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娟娟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初探
萬娟娟
南師附中江寧分校
英語寫作能力是評價英語學習者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寫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與聽、說、讀的能力密切相關(guān),它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語言實踐做積累,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難度較大的一個方面。該文結(jié)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討論了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與提高的一些想法和嘗試。
初中英語 寫作能力 教法創(chuàng)新
在英語學習中,寫的能力是指學生運用書面文字表達思想的能力,它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與聽、說和讀的能力密切相關(guān),它既涉及遣詞造句,又涉及語篇結(jié)構(gòu)分析;既包含語言訓練,又包含思維訓練,因此,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高英語學習水平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中學生的英語寫作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詞匯貧乏,受漢語影響過重,表達生硬,生詞造句,拼寫錯誤過多以及語法知識膚淺,語篇意識淡薄等,而英語學習中語言輸入與輸出的質(zhì)和量決定著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重要途徑之一,寫作訓練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質(zhì)量,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和增強其學習信心與興趣的重要教學手段,這就涉及到教學方針、教學方法、教學目的和教學質(zhì)量等在內(nèi)的教與學的一系列問題。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踐來探討在初中起始階段對于英語寫作教學的主要做法。
根據(jù)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學生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語言輸入,才能夠有所輸出。英語寫作教學的順序應(yīng)是:詞—句—篇,“詞”是基礎(chǔ),“句”是過渡與橋梁,“篇”是目的。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yīng)該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由易到難,由簡到煩,循序漸進,不斷提高。這三個階段彼此銜接,讓學生在平時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學會運用詞句,從而達到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做到“教、學、用”三者的統(tǒng)一。對于語言基礎(chǔ)的積累,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學習:
書面表達需要一定的詞匯量,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容易忘記單詞或者把漢英詞匯等同起來,從而造成很難通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觀點。因此,在平時要求學生堅持每天聽寫、默寫、循環(huán)記憶單詞,掌握和鞏固詞匯。在記憶單詞的時候適當介紹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歸類記憶、聯(lián)想記憶、同義、近義、反義詞記憶等等。例如牛津7B UNIT ONE主要談?wù)摰氖荄REAM HOMES,因此在做背景知識介紹和詞匯教學時,就把有關(guān)家庭以及各種建筑物的名稱、每個房間里各種家具的名稱歸類向?qū)W生介紹。這樣就降低了學生記憶詞匯的難度,當學生寫到類似話題作文的時候也就不會感到?jīng)]有東西可寫。在單詞記憶的檢測方面,可以采用更多樣化的方式,以提高單詞記憶的趣味性,讓學生樂于去記憶。比如可以開展一些單詞競賽,模仿一些電視節(jié)目讓學生看圖描述給另一位同學猜,并給予一定的時間限制。學生在做這類游戲的時候非常積極,他們戲稱這類活動為“激情60秒”。
寫作應(yīng)該先從詞句練起,記憶所學詞和詞組的最好辦法是在使用中記憶。通過口頭、筆頭造句練習,模仿課本例句或者做替換練習來鞏固對字詞的掌握。比如在牛津7A UNIT ONE當中,讓學生仿照課文話題寫一篇“This is me”。寫作之前讓學生掌握以下句型:“I live in…/ I am good at…/ I like…/ I am interested in…”同時為學生補充一些描述性格的詞語,如clever、cheerful、polite、helpful、hard-working、quiet、humorous、confident、responsible、shy等。這樣學生在寫作的初始階段可以先從詞組的嵌套和句型的模擬做起,降低寫作的難度,而不至于對其望而生畏。
同時一句多譯,句型轉(zhuǎn)換,是書面表達的關(guān)鍵,應(yīng)當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如:
我最喜歡英語。
—I like English bes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我擅長打籃球。
—I am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I do well in playing basketball.
—I’m clever at playing basketball.
另外,教師還應(yīng)注意漢英結(jié)構(gòu)的比較,減少漢語表達式的錯誤,通過針對錯誤的辨析、歸納和總結(jié),幫助學生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
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單詞、短語、句型的學習,也是觀點的形成過程。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文化背景的積累。比如在7A UNIT THREE 中,主要介紹的是西方的鬼節(jié)HALLOWEEN。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把中外各種節(jié)日分類介紹,配合圖文給了學生非常形象的感受。同時以板報的形式把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習俗以及有關(guān)節(jié)日的一些趣聞張貼在后面,供學生學習之余閱讀。這樣學生對于各種節(jié)日也就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在寫“My favorite festival” 時,學生也就不會想當然地寫作。
學生對于寫作很容易產(chǎn)生畏難的情緒或者覺得太枯燥,因此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yīng)注重方法和方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具體的寫作方式有:
故事對學生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它不僅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往往是學生自發(fā)的和主動的學習。故事本身往往具有人物性格鮮明、情節(jié)曲折生動的特點,能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強烈的情緒反應(yīng),豐富和加深他們的情感體驗,促進其心理發(fā)育。在運用故事教學法時,要注重對故事的選擇,如果故事對大部分學生是不易理解的,再精彩的故事也會令學生失去聽或者讀的興趣。因此在故事的選擇上,應(yīng)注意內(nèi)容精彩易懂,線索清晰。以牛津7B UNIT Three “a lucky escape” 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續(xù)寫以下的情節(jié): at the police station…
仿寫并不是完全的copy, 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只模仿課文或練習的題型,而又不局限于課文或練習詞匯。在寫作之前為學生提供一定量的相關(guān)拓展詞匯。如在學習My dream home的時候,我們就要求每一位同學把自己所夢想的家寫出來,并配上圖畫,說明原因。
在初始階段,學生都比較會有一種表現(xiàn)意識,而且創(chuàng)造欲望比較強。海報展覽的寫作方法就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寫作的內(nèi)容,配上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片,圖文并茂,老師評改之后張貼到后面的板報上,供大家一起欣賞。這樣每位同學都不甘落后,寫作對于他們而言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即使是能力較差的同學也能夠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討論用于寫作教學主要指寫前的口頭表述,或稱為口頭寫作??陬^表述是書面表達的基礎(chǔ),在寫作教學中開展討論活動能使學生懂得,該寫什么該怎么寫。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借鑒,從而降低了寫作難度,使學生對于內(nèi)容單一的材料也會覺得有話可說,有句可寫。例如可以給學生幾幅圖片和提示詞,讓學生根據(jù)圖畫和提示詞,用英語寫一篇小故事。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針對每一幅圖片,請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在此基礎(chǔ)上再讓同學動筆寫。當學生寫的時候,老師在教室巡視并解答學生的疑問,待學生寫好之后,大家討論交流,然后老師總結(jié),最后學生再次修改,完成書面作業(yè)。
課文改寫就是將原課文的題材作改寫。例如牛津7B UINT THREE的“A LUCKY ESCAPE” 是一個劇本,學習完之后可以讓學生改寫成一篇記敘文。課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課文的題材往往也形式多樣,學生在充分學習之后也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基礎(chǔ),因而寫起來也比較簡單。
不同的體裁在寫作上有一定的規(guī)范要求,如記敘文(Narration)要求交待要素,即人、時、地、事,要求根據(jù)一定的時間順序敘述完整,記敘文記敘的往往是過去的事,原則上要用過去時態(tài)寫;日記(Diary)是把自己當天生活中經(jīng)歷的有意義的事以及見聞感受記錄下來,通常要求用第一人稱寫,常用過去時態(tài)或現(xiàn)在完成時;書信(Letters)的格式和漢語的又有很多不同,如地址的書寫順序、稱呼(Greetings) 、結(jié)束語(closing)等都有特定的要求。
第二語言習得“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理論指出,外語學習若想取得成功,必須有豐富的、自然的目標語料及有關(guān)知識的輸入,沒有大量的輸入,外語學習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就無法進行信息的輸出。只有大量輸入語言信息,在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學生才輸出信息,進行模仿,形成自然、流利的表達。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而平時多讀多背好文章、好句子,寫書面表達時,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平時我們可以利用手頭的英文報紙雜志,為學生補充一定量的閱讀,每天介紹一些名言、諺語,補充少量生詞,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和語言能力。
良好的寫作習慣和科學的寫作步驟是寫出高質(zhì)量英文習作的必要條件。具體應(yīng)該做到:
無論是什么樣的文章都離不開文章的主題。主題是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和靈魂。如在寫“my dream home”的時候,應(yīng)該首先把文章主題的大范圍確定是home,關(guān)鍵是dream,跟自己現(xiàn)實當中的家有一定的區(qū)別。
在審清主題的基礎(chǔ)上,還要讀懂題目的要求,審清文體。如題目要求你以Daniel的身份給同學寫封信,就不能用第二人稱而要用第一人稱。
審題完成之后就要著手選材。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材料應(yīng)該為主題服務(wù),而不能脫離主題,游離于主題之外。如描寫a helpful student就不應(yīng)該列舉事例說他如何好學。
寫作之千里提綱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習慣,可以使雜亂無章的材料變得井然有序,緊扣主題,思路清晰。然而列提綱并不需要過于詳細,只用列出要點即可。學生往往覺得列提綱提高浪費時間而且太麻煩,這實際上是錯誤的想法,教師應(yīng)當有意識地幫學生培養(yǎng)這種習慣,慢慢的他們就會嘗到列提綱的甜頭,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正式開始寫作時要注意,題目要求的內(nèi)容一定要寫進去,以保證內(nèi)容完整。文章緊扣主題,不畫蛇添足。注意語法正確、用詞得當、語言地道。努力用英文表達的思維來思考,不要用漢譯英的方式來寫;盡量用簡練的語言來表達,少用長句復(fù)合句,多用簡單句;注意人稱、數(shù)、大小、時態(tài)和標點;注意表達的多樣性,豐富句式和用詞。
不少學生認為作文寫完就完成任務(wù)了,很少再認真地去檢查,結(jié)果文章中好多的錯誤都沒有改出來。實際上,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寫好后要經(jīng)過仔細的檢查和反復(fù)的修改潤色,才能做到用詞準確,表達流暢。若時間允許,可以在評講后讓學生再次修改和檢查。
抓好習作評講、及時反饋信息,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必不可少的步驟。為此,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yīng)抓緊時間評閱作文,對于中下水平學生的作文,盡量做到面批;批改過程記錄好學生普遍和典型的錯誤,為評講收集材料;將寫得較好的習作張貼出來一起和同學欣賞,或評講時朗讀給同學聽,給予鼓勵;讓學生欣賞高質(zhì)量的范文,使其有所收獲。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堅持不懈、循序漸進地不斷努力?,F(xiàn)代寫作訓練的方式不再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也不是忙忙碌碌地記,而是涉及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要著重選擇適當?shù)膶懽鞑牧?,注重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培養(yǎng)其良好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司. 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3] 王嬙. 英語教學法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