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何處是歸程——論沉櫻小說中知識女性的人生困惑

      2013-08-15 00:53:36金曼麗劉傳霞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父權(quán)理想婚姻

      金曼麗,劉傳霞

      (濟南大學,山東 濟南 250022)

      一、前言

      20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五四”自由、民主、婦女解放等新思想的傳播,長期以來一直深受壓抑的女性開始覺醒,她們要求個性解放,婦女解放,并積極參與當時的社會活動。以陳衡哲為代表的第一批知識女性,她們就率先用手中的筆開始創(chuàng)作展現(xiàn)女性在那樣的思想激蕩的歷史大環(huán)境下的尋求女性“人”的地位的文學作品,來表達要求沖破男權(quán)社會和父權(quán)家庭束縛,追求女性獨立自主和女性解放的愿望?!芭越K于從文學中的被講述步入自我講述,從沉默狀態(tài)的被言說步入張揚個性的自我言說,從歷史的盲點浮出了歷史的地平線?!保?]1920年代的這一大批受“五四”新思想影響的女作家,以陳衡哲為代表,以及后來的馮沅君、廬隱等,受熱烈激進的潮流影響,她們的許多創(chuàng)作多帶有一種與時代運動相一致的激進意味,她們熱烈地討論著“娜拉出走”,更鼓勵女性能像娜拉那樣勇敢追求自我,她們所關注與爭取的更多的是“女性作為人”的權(quán)力,而在她們之后則出現(xiàn)了一批相較于她們熱情激進的創(chuàng)作要顯得冷靜得多的女性作家。她們用敏銳冷靜的視點關照女性生存狀況和人生問題。這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沉櫻。沉櫻,人如其名,沉靜,內(nèi)斂,清麗,在人人都在吶喊娜拉出走的年代,她已經(jīng)開始思考娜拉出走之后的境遇。她以成熟內(nèi)斂的心智、清新秀麗的文字將其對女性人生困惑的思考放諸在一個個短小精致的愛情婚姻故事當中,探討著女性人生的種種困境,思考著人生何處是歸程。

      沉櫻(1907~1988),本名陳瑛,另有筆名陳因、小玲等。她1907年4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濰縣城里的一個有文化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朝的學官,而父親讀的卻是洋學堂,接受的是新思想;二舅父是北大哲學系的學生,很有才華,反對纏足,主張女子讀書,男女平等,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派人物。無疑沉櫻是幸運的,在這樣比較開放的家庭環(huán)境里,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而且在當時視國文為基礎的教育氛圍下,沉櫻打下了良好的國學基礎,對《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一類“閑書”的興趣,使她在考入中學前已經(jīng)讀遍了中國的舊小說,并且可以文言作文。中國古典小說對她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文筆的洗練簡潔,無疑有著很大的影響[2]。1928年,沉櫻以一篇短篇小說《回家》初露鋒芒,茅盾看到這篇作品還曾寫信詢問編者:“沉櫻何許人,是青年新秀,還是老作家化名?”沉櫻受此鼓舞,開始了自己個性獨具的創(chuàng)作生涯。沉櫻的文學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說集《喜筵之后》(1929年,北新書局)、《夜闌》(1929年,華光書局)、《某少女》(1929年,北新書局)、《女性》(1934年,上海生活書店),以及《一個女作家》(1935 年,北新書局)[2]。

      二、知識女性的人生困惑

      沉櫻小說創(chuàng)作高峰主要是集中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她的這些小說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絕大多數(shù)都是表現(xiàn)女性生活。她的這一創(chuàng)作特點,一方面得益于她從小受到的較開放的教育,使得其具備了自身覺醒以及進而思考廣大女性人生處境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與其自身的兩段感情經(jīng)歷有很大關聯(lián)。與馬彥祥的婚姻因長期分離而以離婚收場;與梁宗岱也因為甘少蘇的介入而最終分離。沉櫻在婚姻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除了甜蜜,更多的是一種空虛、寂寞與迷茫。所以她的作品將更多的焦點投注到了女性自身,探討的更多的也是女性在走出父權(quán)家庭,離開熱烈激進新思想的大環(huán)境,回歸平靜真實日常婚姻生活后的自處問題,女性的自我價值認同與實現(xiàn)問題,女性面對突然而至的平靜所產(chǎn)生的手足無措、寂寞、抑郁問題。她把自身遭際與對其他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觀察領悟安置在愛情婚姻小說之中,透過這些小故事來傳達女性在遭遇父母、愛情、婚姻、事業(yè)矛盾沖突時會產(chǎn)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一)親情與愛情的選擇

      愛情,在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中都是無法被忽略的重要內(nèi)容,在五四時期,它更是承載著特殊的使命。五四運動反封建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反對封建禮教,而女性又是受禮教壓抑侵害最嚴重的人群。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歷史對女性天然欲求的壓制,使得女性精神覺醒之后的反抗也更加決絕,愛情成為女性宣示存在的重要手段。在這一時期,女性開始大膽追求愛情。自由戀愛,在當時更是被女性看作是其追求男女平等、個性解放的標志性行為。但想要自由戀愛,追求愛情,在當時封建思想依然大行其道的環(huán)境中,遭遇父母的反對阻撓無可避免。在當時有很多表現(xiàn)子女與父母在這一問題上矛盾沖突的文學作品。像魯迅的《傷逝》就刻畫了一位為了與君生的愛情,為了獨立自主,毅然與舊家庭決裂的子君形象。沉櫻的小說中亦有對這一問題的描寫,如其小說《嫵君》,刻畫的就是一位為了愛情絕然拋棄家庭相約與情人私奔的少女嫵君形象,但是她的一腔愛意換來的卻是情人的失約,最終在絕望中離開人世。在這個短篇小說中,沉櫻對嫵君與父母間的沖突并未進行直接描寫,而是采用了一種背景式的語言:小說一開始就寫道:“嫵君將這個使父親震怒使全家驚駭?shù)南⒏姘琢艘院?,嚴厲而神秘的空氣隨著主宰了這個家庭,每個人都不敢太輕易說話或隨意行動,到處彌漫著使人感到壓迫似的嚴肅與靜默”[3](P38),透過這寥寥幾十字,可以想見的是其背后更震撼的場面,必定是一場家庭風暴,而風暴的最中心也必然是父親對嫵君的一場“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封建家長訓話。父母在這一時刻,儼然是封建傳統(tǒng)的代表,是完全站在女兒的對立面的。女性此時沒有其他辦法,只有與舊家庭決裂,這是其追求自由、擁有愛情的唯一出路。但父母始終是父母,他們雖然是封建家長,封建、守舊,覺得自由戀愛是女孩子家不守婦道,做了使家族蒙羞的事,但是時間久了,他們會想通,這時他們又成了慈愛父母,他們還是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擔心她們在外面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受什么委屈,尤其是母親,對女兒的牽掛和愛是怎樣都無法斬斷的。女性在叛逃家庭之后,現(xiàn)實的生活與理想夢幻的嚴重落差,又會使她們想起那曾經(jīng)溫馨的家,想起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母,對于自己的背叛家庭也常常感到后悔。此時的女性不再單純痛恨自己家庭的封建,愛著自由的新生活,而是在困頓中升起了對父母的愧疚之情。

      沉櫻以女性的敏銳、細膩洞悉了女性的這一心理:愛情至高無上,可親情也是無法斬斷的情緣。愛情與父母的溫情之間的難以平衡讓女性陷入一種迷??鄲炛小?/p>

      (二)理想愛情與現(xiàn)實婚姻

      自由戀愛作為女性擺脫父權(quán)家庭,實現(xiàn)自由平等和個性解放的手段,被當時很多新潮女性堅決執(zhí)行。以為自由戀愛就是標志個性解放的她們,懷著美好愿望走入了婚姻。但是在沉櫻筆下的婚后女性卻再沒有學生時期的激昂,更多的是迷茫、空虛、寂寞。沉櫻的獨到之處在于她總是能看見光鮮表象背后的致命隱憂?,F(xiàn)實沒有給女性更多發(fā)展的空間,所以婚后的女性大都拋棄了原有的進步理想,操心起了柴米油鹽,經(jīng)濟依附于丈夫,過起了太太式的生活。前期與家庭決裂奮斗來的自由在婚后瞬間消失,這種心理上的無所適從和清醒的麻木讓知識女性苦不堪言?;貧w平靜后的生活,讓知識女性看清了現(xiàn)實,真實的婚姻生活與她們理想中的婚姻生活相去甚遠,本是生死難離的戀人,婚后也會形同陌路;多姿多彩的生活變成了日復一日的平淡。《愛情的開始》中的女人與男人半年前急促地陷入戀愛之后,同居在一起,但是不久女人就發(fā)現(xiàn)了男人的不忠實,兩人在短暫的甜蜜之后,就只剩下無休止的爭吵與冷漠。女人“不是為了愛情全不知為了什么,便和這男子同居了,犧牲了學業(yè),犧牲了一切,毫不顧惜地蹂躪著自己的身心,這冷酷的黑暗的同居后的生活,不想變更也不想逃脫,就在其中把自己葬埋了吧,這是自己的決心?!保?](P47)《喜筵之后》的茜華也過著同樣悲哀的生活。她們都是由自由戀愛而結(jié)合的男女,但是婚后都沒有了戀愛的歡愉,只是強忍無愛婚姻的痛苦和折磨,在悲哀無告中消解自我。

      愛情本是知識女性走向婚姻的強大動力和目的,可現(xiàn)實卻是婚姻消解了愛情,失去動力與目標的女性重又陷入了苦悶、抑郁、迷茫之中。

      (三)事業(yè)與婚姻的違逆

      沉櫻筆下有很大一部分女性形象,都是自由戀愛結(jié)婚后,便擱置學業(yè)、理想,經(jīng)濟上依附于男性,過著苦悶迷茫的“太太生活”。但同時,她又描寫了一部分與此類女性相反的、意志堅定的女性,她們看穿了婚姻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故堅決地拒絕,誓為新女性,為自己的理想而活,不為家庭所累。《女性》中的妻是一位熱愛文學并抱著從事文學的野心的人,她在與丈夫相戀并同居后并沒有放棄對文學的追求,反而因與丈夫抱有相同的理想,而積極地堅持著對文學的追求。但是意外的懷孕事實,深深地折磨著她,在一番痛苦糾結(jié)之后,她選擇了為文學理想犧牲孩子??墒谴虻艉⒆又蟮钠拮硬]有獲得那份“如果好了以后,簡直等于重新做人”[3](P109)的理想,而是陷入了濃重的傷感氛圍之中。這個妻的選擇在于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她清除了現(xiàn)實的障礙,卻沒有擁抱理想的喜悅。這個結(jié)果顯然是妻所沒有料想到的。覺醒的知識女性,在面對男性主導的世界時,渴望突破女兒、妻子、母親這三種身份,擁有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和話語權(quán)。這一理想在女性仍是自由個體時實施起來,除卻家庭可能就沒有更多的阻礙,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但一旦成立家庭,女性的生活就發(fā)生了變化,面臨著家庭管理、生兒育女等問題,而很多男性卻沒有半點體恤之情。這種情況下,女性很容易放棄理想,安于現(xiàn)狀。即使未拋卻理想,可現(xiàn)實也沒有為她們提供任何助其踐行的條件,如經(jīng)濟的獨立和社交活動等。此時其女性解放的理想就敗給了男性統(tǒng)治的現(xiàn)實。另外,在這次女性解放大潮中,過度強調(diào)自由戀愛這一缺陷的弊端也在她們不顧一切的同居或婚姻生活中顯現(xiàn)出來。女性解放開始的起點的差錯注定了其在生活中困惑空虛的結(jié)局。此外,還有女性無可回避的母性問題。母性是女性無法拒絕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這也正是《女性》中的妻為了理想不肯要孩子的原因,因為她深知女性母愛的這一天性是無法拋卻的?;橐鲆炎屌缘睦硐肟嗖豢把?,而在婚后依然想要擁有事業(yè)的女性的生活更加艱難,面對一個完全不為自己考慮的社會,理想和事業(yè)對于女性來說顯得異常奢侈。

      (四)拒絕婚姻的背后

      《舊雨》中黃昭芳指出:“男子結(jié)了婚,什么妨礙也沒有,女子結(jié)了婚,就像囚起來似的,什么也談不到了,連心都像折磨死了似的……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我看就只是女人的墳墓”[3](P84),她的一番話道出了女性生存境遇的又一尷尬處境——結(jié)婚還是獨身。這一尷尬處境揭示出女性在婚姻關系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對待,她們身心受壓抑禁錮,最后隱忍麻木。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男子擁有著社會核心權(quán)力,也充斥在各行各業(yè)之中,在社會上擁有工作的女性,多處在不重要的位置上,并且這些女性中,一部分是由于自己良好的身世背景才獲得一份工作;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外工作,而她們所從事的又大多是社會最底層的工作。除卻這兩部分的女性,絕大多數(shù)的女性還是結(jié)婚嫁人,做家庭主婦。女性一旦成為家庭主婦,就只剩下依賴、順從,遇人不淑時,還要隱忍。所以才會有如黃昭芳一般的拒斥婚姻的女性。但走入婚姻是人生的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并非獨身主義不好,但是不可能全部人都能過上獨身的生活,這不符合人類歷史進步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就使女性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走入婚姻意味著理想難以為繼甚至破滅,獨身懷抱理想又非最佳解決方案,甚至會再一次遭受世人非議的目光,矛盾煎熬始終炙烤著女性的心靈?!熬芙^婚姻”即是女性試圖走出婚姻怪圈和人生困境的一種被動無奈的尷尬之舉,也是女性重建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謀求自我性別解放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女性為建設和諧兩性關系及平等婚姻地位所必須付出的高昂代價。它是一種挑戰(zhàn),一種反抗,更是一種吁求[4]。

      二、女性人生困惑產(chǎn)生的原因

      (一)社會現(xiàn)實原因

      雖然,“五四”新文化運動風起云涌,知識女性通過寫作、女性運動等方式宣告自身的存在感,爭取社會地位和話語權(quán),但現(xiàn)實卻是新思想廣泛傳播,可社會權(quán)力中心或掌握社會權(quán)力的人認同卻不推行或根本不認同,他們長久形成的男性優(yōu)越感不容許受到挑戰(zhàn)。面對中國當時的現(xiàn)實國情,社會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在為生存而勞命奔波,可接受新式教育或有文化的人本就相對較少,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在這些相對較少的人群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自然少之又少,所以女性解放的使命就更顯得艱難,女性爭取與男子平等的過程自然更加曲折,社會大環(huán)境沒有給女性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在那個年代能走出新女性的家庭多為家境殷實或達官顯貴人家,這樣的家庭中的父母多是有知識的人,同時相較于尋常百姓人家,也更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對女子的管束更加嚴格,這樣家庭的父親就有部分守舊思想,父親的威嚴也更甚。面對嚴苛的父親時,女性或可決然與家庭決裂,但面對自己的母親,女性就會在她們苦口婆心、充滿愛的話語中遲疑或動搖。所以面對父權(quán)家庭的冷酷和溫情,女性往往會難以抉擇,造成心理上的糾結(jié)郁悶。同時,知識女性雖然都是接受了新思想的青年,但結(jié)婚之后,她們則幾乎沒有什么社交活動,也并沒有繼續(xù)自己少女時代的理想抱負。而男性婚后則一如既往地在外工作交際應酬,可他們卻很少關心甚至忽略女性婚后生活的單調(diào)空虛,有的還在外追求其他女性。擁有新思想的男性雖然思想解放,知道男女平等,婚戀自主,但并沒有拋棄自身作為男性的優(yōu)越感,女性在走出父權(quán)家庭后又踏入了另一種形式的父權(quán)家庭。

      不論是父權(quán)家庭、夫權(quán)家庭,還是社會,都沒有給女性的獨立、自由、平等提供一點適宜的土壤,女性苦悶、空虛、隱忍的事實早就被男性主權(quán)的現(xiàn)實注定了。

      (二)傳統(tǒng)文化原因

      從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以后,女性就徹底地淪為了男性的依附。在男性主導的社會,女性毫無地位可言?!霸诩覐母?,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所謂倫理綱常,“賢妻良母”的標榜,無不宣示著女性的附庸地位。女性只能依照男性的要求生存著。中華幾千年的性別分工模式已經(jīng)將女性牢牢禁錮在男性權(quán)威之下,女性不能有理想,不能有欲望,就應該一切順從男子并為他們傳宗接代。后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fā)展,西方思想的傳入,有志之士的宣揚,維新變法運動的推動,新文化運動浪潮的激蕩,女性思想逐漸覺醒,婦女解放運動也空前高漲。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像一磅重彈在中國社會、在中國女性心中炸開了,其產(chǎn)生的震撼效果自然是空前的。接受新思想的知識女性,紛紛效法娜拉,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自由戀愛,與舊家庭決裂的風潮。但女性一步入婚姻,就心滿意足地以為婦女解放已經(jīng)成功,已爭取到了自己自由的權(quán)利?;貧w安逸平靜的婚姻生活后,傳統(tǒng)思想意識就開始漸漸吞沒女性學生時代的解放理想,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父權(quán)文化在女性身上自然而然的流露。在男性主導的大環(huán)境下,女性一旦脫離了已經(jīng)形成新思想的小圈子,就會被周遭的環(huán)境漸漸同化,在一種不自覺的狀態(tài)下回歸舊式女性的生活模式和思維模式。

      (三)女性自身原因

      第一,知識女性大多出自官宦世家或家境較好的家庭,因只有這樣的家庭才能在那個依舊重男輕女的年代讓女孩入學讀書;也正是因了在這樣的家庭,知識女性雖然接受了新思想,但是她們更早接受的是傳統(tǒng)文化,《女兒經(jīng)》《列女傳》也是極可能出現(xiàn)的學習書目,所以傳統(tǒng)女性該有的禮節(jié)思想在她們接受新思想之前,早已耳濡目染深入內(nèi)心。良好的家世在女性身上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第二,女性慈悲的心性。這主要體現(xiàn)在面對父權(quán)家庭,特別是面對自己的母親方面。女性往往抵擋不住溫情的攻勢,面對疼愛自己的母親、親人、朋友,總是無法決然地說不。所以女子渴望自由、獲得權(quán)利的抗爭總是會在親人溫如細雨的愛中敗給父權(quán)家庭。第三,女性對愛情的執(zhí)著?!澳腥藶槭聵I(yè)而活,女人為愛情而活”,冰心的一句話說出了男女的差別,也道出了女人的軟肋。女人面對愛情,總是無法灑脫如男性?!断搀壑蟆返能缛A,面對對自己沒有半點情分的丈夫卻仍然熱烈地愛著:“是自己也莫名其妙的事實”[3](P61)。從茜華身上可以看出,面對愛情,女性注定是輸家。面對愛情,女性無法說丟棄就丟棄,這使得她們往往選擇卑微地依附于男性。另外,經(jīng)濟上的不獨立,使得她們在婚姻中,無可避免地依賴于丈夫,這也是她們總不能如男子般理直氣壯理論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小結(jié)

      綜觀沉櫻筆下的女性形象,無論是敢于沖破父權(quán)家庭的女性,還是自由戀愛而結(jié)婚的女性,都免不了落得個凄慘境地。這或許是由于時代現(xiàn)實環(huán)境造成的,或許是蒂固根深的傳統(tǒng)文化造成的,又或許是父權(quán)的長期壓抑禁錮造成的,但深究其中,便可發(fā)現(xiàn)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外因,本質(zhì)上還是來自于女性自身的不果決、不獨立的性格。沉櫻著重發(fā)掘覺醒的知識女性一旦走入婚姻會發(fā)生什么,是繼續(xù)娜拉的精神,還是會被現(xiàn)實打敗。從她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可以知道她思考的答案,就是“娜拉”最終會敗給現(xiàn)實。這也許是沉櫻思想中務實的一面,不會空喊口號,而是從多種現(xiàn)實因素綜合考量。她看到了女性即使在婦女解放運動空前蓬勃發(fā)展的當下,也難以抗衡社會男權(quán)統(tǒng)治的現(xiàn)實,這使女性在精神上更加苦悶。沉櫻描繪著一個個出走后的娜拉的返祖退化,是以此來警示女性,真正的解放是沒有依附的,真正的解放是能夠真正獨立。

      [1]孫海芳.沉默與言說: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女性地位[J].商丘師院學報,2004,(3).

      [2]陳寧寧.問世間情為何物[A].柯靈.沉櫻小說 愛情的開始[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

      [3]柯靈.沉櫻小說愛情的開始[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金文野.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主義文學論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40.

      猜你喜歡
      父權(quán)理想婚姻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金橋(2022年7期)2022-07-22 08:32:10
      婚姻是一門溝通課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4
      2021款理想ONE
      汽車觀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0:47:38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 12:42:52
      婚姻中要“看見”彼此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01-28 10:49:06
      論利維坦的父權(quán)路徑
      哲學評論(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3
      李安家庭三部曲下的現(xiàn)代父親形象
      戲劇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 13:33:20
      那場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湛江文學(2015年10期)2015-01-03 08:06:37
      胡適的父權(quán)缺失與母權(quán)凸顯——兼論中國傳統(tǒng)女性在社會轉(zhuǎn)型中的作用
      汉阴县| 抚顺县| 民和| 分宜县| 凉城县| 丰都县| 慈溪市| 壤塘县| 建昌县| 清徐县| 马尔康县| 威宁| 美姑县| 宁安市| 临湘市| 温泉县| 漯河市| 闸北区| 铜梁县| 嘉祥县| 营山县| 五家渠市| 庄浪县| 大兴区| 乌苏市| 云阳县| 金坛市| 安图县| 赤城县| 和田市| 垦利县| 阜宁县| 奉化市| 洪泽县| 定兴县| 达日县| 桦甸市| 天峻县| 东丰县| 嫩江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