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騫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息烽至金沙公路烏江大橋是連接息烽、金沙兩縣的界河橋梁。工程線路全長2.970 833 km,主要由烏江大橋(主、引橋)和兩岸接線道路組成。橋梁里程范圍K1+723.675~K2+150.175,總長426.5 m,孔跨布置:(21.5+4×20 m)(息烽岸引橋)+325 m(跨江主橋)=426.5 m。兩岸引道總長2.544 333 km,其中息烽岸引道長1778.486 m,金沙岸引道長765.847 m。
主橋主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啞鈴形板式斷面,全寬12.2 m,板中間高0.6 m,邊高0.53 m,兩邊實體高0.95 m,梁體混凝土標號采用C55,分段預制吊裝施工,預制節(jié)段長4.4 m,吊裝就位后現(xiàn)澆0.6 m的濕接縫,預制節(jié)段吊重約96 t。
主梁施加雙向預應力,標準節(jié)段橫向采用4-φs15.2鋼絞線,金屬波紋管成孔,縱向預應力采用6-φs15.2和12-φs15.2鋼絞線,金屬波紋管成孔。
(1)主梁在息烽岸的預制場統(tǒng)一預制,成品運輸?shù)?號墩前起吊。
(2)充分利用該橋跨越烏江的水運條件,采用470T鐵駁船運輸梁段,根據(jù)測時水位719.230 m(目前水位已漲至745 m),大部分節(jié)段由船體運輸至待安裝段正下方水域垂直起吊,息烽岸近岸側小部分節(jié)段采用斜拉蕩移的方式起吊,金沙岸近岸側小部分節(jié)段采用斜坡軌道牽引拖拉至待安裝段正下方垂直起吊。
(3)根據(jù)測時水位719.230 m及船體的靠梆需求,將26#梁段位置作為上船吊點,19'梁段位置作為卸船吊點,對26-32及19'~32'節(jié)段安裝順序進行調整,具體安裝順序如下:
第一階段:安裝 1-25 及 2'—25'(19'暫時不安裝);第二階段:安裝 26'-32';第三階段:安裝 19';第四階段:安裝26-32;第五階段:現(xiàn)澆濕接縫;第六階段:現(xiàn)澆段施工。
(4)構件安裝利用主纜承重,在安裝段索夾一側安裝尼龍吊帶(根據(jù)吊重和長度,由專業(yè)廠家定制),尼龍吊帶下安裝起重滑輪組,進行構件安裝。
(1)標準節(jié)段斜拉起吊上船
在26節(jié)段索夾近岸側安裝斜拉尼龍吊帶,尼龍吊帶下掛起重索(16線滑輪組),滑輪組起重繩通過設在6#塔頂導向滑輪,將起重繩導向設置在6#塔橫梁上8噸卷揚機。在6#塔底設反力卷揚機,反力卷揚機牽引后梢索。起重索起吊梁段后,逐步放松后梢,使得梁段自然下垂;然后將梁段垂直下放至船體。采用2個吊點吊裝,上、下游對稱設置。
預制節(jié)段吊重約96 t。起重鋼絲繩一端通過16線的滑輪組連接主梁上的千斤頭,滑輪組通過尼龍帶安裝在26號索夾一側,另一端通過索塔頂和橫梁處的導向滑輪連接到引橋橋面上的8 t卷揚機,起重鋼絲繩一共通過四個導向滑輪和16線的滑輪組;后梢鋼絲繩一端通過8線的滑輪組連接主梁上的千斤頭,滑輪組掛在承臺上預埋吊環(huán)上,另一端連接到承臺上的5 t卷揚機,起重鋼絲繩一共通過一個導向滑輪和8線的滑輪組。
(2)470 t鐵駁船運輸梁體
主梁預制節(jié)段裝載方案。根據(jù)船舶結構布置、船體強度、船舶穩(wěn)性、船艙尺寸等因素,采用兩個主梁預制節(jié)段并列單層裝載。主梁預制節(jié)段在船艙中的縱橫各個方向均有一定的空隙,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將主梁預制節(jié)段的位置進行固定,以確保船舶的穩(wěn)性安全。
(3)標準節(jié)段垂直起吊
以主纜上、下游的索夾為支點,設置2I63a橫梁,在橫梁上配置起重系統(tǒng),起重機具配置與斜拉起吊系統(tǒng)相同,卷揚機設置在兩岸的塔頂。
提升橫梁布置,標準梁段的提升橫梁布置見圖1、圖2。
(4)斜坡牽引
在19'吊點設置起重吊點,在9'吊點設置輔助起吊點,兩吊點同時起吊,將主梁提升至高出運輸船后,緩慢放松輔助索,安放在斜坡軌道上,牽引拖拉至待安裝段下方,垂直起吊,起重機具配置與垂直起吊系統(tǒng)相同;斜坡軌道與水平線夾角35°。(施工時要根據(jù)實際水位調整斜拉吊點和輔助吊點位置,本計算考慮最底水位時的情況)
圖1 提升系統(tǒng)立面圖(單位:cm)
圖2 提升系統(tǒng)橫斷圖(單位:cm)
跨越江、河的橋梁架設,要綜合考慮現(xiàn)場構件的運輸條件,充分發(fā)揮已有的結構物,合理安排,精心組織,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為此類橋架設的實施提供價廉、快速的施工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