅持用從普遍到特殊、用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進行研究東方理論,這一理論廣泛地滲透于馬克思的三大理論: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及兩個最偉大的科學成果: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之中,更是揭示出了“兩個必然性”與“兩個絕不會”的內在區(qū)別和聯系。

      在19世紀50-60年代,由于西方社會發(fā)展理論與一般社會發(fā)展理論系統(tǒng)同時發(fā)生、同步演進。馬克思認為,以英、法、德為首的西方國家工業(yè)化進程的加速,使東方社會問題備受關注,原因一,東方民族被壓迫,繼而要求解放的呼聲迅猛高漲,如波蘭和愛爾蘭的民族獨立和解放問題尤其突出,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也隨之爆發(fā),猛烈地抨擊著西方殖民主義者;原因二,對東西方所有制形態(tài)和社會形態(tài)的不同對待,這一具有東方特征的社會特殊性開始確立;原因三,19世紀70年代末及20世紀初,隨著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爆發(fā),東方確立了無產階級領導。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盵6](P42)總之,“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6](P66)

      列寧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作出巨大的努力,在《我們拒絕什么遺產?》中,指出馬克思主義者比民粹派更徹底、更忠實地保存“遺產”,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使之發(fā)揚光大;在《非批判的批判》中,指出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更進一步研究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原理;在《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任務》中第一次提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7](P153)“沒有革命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社會黨”。[7](P273-274)在《我們的綱領》一文中精辟地論述了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列寧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就是捍衛(wèi)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捍衛(wèi)《資本論》這一巨著的偉大意義。

      馬克思用“世界歷史”的視野研究東方社會,東方社會中俄羅斯問題是一個根本性問題。馬克思以俄國為研究對象,更是體現了一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一種哲學思想,說明東方社會并非一定要走資本主義道路,即穿越“卡夫丁峽谷”,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在馬克思關于俄國問題的書信和札記中得到體現,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fā)展理論大綱。他對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體的原因、進程和結果》一書中的材料和觀點予以高度評價,但是他明確反對把西歐與亞洲、非洲、美洲做簡單機械對比,馬克思則譏諷為“蠢驢”。在馬克思看來,西方殖民統(tǒng)治不可能加速東方社會與世界一體化的進程,進而導致殖民統(tǒng)治內部結構瓦解、秩序混亂和大失人心所向,因此對東方社會的殖民化不可能發(fā)展為資本主義。

      三、《論十大關系》思想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的整個過程和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理論體系中,西方社會理論和東方社會理論是以發(fā)展為源緊密聯系的,東方社會發(fā)展理論的實踐意義得以實現,為東方社會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供精神、智力支持和價值導向。

      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辯證地運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對我國實際情況作了系統(tǒng)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認為既能不割斷歷史,也不能單憑熱情去工作;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在迅速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馬克思晚年的東方社會理論回答社會發(fā)展問題上的“詰難”。毛澤東同志又是怎樣加以繼承、豐富和發(fā)展?從毛澤東同志《論十大關系》尋找契機,得到答案?!懊珴蓶|同志和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粌H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且積累了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8](P4)從 1956年 2月 14日起,歷時一個半月,先后聽取了中央34個部門的匯報,中央政治局召開多次會議,形成了著名的《論十大關系》重要思想,1976年12月26日在《人民日報》首次發(fā)表。這篇講話,以蘇聯的經驗為鑒戒,總結我國的經驗,然后圍繞著一個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9](P720)那么,什么是國內外的一切積極因素?毛澤東總結為“在國內,工人和農民是基本力量。中間勢力是可以爭取的力量。反動勢力是一種消極因素,但是我們仍然要做好工作,盡量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在國際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要團結,不中立的可以爭取為中立,反動的亦可以分化和利用?!盵9](P721)東方社會理論貫穿于《論十大關系》的始終,為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開辟了道路。毛澤東以東方社會理論為源泉、馬克思恩格斯的辨證唯物主義為基本方法,把我國建國以來所面臨的問題從兩個方面概括為《論十大關系》,即一是經濟: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二是政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中國和外國的關系。

      (一)吸取蘇聯、東歐國家經濟教訓,協(xié)調“重、輕、農”、“沿海、內地工業(yè)”、“經濟、國防建設”的關系 解放初期中國“一窮二白”,“窮”就是沒有多少工業(yè),農業(yè)也不發(fā)達;“白”就是一張白紙,文化、科學水平都不高,而“一張白紙,正好寫字”,這讓毛澤東悟出一個道理,窮則思變,窮就要革命。采取“揚棄”的態(tài)度。在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方面,毛澤東通過正反兩個方面、重點和非重點、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闡述了三者之間的關系。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片面重視重工業(yè)發(fā)展,輕視輕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發(fā)展,造成市場供應不足,貨幣不穩(wěn)定,糧食產量長期達不到戰(zhàn)前最高水平,等等,既影響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響了重工業(yè)的發(fā)展。我國則以蘇為鑒,非常注重三者之間的協(xié)調發(fā)展,特比注重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的發(fā)展,糧食產量不斷提高,確保了工業(yè)發(fā)展所需的糧食和原料,日用品豐富,物價和貨幣基本穩(wěn)定。他摒棄了蘇聯把三者關系割斷的形而上學的錯誤觀點,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補充、豐富和發(fā)展了唯物辯證法思想。毛澤東根據當時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做出了正確的分析,朝鮮戰(zhàn)爭已過,國際形勢還較緊張,但新的侵華戰(zhàn)爭和世界大戰(zhàn)暫時不會發(fā)生,于是制定了沿海工業(yè)占70%,內地占30%的方針,使工業(yè)生產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工業(yè)模式獨具特色;對經濟和國防建設,毛澤東指出:“只有經濟建設發(fā)展得更快了,國防建設才有更大的進步”。[9](P725)體現了經濟是基礎,經濟決定軍事、國防等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否則就會挨打、受辱。

      (二)以蘇政治錯誤為鑒,密切農民關系

      蘇聯沒有處理好同農民的關系,而采取義務交售制等辦法,把農民弄得很苦。義務交售制指蘇聯1933年至1957年期間實行的農民按規(guī)定的任務向國家交售農產品的制度。其內容是:國家預先(收獲以前)對集體農莊、集體農莊莊員的家庭副業(yè)和個體農戶規(guī)定向國家交售固定數額農產品的任務,并按采購價格支付義務交售的農產品價款。“他們這樣來積累資金,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害”。[9](P728)合作社和農民的關系也隨之疏遠。毛澤東運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對國家、生產單位和個人三者關系進行精辟分析,借鑒了蘇聯在農民問題上犯的錯誤,提出了“兼顧國家和農民利益”的方針,關心群眾生活,反對官僚主義,調整工資,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集體福利,縮小干部與工人之間的工資差距,等等,調動了三者之間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三)棄蘇“中央集權制”,充分調動發(fā)揮兩地積極性

      處理好中央和地方這一對矛盾,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蘇聯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掐得死死的,一點機動權利都沒有,地方處于“幾十只手插到地方,使地方的事辦不好”[9](P729)的局面,失去了積極性。毛澤東采取調動和發(fā)揮兩個積極性的方針,堅持唯物辯證法的統(tǒng)一性和獨立性的辯證統(tǒng)一的原則,形成了互助、互讓、互支顧全大局的局面,為建國初社會主義建設開辟了陽光大道。

      毛澤東指出:“十種關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矛盾組成。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我們的任務,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這些矛盾在實踐中是否能完全處理好,也要準備兩種可能性,而且在處理這些矛盾的過程中,一定還會遇到新的矛盾,新的問題。但是,象我們常說的那樣,道路總是曲折的,前途總是光明的。我們一定要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盵9](P744)毛澤東在《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一文中指出:“民國六年俄羅斯工人起來革命,推翻資本家政府,成立了勞工專政,使世界另辟了一條光明之路,其價值的重大如何呢?俄國的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階級以自己的力量,來求人類真正的平等自由,他們的意義相同,不同成功與失敗統(tǒng)統(tǒng)而已”。[10](P35)因此,巴黎公社是開的光明之花,俄國革命是結的幸福的果——俄國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繼承者。

      從今天的角度看,無論是馬克思的西方社會理論,還是晚年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寧的東方社會理論,無論是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思想,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都是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發(fā)展、深化的具體體現。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俞良早.論列寧的東方理論[J].江漢論壇,2002,(5);列寧東方理論的精髓及20世紀歷史的驗證[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3,(5);論列寧的東方社會理論[J].列寧與東方社會——中日社會主義論壇論文集,2010,(3).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寧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毛澤東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俄國資本主義馬克思
      一共幾個人?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fā)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6:10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fā)展趨勢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48
      在俄國歷史中理解歷史俄國
      《20世紀俄國史》前言
      双鸭山市| 南陵县| 陵水| 新干县| 松原市| 长垣县| 德阳市| 肇源县| 利川市| 太白县| 启东市| 东源县| 宜兰县| 汶上县| 巴东县| 宁都县| 临武县| 广东省| 蒙山县| 竹溪县| 民权县| 苍山县| 莱州市| 新乡市| 报价| 临夏市| 武川县| 维西| 赣州市| 六安市| 金山区| 乐亭县| 普定县| 美姑县| 英德市| 平罗县| 霸州市| 布尔津县| 阿拉善盟| 宁乡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