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江西風景區(qū)科普旅游資源的特點和開發(fā)

      2013-08-15 00:52:23葉張煌劉嘉麒郭福生尹國勝
      關鍵詞:江西科普旅游

      葉張煌, 劉嘉麒, 郭福生, 尹國勝

      (1.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 100083;2.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13;3.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4.江西省地質調查院,江西南昌 330030)

      1 江西風景區(qū)科普旅游資源簡介和特點

      不同學者對科普旅游資源的文字描述不盡相同,但其內涵基本相同[1-4]。本文將其定義為以旅游活動為載體,以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為特色,以旅游地的深層次開發(fā)為手段,以達到提高旅游者文化素養(yǎng),滿足人們探索自然的好奇心為目的的生態(tài)旅游產品。

      江西山巒連綿,奇峰幽谷,江湖縱橫,名泉飛瀑,是大自然的一部“奇、幽、險、美”的交響曲。所有這一切,都是大自然賜予的不可再生的寶貴自然遺產,代表了地球發(fā)展的不同篇章和地域特點,具有重要的科普意義和研究價值。舉例說來,廬山是一座新生代地壘式斷塊山,有距今19—20億年江南最古老的巖石,是中緯度、中低山區(qū)第四季冰川遺跡分布的典型地區(qū),是中國第四季冰川研究發(fā)源地,有中國最早的廬山植物園;鄱陽湖國家級候鳥保護區(qū)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井岡山處于中國大陸第三級階地盆嶺構造的南北向中山地貌帶,有歐亞大陸東南部的第二高峰,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三清山歷經十多億年的淪桑巨變,峰巒林立,形成獨特的花崗巖峰林地貌;龍虎山是典型的壯年期丹霞地貌的代表。

      同時,江西悠久的文明,滄桑的歷史賦予了這些江湖山川十分豐富的人文景觀。以江西四大名山為例,廬山是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名山,二千多年來,無數歷史名人登臨廬山,留下4 000多首(篇)詩歌和游記,以及900余處摩崖石刻。廬山白鹿洞書院名列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廬山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的祖庭,對佛教中國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廬山保存有不同風格的近代國際性別墅群600余棟。建國后,歷次的廬山會議都對中國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井岡山是我國著名的革命圣地,保存有許多珍貴的革命文物,在《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將湘贛閩紅色旅游區(qū)確定為全國十二個“重點紅色旅游區(qū)”之一[5];三清山保存有獨特的道教古建筑群,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龍虎山是我國道教的發(fā)祥地,也是古典名著《水滸傳》的開篇之地。

      綜上所述,江西科普旅游資源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類型齊全,稀缺性高。據不完全統計,江西現有3處世界地質公園,9處國家和省級地質公園,4處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名錄(注:井岡山目前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提名地),1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34處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2處國家風景名勝區(qū),32處省級風景名勝區(qū),36處國家森林公園,18處國家濕地公園。這些保護區(qū)類型各異,互補性強,但各類具有科普價值的旅游資源相互交織,如典型的地質遺跡、生物多樣性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可形成一系列具有很高價值的科普旅游資源。

      第二,面積廣闊,交通便利。上述各類保護區(qū)的面積約47 000 km2,占江西省國土總面積的28.2%。近幾年,江西位于中國中部崛起的核心地帶,俗稱“楚頭吳尾,粵戶閩庭”,具有明顯的區(qū)位優(yōu)勢,近年交通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發(fā)展當地的旅游業(yè),包括科普旅游提供了首要條件。

      第三,投入不足,潛力巨大。全國的科普旅游尚處在起步階段,各地通行的做法是把科普旅游當作觀光旅游的副產品,在導游的介紹中往往一帶而過,甚至根本不提科普知識。江西也不例外,在開發(fā)和宣傳文化附加值方面一直是個短板,發(fā)展科普旅游大有作為。特別是在重視子女教育的東方,科普旅游的前景廣闊。

      2 發(fā)展科普旅游的必要性

      江西省眾多的風景區(qū),同時也是地質公園和自然或文化遺產地,有責任和義務推廣科普旅游。2013年新年伊始,我國國內三大著名景區(qū)——湖南張家界、江西廬山和黑龍江五大連池,因“向公眾普及知識”等方面存在的欠缺,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四年一次的評估中被給予了黃牌警告,要求整改。這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首先,科普旅游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是旅游發(fā)展的高級階段的表現[4]。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科普旅游是屬于第三層次的需求。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逐步實現和閑暇時間的增多,人們出外旅行,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愈加強烈,傳統的山水旅游無法滿足人們的求知欲望。這些天然課堂是對民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科普教育的最好場所,既可以做到放松心情,健康體魄,又可以在游覽中學習真知,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書本上的知識是枯燥的,然而,通過立體空間,通過原始狀態(tài)的感性認識,可以給人留下更深刻和具體的烙印。

      其次,與我們過去追求的粗放式旅游模式完全不同,科普旅游是一種生態(tài)旅游產品,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隨著第三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比例的提高,科普旅游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轉型升級的著力點。

      最后,科普旅游有利于提升風景保護區(qū)的文化品味,形成特色旅游產品,繁榮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如果能把江西省的地質公園和世界遺產地等風景名勝區(qū)打造成為廣大青少年普及知識、進行啟智教育的最好天然課堂,成為人文歷史教育、美學藝術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場所,成為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最好無聲老師,這無疑是江西旅游的一張名片,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的生動體現。

      3 開發(fā)江西風景區(qū)科普旅游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開發(fā)江西風景名勝區(qū)的科普旅游資源,提出以下幾個策略。

      3.1 加強研究,打造以科普旅游為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

      江西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都已申請為地質公園或世界遺產名錄,大多有了相當好的前期科學研究基礎,省級的風景名勝區(qū)的科普旅游價值也值得深入挖掘。但江西在利用這些天然課堂向青少年游客傳播科學知識的途徑和方法上,存在明顯的不足,也有認識上的誤區(qū)。為此提出以下11種科普旅游線路。

      在地質公園區(qū),如三清山和廬山,建立以地學科普為主的旅游線路,普及地質地理地貌知識,講述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質遺跡及其形成機制;在宗教圣地,建立以道教和佛教朝圣為主的旅游線路,如東林寺,上清宮,三清宮等地,傳播宗教文化;在革命根據地,如井岡山,上饒集中營等,建立以紅色旅游為主的旅游線路,進行愛國主義為主的歷史教育;在歷史遺跡地,如流坑、江灣村和湯顯祖紀念館等地,建立穿越時空的旅游線路,普及古代科技和歷史人文、文學知識;在河流湖泊地,如贛江支流和鄱陽湖等,建立漂流和候鳥觀光為主的旅游線路,普及鳥類遷徙、河流地貌和湖泊成因等知識;在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如灣里和象湖等地,建立生命科學為主的旅游線路,普及動植物知識、保護環(huán)境和和諧共處的理念;在山水景觀區(qū),如仙水巖、秀峰等地,建立風光欣賞為主的旅游線路,突出美學、攝影、繪畫等科普知識;在農家體驗為主的景區(qū),如九曲山莊,田園牧歌等地,普及農業(yè)科技,培養(yǎng)熱愛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情操;在民族風俗區(qū),如采茶戲和南豐儺舞等,建立民俗體驗線路,普及民俗淵源和傳承的知識;在沙漠區(qū),如厚田沙漠,建立沙雕和沙漠運動等線路,普及沙漠化和強身健體的技能;在場館或主題園區(qū),如各種地質博物館和科教館,建立科技體驗點,普及各種專題知識。

      以三清山地質公園內從金沙索道到三清福地這段必經的旅游路線為例。如果作為花崗巖峰林地質地貌科普旅游路線,可以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科普知識。

      高空棧道:本路段在1 400~1 590 m的高空崖壁上修建了高空步行道,因其處于西坡,在懸崖峭壁的峽谷中穿行,春夏季節(jié)常見流云飛霧,酷似波濤無限的海洋,被命名為“西海岸棧道”,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壯觀的步行棧道,這條“原生態(tài)通道”是一個具有科普與美學觀賞價值的花崗巖地質地貌和生態(tài)現象的展示平臺。

      花崗巖地貌:沿途可見類型多樣、造型各異的花崗巖微地貌,如V型峽谷,嶂谷、峰巒、峰墻、峰林、險峻的峭壁、象形石及松石景觀,特別是世界絕景之東方女神和巨蟒出山??梢灾v解花崗巖柱狀節(jié)理、板狀節(jié)理與峰林地貌景觀成因的關系。

      花崗巖地質:沿途可以見到中粗粒花崗巖與中細?;◢弾r接觸帶、似斑狀結構、礦物結晶分異現象。

      花崗巖生態(tài):本路線可以觀察到明顯植被類型垂直帶譜。常綠闊葉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臺灣松林、矮曲林和灌叢,最具特色的是古老而原生的猴頭杜鵑和臺灣松群落。

      3.2 重視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提高科普旅游從業(yè)人員的科學素養(yǎng)和外宣材料的準確表述

      旅游從業(yè)人員是科普最重要的載體,直接決定科普旅游產品質量。多數從業(yè)人員科普旅游的意識淡漠[6-7],十分有必要加強導游的培訓指導,對地質遺跡、生命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增加科學講解的力度。有關管理部門在醒目位置對一些典型地質遺跡現象、生物物種等立牌加以介紹和描述,但筆者在多處發(fā)現對很多遺跡的介紹說明不夠準確到位,很多現象沒有進行科學解釋,很多英文的翻譯材料出現多處嚴重錯誤。這類錯誤應該堅決改進和杜絕。

      每個景觀應積極挖掘其科普價值,組織有關專家編寫景區(qū)的地質結構、生物多樣性和形成機理等方面的資料,完善科普旅游解說系統。

      科學合理的旅游科普路線的設計和科普解說體系的撰寫都以充分挖掘景區(qū)科學價值為前提,因此科研人員的研究是基礎性和前瞻性的工作,要做到科考與科普的有機結合。以三清山從小關到三清湖出入園的必經路線為例,這是一條極佳的地質事件科考和景觀科普線路,可以以自駕車為主、結合步行的方式進行。主要考察點有:

      小關:新元古代裂谷火山事件遺跡;

      港首至引漿:新元古代成冰紀雪球事件遺跡和寒武紀早期海洋缺氧事件遺跡;

      嶺頭山:褶皺構造遺跡景觀和花崗巖脈侵入景觀;

      鵝公嶺至西坑:斷層構造景觀;

      大灣:寒武紀條帶狀灰?guī)r景觀;

      紫湖:奧陶紀頁巖

      高橋寺:加里東造山運動事件遺跡,泥盆紀礫巖沉積不整合于奧陶紀砂巖之上;

      天梁:石炭紀—二疊紀碳酸鹽巖巖溶地貌景觀,有江南巖溶第一天生橋;

      三清湖:湖光美景。

      3.3 強調互動,增強科普旅游的參與性和趣味性

      在風景旅游區(qū),科普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有從業(yè)人員的講解、立牌樹碑、專家講座等。但不管哪種形式,設計好旅游產品的游客互動參與環(huán)節(jié)是科普旅游成功的關鍵。21世紀是以人為本的體驗經濟的時代[8],科普旅游應順應這一趨勢。如因地制宜建立標本制作室,指導游客制作動植物標本;讓游客親自體驗自然經濟下傳統農業(yè)的生產活動;通過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讓旅客體驗地球的演化和地貌的發(fā)育過程。

      4 結語

      江西省風景區(qū)具有豐富的科普旅游資源,具有市場化開發(fā)的優(yōu)越條件和廣闊前景。在科普旅游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充分科學地挖掘科普旅游資源的內涵,準確定位,合理引導,真正做到“三個一體”:集科學性、啟迪性、參與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集地學、美學、宗教、人文和物種等知識于一體,集科普教育與專業(yè)科考于一體。

      [1]王立峰,范新宇,陽國亮,等.自然保護區(qū)科普旅游開發(fā)模式研究——以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qū)為例[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52-56.

      [2]盧志恒,李志富,孫德軍.整合森林資源 發(fā)展科普旅游—寧城縣黑里河林區(qū)森林資源旅游開發(fā)建設研究[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10,33(4):105-106.

      [3]李紹剛.淺析科普旅游開發(fā)[J].資源與環(huán)境,2006(15):195.

      [4]于洪賢,何卓,朱井麗.我國科普旅游的發(fā)展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4,32(3):94-96.

      [5]郭福生,劉林清,花明,等.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觀資源區(qū)劃與“雙紅旅游區(qū)”芻議[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5(4):363-365.

      [6]楊廷鋒.喀斯特地質科普旅游開發(fā)的研究[J].地質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2009,20(2):140-144.

      [7]陳均亮.福建省科普旅游開發(fā)的問題診斷與對策[J].海峽科學,2007(10):20-23.

      [8]侯平蘭,李慶雷.論體驗經濟發(fā)展與旅游產業(yè)建設[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36(6):110-114.

      猜你喜歡
      江西科普旅游
      6.江西卷
      科普達人養(yǎng)成記
      學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我的家在江西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幸福的江西飛起來
      心聲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0
      旅游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江西立法遏制涉醫(yī)涉校的“以鬧索賠”
      旅游的最后一天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5:26:30
      连云港市| 仪征市| 吴忠市| 宜宾市| 堆龙德庆县| 揭西县| 平武县| 阿克陶县| 永顺县| 金坛市| 青铜峡市| 平阴县| 赞皇县| 呼图壁县| 赫章县| 华池县| 崇州市| 桃园县| 美姑县| 泸水县| 乌兰县| 南城县| 毕节市| 嘉祥县| 商洛市| 崇信县| 汪清县| 桐庐县| 隆林| 汶川县| 磐石市| 青阳县| 许昌市| 皋兰县| 琼中| 隆昌县| 长沙市| 孝感市| 梁平县| 滕州市|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