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榮
責任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guī)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tài)度。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作為學生,才能夠主動學習,天天向上,對家庭、社會敢于負責,所以說責任心是一個人日后能夠立足于社會,獲是事業(yè)成功與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也是建立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結合多年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我認為當代中學生責任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家庭教育不當或親情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首任啟蒙老師。在當代以獨生子女家庭為主體的社會結構中,六個成人照顧、教育一個孩子,每個成人對孩子教育的出發(fā)點不同,爺爺、奶奶、姥姥、老爺肯定是對孩子百般呵護,生怕吃不好,睡不好,作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而忽視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平時關心的只是孩子學習成績的升降,從不過問情商問題,片面地認為子女不需要顧慮家庭生活,只要學習好不惹麻煩就好。于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習生活條件,盡可能滿足孩子的愿望,以期孩子能夠專心學習。但事與愿違,在家長過度保護下的孩子,不只對家庭、對自己缺乏責任感,對他人冷漠,以自我為中心,而且在學習上也表現(xiàn)出被動與厭倦,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缺乏毅力與恒心,也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遲到找借口是因為家遠難免,對學生不做值日找借口是因為他學習比較勤奮,怕浪費時間,情由可原等等,他們只關心學習成績,根本不重視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隨著城市離婚率的升,離異家庭的孩子或無父母家庭的孩子無人有效管理或是對親情教育的缺失,在他們內心深處造成極大的傷害,從而導致這些孩子沒有對家庭負責的概念,也放棄了對自己對社會負責勇氣,這些家庭教育必然導致學生欠缺必要的責任感。
2.由于衡量學校"優(yōu)劣"的"尺度"是中、高考成績,所以導致學校教育發(fā)生偏差
學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主渠道。規(guī)范學生行為、道德、品質也是學校教育的職能,可是長期以來,由于教育評價的片面性與偏差,學校重應試教育,輕素質教育;重智育,輕德育,學校的聲譽與發(fā)展過多地中考(或高考)分數(shù)的高低來決定,班級管理的優(yōu)劣往往決定于學生的學習成績,班主任工作的好壞往往取決于所帶班級學生能夠考入清華、北大,以及考入重點高中的人數(shù)等等,學校對學生種種不良現(xiàn)象缺乏應有的教育引導,對學生在校表現(xiàn)出來的各種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沒有足夠認識,特別是對成績好的學生更容易"一俊遮百丑",更容易表現(xiàn)出不適當?shù)?寬容",更別說追究責任;部分老師甚至為了學生的"學習",不敢勞煩學生,什么事情都自己承包了,使學生失去了培養(yǎng)責任感的機會;評價獎勵優(yōu)秀學生時只看成績而忽視整體素質,特別是包括責任意識在內的思想道德素質等等。由此,學生責任意識的逐漸減退則在所難免。
3.社會上不良現(xiàn)象和"物質利益至上"環(huán)境的影響
在我國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在物質生活極大提高,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一些人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下,只看眼前的物質利益,無視自己應盡的責任,重利益,輕抱負,愛慕虛榮,一心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除了希望吃好、穿好、玩好,出人頭地外,沒有遠大的抱負,把個人事業(yè)成功、生活幸福作為人生的唯一追求,不尊重人品和人格。如席卷數(shù)省的毒奶粉事件,屢禁不絕的礦難事故,"蒜你狠","豆你玩","我爸是李剛",'房姐','房妹'等等,這些事件無疑會對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可避免的造成影響,使他們的價值觀趨向"實用",講求功利,導致責任感的缺失。路邊扶起摔倒老人的人反而被冤枉為推倒老人的人,這些現(xiàn)象都使得人情冷漠,從而父母故意不讓孩子對他人負責,孩子也怕招惹麻煩對身邊發(fā)生的事不敢負責。
4.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自我控制力差等自身因素的影響
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絕大部分為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一直處于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位置上,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許多事情都由家長包攬,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活動的能力沒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培養(yǎng),對生活的艱辛,對社會的發(fā)展缺乏深刻的認識和體驗,不知道該如何去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造成了他們對家庭、對社會、自己缺乏應有的責任感;過分崇尚自我,以自我為中心,脫離社會需要片面宣揚:"自我選擇"、"自我實現(xiàn)";部分家長自覺不自覺地包辦了孩子的萬事,讓孩子們盡享其樂,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甚至包辦孩子的前途和未來,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導致他們責任心的嚴重缺乏。
綜上所述,由于家庭、學校、社會和自身的原因,當今中學生責任意識的缺失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必須加強對學生的責任意識教育,學生責任意識淡薄是社會的危機、民族的危機。全社會都應該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