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端午節(jié)的生活意義

      2013-08-15 00:45:05雷俊霞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年12期
      關鍵詞:粽子屈原民俗

      雷俊霞

      端午節(jié)是我國農耕社會所形成的重要歲時節(jié)日,節(jié)期在農歷的五月五,又叫重五節(jié)、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午日、夏節(jié)、天中節(jié)、女兒節(jié)、沐蘭節(jié),道教稱之謂地臘節(jié)。是我國民間夏季最重要的節(jié)日?!爸燎澹瑒t以端午、中秋與歲首并稱三節(jié)”。

      端午節(jié)在我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的重要節(jié)日。它本是古人尋求辟邪度夏的日子,因地域和社會環(huán)境的不同,具有各種歷史和文化的含義。盡管節(jié)俗不盡相同,但民俗表現大同小異,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懸掛艾葉昌蒲、游百病、佩香囊和五彩線、蕩秋千、擊球、賽龍舟、給小孩涂雄黃酒、飲雄黃酒、吃五毒餅、咸雞蛋或鴨蛋、吃粽子,北方還有吃大蒜的習俗等。端午節(jié)流傳至今,其最主要的節(jié)俗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 和五彩線。端午節(jié)的兩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是:消災避邪和紀念屈原。

      作為一個民間社會百姓全面參與,內涵豐富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深深扎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歷史,它承載著諸多的生活意義。

      一、體現了民間百姓順應自然的健康理念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毒日、惡日。因夏季天氣躁熱,人容易生病,瘟疫也很容易流行,加上蚊蟲、毒蛇等的繁殖,人們小心翼翼,祈求平安,禳災解難。因此,在端午時節(jié),人們就開展了一系列與五毒、疾病做斗爭的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民俗活動。就本質而言,端午節(jié)是人們順應自然節(jié)律變化的衛(wèi)生保健性節(jié)日。古代,仲夏時節(jié),為抗拒“五毒”,民間形成了一系列驅邪驅毒的習俗:南北朝時期,人們有端午日用蘭花、蘭草調配洗澡水的習俗,謂之煎蘭湯沐??;采制中草藥,采艾葉菖蒲插于門旁,制作飲用雄黃酒以驅毒殺蟲;貼天符、鐘馗像以捉鬼降妖;系五彩線,佩香囊以避災除病,去兇引福,益壽延年;吃咸雞蛋、咸鴨蛋、大蒜等驅毒,增加營養(yǎng),強身建體。

      如今隨著經濟與醫(yī)療條件的改善,端午節(jié)的很多民俗已經發(fā)生變遷。但在全國很多地方,端午時節(jié)驅毒驅邪的理念還普遍存在,飲雄黃酒,掛艾葉,佩帶五彩線,香囊等習俗活動還十分普遍。

      在河南的很多地方,端午節(jié)當天,大人給孩子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黃色的繡花鞋,手腕和腳腕系五彩線,脖子上掛上漂亮精致的香囊,認為這樣可以驅災辟邪。端午節(jié)時,人們日出之前出門采艾草,家家門前插艾草,掛艾葉。豫南一些地方還有太陽升起之前到河里、井里打水,洗臉做飯的習俗。農村一些地方如今還有捉癩蛤蟆的習俗,捉來后制成蛤蟆墨或摻入面條曬干備用,作為清熱解毒之良藥。

      端午節(jié)的諸多習俗,體現著民間百姓順應自然節(jié)律的變化,驅災辟邪,講究衛(wèi)生,強身健體的健康理念。

      二、承載了民眾與傳統(tǒng)對話的民俗習慣

      端午節(jié)始于春秋戰(zhàn)國之際,其起源有很多說法,主要有四種:源于紀念屈原;源于龍圖騰祭祀說;源于惡日;源于夏至。此外還有紀念介子推、曹娥、伍子胥等說法。端午節(jié)流傳至今,起源說中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是第一種,屈原是一位善良的詩人,他追求精神自由、社會公正和平等,該說法把端午節(jié)原有的風俗習慣與紀念屈原巧妙結合,體現了民間百姓對屈原的熱愛和懷念之情。聞一多也很認可這一說法,并認為包含著“無上的智慧 ”和深遠的意義。宋代,將屈原封為忠烈公,把五月五定為端午節(jié),傳諭全國紀念屈原,并讓人們佩帶香袋,表示對屈原品德節(jié)操的認可與提倡。

      吃粽子,劃龍舟等端午民俗活動無不體現著迄今為依然活在百姓心靈深處的民俗情感。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边@是傳承至今天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端午民俗的民謠,它體現出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全國各地的普遍性。端午食粽子的歷史在我國源遠流長,如今端午時節(jié)全國很多地方都傳承著吃粽子的習俗,由于商業(yè)的推動粽子的形制與內涵也極為豐富多樣。粽子的歷史起源在民間有很多的傳說,而其中最為流行的是與屈原有關的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懷亡國之痛,于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人們?yōu)榱瞬皇刽~蝦吃掉屈原的尸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以粽子投江祭奠。

      賽龍舟作為端午節(jié)的重要民俗活動,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根據趙東玉《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慶文化研究》總結,其起源最少有八種說法。而民間普遍的認為與屈原有關:當時屈原投江自殺后,楚地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自發(fā)劃船追趕拯救。

      端午節(jié)的一系列民俗活動,反映出民眾利用節(jié)日這一難得的機會與傳統(tǒng)對話,表達積淀已久的歷史情感,彰顯民眾推崇的公平自由精神,追求政治清明,國泰民安的民俗習慣。

      三、傳遞了民眾與親友相處的真實情感

      端午節(jié)又被稱為女兒節(jié),《帝京歲時紀勝·端陽》中記載“飾小女盡態(tài)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寧,呼是日為女兒節(jié)”。在我國的很多地方,端午節(jié)前,出嫁的女兒攜女婿回娘家,帶酒、肉、其他食品及時令的瓜果蔬菜等去探望父母親人,娘家要給女兒女婿贈送禮物,如果女兒女婿已經有了孩子,還要給孩子備香囊、五彩線、衣服、涼帽、扇子、銹有蛤蟆的花肚兜等禮物;未出嫁的女兒如已經訂婚,男方這時候一般也要送禮物前往探望準岳父岳母,如給長輩的煙酒和肉,以及送給未婚妻的衣服及其他禮物。

      端午節(jié)當天,人們走親訪友,親人、朋友之間通過饋贈禮物、佩帶飾品,表達相互之間的關愛。村落或社區(qū)內部通過龍舟競渡,增進了解,增強感情。如今一些單位或社區(qū)端午節(jié)除了給員工或居民發(fā)放粽子等禮物還會舉辦以 “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比賽和游藝競賽,吸引廣大民眾的參與,人們以節(jié)日為契機,表達對親人關愛與祝福的傳統(tǒng)情感。河北灤縣已訂婚的男女親家于端午節(jié)互相饋贈禮品。山西定襄縣,端午時學生一般要向教師致贈節(jié)禮。潞安府用小麥面蒸白團,與粽子一起饋贈親友。甘肅鎮(zhèn)原縣端午給新婚夫婦贈送香扇、羅綺、巾帕、艾虎等作為禮物。

      就端午節(jié)的節(jié)俗而言,具有增進親朋之間團結與交流,表達家人之間關愛與祝福的重要內容。

      今天,隨著網絡和電話的普及,以及人們生活理念的變化,親朋之間互致節(jié)日的問候與祝福有了更加全新的形式與內容。端午節(jié)時,人們會互相發(fā)送短信、郵件表達祝福;舉辦節(jié)日活動,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交流;給家人朋友贈送旅游券;給家人做一套印有照片和文字的T恤;贈送電影票或特色水杯;找專業(yè)醫(yī)師,為父母精心設計一套貼心的體檢卡等。新的時代,端午節(jié)的生活意義正在悄悄地發(fā)生變遷,人們以全新的內容與形式表達祝福與關愛。

      四、賦予民眾特定的休閑時間

      民俗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20世紀以來民俗文化在我國的發(fā)展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戲劇性遭遇。21世紀在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大背景下,民俗文化時來運轉,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從百姓到學者關注的熱點。我國的節(jié)日文化作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體現了中國農耕社會鮮明的文化特色、濃厚的倫理觀念和人情味,因而積淀著民眾獨特的歷史情感,也不斷受到重視。2004年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是,(1)口頭傳統(tǒng)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jié)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我們可以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界定的這五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中,節(jié)日民俗是重要的內容。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fā)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決定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由文化部牽頭,開展全國范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建立國家和省、市、縣的代表作名錄體系。2008年端午節(jié)與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起被納入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

      尋求文化旅游已成為當前旅游者的一種風尚,民俗旅游已經成為一種客觀存在。節(jié)日作為旅游的重要載體和吸引旅游者的佳期,因其可參與性強,被作為重要的旅游資源來開發(f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為熱點的大背景下,政府層面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與價值的挖掘,也促進了旅游與節(jié)日的更深度融合。

      2008年開始,端午節(jié)作為法定假日,第一次成為市民百姓的公休假日,解決了端午節(jié)沒有傳統(tǒng)節(jié)假的問題,給了民眾難得的休閑時間,民眾利用小長假可能實現短途旅游。2013年2月18日,《國民休閑綱要》出臺后,在“國家喊你去旅游”的呼聲中,民眾的休閑旅游成為可能之后的時尚。各地圍繞端午節(jié)開展各式各樣的節(jié)慶活動,同時各旅行社紛紛推出圍繞端午節(jié)的特色旅游線路,端午節(jié)賦予了民眾的獨特休閑時間。

      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重要節(jié)慶,也是民俗的重要內容,作為民間大眾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其歷史的傳承與變遷折射著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其所承載的順應自然的民間健康理念,尊重歷史的情感,與親友的相處與關愛等方面的生活意義還會繼續(xù)傳承民間。新時期,端午節(jié)慶習俗在國家話語與地方話語的雙重影響下也在以全新的內容與形式成為民眾獨特的休閑契機。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2]安德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反思[J].河南社會科學,2008,(1)

      [3]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卷三十九)[M].上海:上海書店,1991

      [4]高丙中.中國人的生活世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4)

      [5]陳建憲.民俗文化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

      [6]鄧永進.民俗風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歡
      粽子屈原民俗
      冬季民俗節(jié)
      好吃的粽子
      大灰狼畫報(2022年6期)2022-08-06 07:39:36
      民俗中的“?!?/a>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夢見屈原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26
      端午思屈原
      少先隊活動(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4
      民俗節(jié)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中國(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8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2
      端午節(jié),粽子香
      娃娃畫報(2018年6期)2018-08-15 13:03:20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
      瓮安县| 卫辉市| 大荔县| 襄垣县| 大竹县| 鄂托克旗| 康马县| 文成县| 淳安县| 通道| 芮城县| 长泰县| 邳州市| 黄大仙区| 永修县| 齐河县| 元朗区| 高唐县| 米泉市| 新兴县| 罗江县| 桓台县| 远安县| 石阡县| 荃湾区| 津南区| 绥中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神池县| 兴义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上犹县| 潼南县| 甘南县| 安丘市| 贺州市| 宜兰县| 孟村| 潞城市|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