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如
(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學,福建 武平 364300)
高三畢業(yè)班復習時間非常有限,復習教學效率的高低決定了高考的成敗得失。只有基于《考試說明》備考復習,才能提高單位時間的復習教學質量。
在高考面前,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的追求目標是一樣的(成功高考是目的)、考試要求是一樣的(面對同一份試卷)、擁有的備考復習時間也基本上是一樣的,唯一的區(qū)別就是路徑不同,由于路徑不同,導致在相同單位時間內備考復習效率有高低之分。如何科學組織備考、提高復習質量?那就必須走正確的路、少走彎路。怎樣的路才是正確的?很顯然,只有根據《考試說明》走,才是正確的路,因為,唯有《考試說明》才是高考的指揮棒,才是組織備考復習的“風向標”,這個指揮棒既指揮高考命題,更指揮我們一線師生備考復習,圍繞一年一度的高考,命題者、應試者、教學者都要把思想統(tǒng)一到《考試說明》上,背離《考試說明》就是走彎路,就是做無用功。
口頭上,大家都會說《考試說明》于高考很重要,備考復習要重視《考試說明》。但是,行動上,我們冷靜想一想,多年以來,我們的高三備考復習真正重視《考試說明》嗎?有多少備課組、多少教師真正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從《考試說明》的解讀中悟出了多少啟示?《考試說明》告訴我們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提供許多隱形的信息,我們真正把握了嗎?從多年的經驗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教師在組織復習教學中更多依賴的是教輔資料,憑借的是教學經驗,甚至有長年在高三畢業(yè)班任教的老師這樣說過 “我只會教高三”,言下之意,他的高三教學經驗很豐富。實事求是地說,某些高三教師缺乏研究意識和鉆研精神,單憑經驗教學,“只會埋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在不熟悉《考試說明》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備考復習,無異于“瞎子摸象”,其結果是在組織復習教學中偏離方向,這樣的備考復習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
因為高中教學在高一、高二年級時偏離國家 《課程標準》,高三畢業(yè)班備考復習時又偏離《考試說明》,所以高中教學質量的提高必然受到制約,這種現象在不同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
實際上,從長遠來看,一所學校如果重視《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考試說明》的解讀,并且成為教師的一種專業(yè)習慣,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對青年教師而言,可以盡快熟悉高中三年的模塊教學,整體把握高中階段的教學要求,培養(yǎng)過硬的業(yè)務能力,提高自身的學科品質與學科素養(yǎng),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高中教師;對有高三教學經驗的教師來說,面臨再學習再提升的問題,領會學科《課程標準》、研讀《考試說明》是業(yè)務再提升、素質再提高的重要途徑。
省頒《考試說明》一般由“考試內容”、“命題指導思想”、“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形示例”四部分組成。
1.“考試內容”?!翱荚噧热荨卑澳芰湍芰ζ焚|”及“考試范圍與要求”兩個方面。對于“能力和能力品質”,應把握考試對能力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這些能力要求在近年高考中如何體現?和往年《考試說明》相比,對能力要求是否有新的提法或者提出新的要求?為何要做這樣的調整?等等。對于“考試范圍與要求”,務必明確《考試說明》對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出怎樣的要求?和往年《考試說明》相比,知識與要求是否做了調整?這樣的調整又體現了什么?
2.“命題指導思想”?!懊}指導思想”是高考試題命制的核心,從近年來看,“命題指導思想”基本保持一致,均突出強調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重視對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等四個方面。學習與研究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結合近年高考試題及《考試說明》后面提供的“題型示例”進行。通過對具體題目的解讀,領會“命題指導思想”四個方面的要求。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該內容揭示高考試卷的答卷方式、題型、學科內容比例、試題難度和組卷原則等。應該說,近年高考試題在這些方面貫徹了“穩(wěn)中求變”的原則。學習時應重點關注是否有新的調整。如果有調整,則應思考做出這樣調整的意圖是什么?對當年復習教學提出怎樣的要求?等等。
4.“題形示例”?!邦}型示例”所選用的題目均為近些年的高考試題,具有鮮明的典型意義,是“考試內容”、“命題指導思想”等的具體化表現。研究“題形示例”,最好結合試題評價報告(特別是省普教室高考試題評價小組撰寫的),認真研究每道題型示例考查了哪些知識?內容要求屬于哪個層次(了解、理解或綜合應用)?考查了哪個或哪些方面的能力?學科思想方法在試題中如何體現?這些題型示例是如何體現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當年高考考生答題情況如何、暴露出哪些問題?
基于“題型示例”在每年的《考試說明》中都做一定的調整,我們要對照近年的《考試說明》認真分析“題型示例”對應的題目做了哪些調整、增刪了哪些題目?為何要做這樣的調整或增刪?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題型示例”是為了更好地幫助考生了解題型的特征,在難度上與高考試題沒有對應關系。
廣大教師只有吃透了這些內容,才能更好地把握復習方向和要求,為制定科學、合理、高效的復習方案提供基礎與保證。
那么,準確解讀《考試說明》以后,怎樣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備考復習中呢?我認為可以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首先,《考試說明》規(guī)定了考試范圍、考試內容,我們研讀以后要對“考什么、不考什么”十分清楚、了如指掌。其次,《考試說明》對每個考點“考到什么程度”做了明確要求,有的是識記、有的是理解、有的是綜合應用、有的是分析探究等,我們解讀以后要準確把握,在備考復習中正確定位,既不拔高又不降低復習要求,更不能擴大或縮小復習范圍。依據《考試說明》的知識內容和要求,細化知識點,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夯實基礎,“根深才能葉茂”。再次,《考試說明》詳細描述了高考的學科能力要求,并對應地提供了題型示例,也就是告訴我們“怎么考”,我們對高考的學科能力要求與對應的題型示例要認真領會,并在備考復習教學實踐中準確把握,有針對性地訓練、有效訓練。如果我們的備課、課堂教學設計、考試練習的設計、查漏補缺扶優(yōu)補差的設計都能夠踩著《考試說明》的要求走,我們的備考復習一定是高效的,關鍵在于各備課組能不能統(tǒng)一思想,理性回歸到《考試說明》中。
在基于《考試說明》的復習教學中,學生掌握得如何、復習的成效如何,離《考試說明》的要求還有多少差距?檢驗的辦法是什么?比較可靠的依據就是考試評價,考試具有評價、診斷、反饋、指導的功能,所以我們絕不反對考試,考試是一種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教學手段。問題是怎樣的考試才有效?很顯然,要保證考試的有效甚至高效,首先要把好第一個關口,那就是命題、選題、拼題,說實在話,我們要原創(chuàng)有質量的試題還難以做到,目前主要是選題拼題。怎樣選題拼題?依據是什么?當然是《考試說明》和學生,我們要求高三各備課組在考試命題設計之前要先列好細目表,定位每一道題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然后根據考查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精心選題拼題組題,在命題設計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分析學生的學情。我們認為,唯有這樣命題設計,才有可能形成一份高規(guī)格高質量的試卷,這樣的考試才有意義、才有效度,如果一份試卷東拼西湊、粗制濫造,用于考試,簡直是浪費時間,而且是嚴重的誤導,產生負面影響??荚囋u卷之后,要對學生的答題情況做好質量分析,進行抽樣分析、數據統(tǒng)計、科學診斷,對照命題細目表、對照《考試說明》,查擺問題,然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講評,做到重點問題重點講,講學生之所需,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查漏補缺,扶優(yōu)補差,增強考試的效果。
每一個備課組都由人數不等的若干成員組成,所以每一個備課組都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隊,這個組織、這個團隊只有一個中心任務,那就是高三備考復習,所以,這個組織、這個團隊首先是一個教學組織、研究組織,一個備考復習的團隊、攻關的團隊。這個組織的領銜人就是備課組長、這個團隊的組織者就是備課組長。所以,備課組長要發(fā)揮骨干作用,帶領這個團隊認真研究《考試說明》,整個備考復習過程都要以《考試說明》為指導,科學備考,少走彎路。
總之,備考復習不能盲目進行,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有明確的路線,有明確的指向、有明確的依據,這就是《考試說明》。因此,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備課組都要加強《考試說明》的解讀和研討,每一位教師都要做到手上有《考試說明》、心中有《考試說明》,依據《考試說明》組織復習教學,依據《考試說明》組織考試練習,依據《考試說明》診斷評價、改進提高,這樣我們就可以達到高三備考復習“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