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 個楊樹無性系生長特性比較

      2013-08-29 09:39:18趙珮曹幫華吳麗云周傳慶楊德菊
      山東科學 2013年4期
      關鍵詞:生苗材積去皮

      趙珮 ,曹幫華* ,吳麗云 ,周傳慶,楊德菊

      (1.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山東 泰安 271000;2.臨沂市林業(yè)局,山東 臨沂276000;3.費縣林業(yè)局,山東 費縣273400;4.費縣國有祊河林場,山東 費縣 273400)

      楊樹具有生長快、成材早、產(chǎn)量高、易于更新的特點,是世界中緯度平原地區(qū)栽培面積最大、木材產(chǎn)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樹種之一。我國20 世紀70年代引入美洲黑楊、歐美楊等無性系品種,80年代楊樹在我國的淮海地區(qū)、江漢平原及江浙沿海等地得到了大面積推廣[1-3]。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紙漿材、纖維材、板材等工業(yè)用材量急劇增加,速生楊以其速生、豐產(chǎn)的優(yōu)良性能在全國得到了快速發(fā)展,造林面積成倍增加[4]。目前,全國速生豐產(chǎn)林面積約600 萬hm2,但楊樹品種繁雜、良莠不齊,年平均生產(chǎn)力9 112 m3/hm2,遠低于新西蘭、瑞典、巴西等林業(yè)發(fā)達國家的水平[5-6]。根據(jù)目前林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引進新的優(yōu)良楊樹品種是楊樹發(fā)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但速生楊品種較多,品種間的差異較大,新品種的盲目引進和推廣勢必為林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帶來一定損失,經(jīng)驗表明,只有經(jīng)過試驗示范,選擇適宜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及栽培模式的新品種,才能獲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本試驗中選擇目前引種較多的20 個優(yōu)良楊樹無性系進行1年生扦插苗的栽植對比試驗,栽植后4年對林分進行全面調(diào)查,以期獲得各無性系品種的生長特性表現(xiàn)和差異情況,為指導試驗區(qū)的楊樹引進和栽培品種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20 個國內(nèi)外優(yōu)良楊樹無性系品種,依次標記為1~20 號。

      表1 20 個楊樹無性系名稱及編號對照表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20 poplar clones names and their numbers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山東省東南部的費縣,地處北緯35°1'~35°33',東經(jīng)117°36'~118°19',屬低山丘陵區(qū),土質(zhì)為沙壤土。平均氣溫為13.4℃,極端最高氣溫為39.1℃,極端最低氣溫為-18.3℃,年平均降水量為856.4 mm,最大降水量為1 249.2 mm,最少年降水量524 mm,降水量的75%在汛期,形成春旱、夏澇、秋又旱的特點。

      試驗林于2008年3月營造,利用的20 個楊樹無性系1年生扦插苗胸徑為2 cm 以上,苗高為2~3 m。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試驗設計,每個品種3 個區(qū)組、每小區(qū)9 株,3 次重復,造林株行距3 m×5 m。造林后進行正常的人工管理。

      1.3 研究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楊樹無性系胸徑生長量分析

      2.1.1 不同楊樹無性系帶皮和去皮胸徑生長量比較

      對不同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帶皮和去皮胸徑進行測量,繪制柱形圖見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各無性系的胸徑生長量存在顯著差異;帶皮胸徑變動范圍在7.66~11.62 cm,去皮胸徑的變動范圍在7.08~10.28 cm;帶皮胸徑生長量最大的系號依次為中駐6 號、50 楊、桑迪,去皮胸徑生長量最大的系號依次為中駐6 號、桑迪、NL351;帶皮和去皮胸徑生長量最低的均為中洛759、2001、I-107 號。帶皮和去皮胸徑所反映的各無性系間胸徑生長量差異情況基本一致,即胸徑生長量最高的為中駐6 號,生長量最低的為中洛759。

      2.1.2 不同楊樹無性系胸徑生長量比較

      對各無性系5年生苗平均帶皮胸徑進行多重比較,結果如表2 所示。根據(jù)楊樹無性系間胸徑生長量差異1%顯著水平的字母標記,可以看出中駐6 號與中洛759之間,及兩系號與其他無性系之間均有極顯著差異;50 楊與桑迪、NL351、中駐1、W141、黑2 和L35 間無極顯著差異,與其他無性系間差異極顯著;中菏1 號、I-351、102 、W07、109、W03、I-108、中林23 間無極顯著差異;中林23、2001、I-107、T26 間無極顯著差異;中駐6 號胸徑生長量明顯優(yōu)于其他所有無性系。

      圖1 20 個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帶皮、去皮胸徑生長量Fig.1 DBH growing amount in and out bark of 5a seedling of 20 poplar clones

      表2 20 個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胸徑、樹高、材積生長量差異顯著性表Table 2 DBH,height and volume comparisons of 5-year-old seedling of 20 poplar clones

      2.2 不同楊樹無性系樹高生長分析

      2.2.1 不同楊樹無性系樹高生長比較

      如表2 所示,對各無性系5年生苗的樹高進行多重比較,結果表明,樹高生長量在不同楊樹無性系間具極顯著差異(P=0.000 1)。5年生苗樹高生長量最高的為中駐6 號和102,均為11.3 m,生長量最低的為I-107,只有8 m。中駐6 號與102 無極顯著差異,與其他無性系差異極顯著;桑迪、中菏1 號、W141 間無極顯著差異,與其他無性系差異極顯著;W07、2001、NL351、W03、109、中駐1 號、黑2、I-351 間無極顯著差異;I-108、中洛759、T26、中林23 間無極顯著差異;I-107與其他各無性系間差異極顯著。

      2.2.2 不同楊樹無性系樹高和胸徑生長相關性比較

      將各無性系的胸徑和樹高列入同一坐標系,得到各系號5年生苗胸徑和樹高生長關系(圖2),從圖中可以看出,各系號胸徑和樹高的生長均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根據(jù)這個特征可以針對目的無性系進行調(diào)查,利用胸徑和樹高的數(shù)據(jù)建立胸徑樹高關系曲線,為今后立木材積的估算提供依據(jù)。

      圖2 20 個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樹高和胸徑生長相關性Fig.2 Height and DBH growth correlation of 5a seedling of 20 poplar clones

      2.3 不同楊樹無性系材積生長分析

      2.3.1 不同楊樹無性系材積生長量比較

      如表2 所示,20 個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帶皮材積在各無性系間存在顯著差異(P=0.000 1)。材積的變動范圍在20 716.19~54 021.87 cm3,生長量前3 位的無性系為中駐6 號、50 楊和NL351,其中材積生長量最高的是中駐6 號,達到5 4021.87 cm3;材積生長量較低的無性系為T26、I-107 和中洛759,其中生長量最低的為中洛759,僅有20 716.19 cm3。根據(jù)各楊樹無性系間材積生長量差異1%顯著水平的字母標記,可以看出,中駐6 號材積生長量明顯高于其他無性系,與其他無性系間存在極顯著差異;50 楊和NL351 間不存在極顯著差異,但與除桑迪外的其他無性系間差異極顯著;W07、109、W03、I-351、I-108、L35、102 間不存在極顯著差異;T26、I-107 和中洛759 間不存在顯著差異,與其他無性系間差異極顯著。

      圖3 20 個楊樹無性系5a 生苗材積生長曲線Fig.3 Volume growth curve of 5a seedling of 20 poplar clones

      2.3.2 不同楊樹無性系材積生長曲線比較

      根據(jù)樹干解析的結果計算出各無性系每年的材積生長量,繪制各無性系的材積生長曲線(第5年材積為去皮材積),如圖3 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各無性系均呈現(xiàn)J 型增長。一年生扦插苗材積差異不大,扦插后的2年各無性系生長量均比較緩慢,從第4年開始各無性系的生長量大幅增加,各無性系間差異逐漸拉大,材積曲線出現(xiàn)大幅上揚和交叉。根據(jù)圖中曲線分布可以看出,20 個無性系中,5年生苗去皮材積生長量最低的為I-107,最高的為中駐6號。

      2.3.3 不同楊樹無性系材積連年生長量比較

      圖4 20 個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連年生長量Fig.4 Continuous annual growth amount of 5a seedling of 20 poplar clones

      連年生長量指林木生長進程中各年度的當年生長量,一般林木材積的連年生長量幼年時低,隨后逐年增大,一定年齡達到峰值,隨著林齡增長,通過生長高峰期后,連年生長量下降,本試驗中的各楊樹無性系均為5年生苗,就楊樹生長總體來看尚處幼齡期。從圖4 中可以看出,各無性系連年生長量均呈遞增趨勢,1年生苗栽植后的兩年生長量較低,隨后大幅增長,說明了無性系經(jīng)過緩苗期后,逐漸適應了當?shù)氐牧⒌貤l件并開始迅速生長;第1年時各系號間差別不大,隨著年齡的增加,材積連年生長量差異逐漸增大,至第5年材積連年生長量已達到差異顯著水平。無性系3 中駐6 號連年生長量明顯高于其他無性系,1 號T26 明顯低于其他無性系;中駐6 號、黑2、NL351、50 楊、L35 第5年連年生長量遞增明顯,說明這些無性系連年生長量處在顯著上升階段;T26、W07、中駐1 號第5年連年生長量與第4年差別不大,但他們的共同點是第4年連年生長量較第3年差別大,說明這幾個系號的連年生長量雖仍在增長,但已逐漸趨于穩(wěn)定等接近峰值。

      2.3.4 不同楊樹無性系帶皮、去皮實驗形數(shù)比較

      樹干材積與比較圓柱體體積之比稱為形數(shù)[7]。實驗形數(shù)是我國南京林業(yè)大學林昌庚教授根據(jù)正形數(shù)設計出的,是用以測算樹干干形飽滿度的指標[8]。理論上實驗形數(shù)具有正形數(shù)不受樹高影響和胸高形數(shù)測算較容易的優(yōu)點,并且實驗形數(shù)的穩(wěn)定性較好[9-10]。根據(jù)實驗形數(shù)的定義,有

      式中:f?——實驗形數(shù),V——樹干材積,g1.3——胸高斷面積,h——樹高。

      分別計算帶皮和去皮實驗形數(shù),并繪制柱形圖(圖5)。

      圖5 20 個楊樹無性系5年生苗帶皮、去皮實驗形數(shù)比較Fig.5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form in and out bark of 5a seedling of 20 poplar clones

      從圖中可以看出,由于帶皮和去皮材積以及相對應的胸高斷面積的差異,使得各無性系的帶皮和去皮實驗形數(shù)不盡相同,從而說明樹皮對樹干的形狀有一定影響;但無論帶皮實驗形數(shù)還是去皮實驗形數(shù),所反映的各系號實驗形數(shù)變動趨勢存在顯著的一致性,說明各無性系干形雖均受到樹皮的影響,但這種差異在對不同無性系干形進行比較時基本可以忽略,利用帶皮或去皮實驗形數(shù)都可以反映各無性系的干形差異。從圖中可以看出,20 個無性系的帶皮實驗形數(shù)的變動范圍在0.273~0.399,去皮實驗形數(shù)的變動范圍在0.281~0.392;實驗形數(shù)反映的是樹干的飽滿程度,實驗形數(shù)越大則樹干飽滿度越高,故各無性系中樹干飽滿度最高的為13 號無性系2001,飽滿度最低的為2 號無性系102。

      3 結論

      林木胸徑、樹高和材積生長量是反映林木生長特性的重要指標,通過對20 個楊樹無性系進行胸徑、樹高和材積3 方面的差異性比較,可以綜合反映20 個楊樹無性系在試驗地區(qū)的生長特性表現(xiàn)情況,為今后的試驗區(qū)目的無性系選用和推廣提供依據(jù)。結果表明,20 個楊樹無性系中,胸徑、樹高、材積生長量均在各無性系間表現(xiàn)出極顯著差異。中駐6 號胸徑生長量明顯優(yōu)于其他所有無性系,I-107、T26、中洛759 胸徑生長表現(xiàn)較差;5年生苗樹高生長量最高的為中駐6 號和102,生長量最低的為I-107;材積生長量最高的是中駐6號,達到54 021.87 cm3,明顯高于其他無性系,與其他無性系間存在極顯著差異,材積生長量較低的無性系為T26、I-107 和中洛759,其中生長量最低的為中洛759。綜合來看,中駐6 號為最適于試驗地區(qū)推廣栽植的無性系,50 楊、桑迪、NL351 表現(xiàn)也較好,可供選擇;I-107 和中洛759 不宜在試驗區(qū)栽植。

      [1]樊巍,趙東,楊喜田,等.楊樹農(nóng)田防護林帶單木枝面積的變化[J].林業(yè)科學,2011,47(10):184 -188.

      [2]唐作鈞,肖興翠,張國君,等.洞庭湖區(qū)20 個美洲黑楊無性系造林對比試驗[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1,31(10):49-52.

      [3]方升佐,徐錫增,呂士行.楊樹定向培育[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

      [4]王曉惠,王會剛,姚曉蕊.11 個楊樹無性系生長及抗逆性比較[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1(4):8 -10.

      [5]李鳴,周永斌.遼陽地區(qū)不同楊樹品種光合速率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21(6):28 -31.

      [6]CARLE J,MA Q.Challenges of translating science into practice:Poplars and other species in the Three North Region of China[J].2005,56(221):31 -37.

      [7]孟憲宇.測樹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6:5,41.

      [8]范廣信,張景蘭,郄利軍,等.實驗形數(shù)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2006,21(1):33 -36.

      [9]吳林森.楊樹不同無性系在河灘地環(huán)境生長的試驗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8,35(3):72 -75.

      [10]楊華,孟憲宇,程俊,等.利用正形數(shù)估測立木材積方法的研究[J].林業(yè)資源管理,2005(1):39 -41.

      猜你喜歡
      生苗材積去皮
      苗界苗疆考——對明清時期貴州“苗民”聚居地稱謂演變的歷史考察
      認識稻田落粒谷自生苗
      8%煙嘧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防除夏玉米田雜草效果試驗
      治腮腺炎
      婦女生活(2017年4期)2017-04-08 10:54:00
      不同去皮方法對番茄去皮效果和品質(zhì)的影響
      食品科學(2017年5期)2017-03-31 05:35:01
      山藥清洗去皮機傳動裝置設計
      5齡熱墾628材積量季節(jié)生長節(jié)律與氣象因子關聯(lián)度初步研究
      福建省闊葉樹二元材積方程修訂
      一種新型菠蘿、西瓜剝皮機問世
      紫科1號紅豆杉生長量生物量和紫杉醇含量的相關研究
      无棣县| 靖西县| 嘉鱼县| 孟连| 辽阳市| 石城县| 凉城县| 南木林县| 衡山县| 察哈| 清丰县| 怀安县| 蓝山县| 曲沃县| 富平县| 陇川县| 晴隆县| 东城区| 宜兰县| 邢台市| 凤庆县| 上蔡县| 白银市| 福泉市| 霍林郭勒市| 隆回县| 广宗县| 丘北县| 山东省| 临朐县| 莆田市| 定结县| 商洛市| 理塘县| 中方县| 德格县| 富源县| 漠河县| 丽水市| 泰宁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