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志
(黑龍江省雞西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 黑龍江 雞西 158100)
隨著前列腺增生病情的加重,患者還會出現(xiàn)排尿困難、尿線變細、尿流中斷、尿后滴瀝等癥狀。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不是輕而易舉的,往往需要屏氣、用力、增加腹壓才能“壓”出尿液,患者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排尿費力。前列腺患者的尿線會逐漸變細,射程也不遠,有時甚至會將尿液滴在腳上,一次排尿可能會斷上幾次,而且排尿以后仍然總是淋漓不盡。
前列腺增生的梗阻性癥狀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而且它的出現(xiàn)往往提示增生的前列腺組織已經造成尿道明顯的梗阻,并且影響到了膀胱的排尿功能。這時候患者不能忽視這些尿道梗阻癥狀,延誤治療會使膀胱功能越來越差,導致預后不佳[1]。目前我院采用TUERP術治療梗阻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取得了效果良好,匯報如下。
選擇2009年1月-2012年11月間我院梗阻性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病歷資料,年齡59-72歲,患者臨床體征:前列腺繼續(xù)增大使尿道阻力增加,出現(xiàn)膀胱出口梗阻,當膀胱難以代償時,便會出現(xiàn)尿等待、尿線變細,且無力、排尿費力、尿流斷續(xù)、終末滴瀝、排尿時間延長、排空不全、尿潴留乃至充溢性尿失禁。
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膀患者胱截石位,在電切鏡輔助下環(huán)切斷前列腺尖部末端的尿道黏膜,然后在精阜前緣電切一小創(chuàng)口,并逐漸加深,且邊切邊用鏡鞘逆推,直至分開增生腺體與外科包膜,先用鏡鞘逆推中葉,然后于前列腺尖部側方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沿外科包膜剝離左、右側葉達前列腺前葉12點位,使增生腺體360°均被剝離。除中葉部分腺體與膀胱頸相連,其余各葉均與膀胱貫通,在剝離過程中電切纖維黏連帶,電凝血管斷面,這樣增生腺體血供大部分已阻斷,周圍標志清晰。此時可按自上而下的順序將已剝離的腺體快速切碎、沖出,術后留置導尿管3-5d,視情況作膀胱沖洗。
入選的50例患者均行“普通電切鏡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且手術一次成功;時間30-90分鐘,留置導尿管留置3-5天的時間。所有病例術后均能自行排尿,排尿梗阻癥狀明顯改善。術后隨訪0.5-1年,患者各參數(shù)變化均趨于康復指標。
一般在50歲后出現(xiàn)癥狀,前列腺增生的大小與出現(xiàn)的癥狀不成正比,癥狀決定于梗阻的程度,病變發(fā)展的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和結石,癥狀時輕時重,增生未引起梗阻或輕度梗阻時完全無癥狀,對健康亦無明顯影響。前列腺刺激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緊迫性尿失禁。這些前列腺增生癥的癥狀是由前列腺和膀胱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激惹和梗阻癥狀,前列腺增生是尿道阻力增加,膀胱需要克服其阻力將尿液排出,使逼尿肌壓力增高,致膀胱壁平滑肌代償性肥厚,雖然逼尿肌可維持尿液相對正常排出,但其功能并非完全正常。膀胱刺激癥狀可能與膀胱出口梗阻、非梗阻性逼尿肌不穩(wěn)定有關。而產生激惹癥狀:尿頻、尿急。尿頻是前列腺增生的病人最早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前列腺繼續(xù)增大使尿道阻力增加,出現(xiàn)膀胱出口梗阻,當膀胱難以代償時,便會出現(xiàn)尿等待、尿線變細,且無力、排尿費力、尿流斷續(xù)、終末滴瀝、排尿時間延長、排空不全、尿潴留乃至充溢性尿失禁,以上均為前列腺增生的梗阻癥狀[1]。
普通電切鏡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先用電切環(huán)切斷前列腺尖部末端的尿道黏膜,減少黏膜對剝離的影響,并將增生腺體剝離后,尖部較平整,無需修整,不易損傷外括約肌。在剝離的過程中,若遇黏連,應用電切環(huán)切斷纖維黏連帶;遇大的出血,及時電凝止血。先剝離中葉,然后逆時針、順時針剝離兩側葉及前葉,兩側葉及前葉在膀胱頸部應與膀胱貫通,而剝離中葉至膀胱頸環(huán)形纖維處停止剝離,以免腺體完全脫入膀胱內或腺體活動度大,影響切除速度。該術式能與開放手術一樣將增生前列腺組織完整切除,復發(fā)率低;作切除時腺體無出血,視野清晰;手術時間短;減少損傷;視野清晰,止血徹底可靠。
[1] 王慶江,劉海春,徐亞文,等.老年梗阻性前列腺增生行普通電切鏡經尿道前列腺剜除術效果觀察.[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9,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