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花(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科,山西 忻州 034000)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受阻,使得痰液或黏稠物不易排出,容易加重病情,有效的護理方法顯得至關重要[1]。筆者主要探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評價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2月~2011年6月來我院治療的8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4例。對照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62~85歲,平均(73.4±3.6)歲。觀察組男29例,女15例,年齡61~87歲,平均(74.6±3.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
1.2.1 環(huán)境護理:保證病房環(huán)境干凈,整潔,每天早晚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新鮮,病房的溫度應在24℃左右,室內的濕度在15%左右,每天對病房進行消毒,保證室內環(huán)境潔凈。
1.2.2 呼吸道護理:對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受阻的情況,臨床上應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通暢,主要是將痰液清除,保證呼吸道清潔通暢,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每天協助患者翻身,拍患者的背部,幫助患者排出痰液。
1.2.3 超聲霧化護理:超聲霧化吸入是臨床上對肺部感染患者常常采取的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將A-糜蛋白酶加入到100 ml的生理鹽水中,每次取20 ml超聲進行霧化吸入,其能夠增加患者呼吸道纖毛的運動能力,濕潤呼吸道,將痰液稀釋,促進痰液的排出,在對患者進行超聲霧化時,應該叮囑患者進行深呼吸,促進藥物最大程度的進入肺部,提高局部治療效果[2]。
1.2.4 口腔護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易將細菌及病毒等吸入到呼吸道,導致病情惡化,在臨床護理中應注重對患者的口腔進行護理,在患者飲食前后,應該積極漱口,保證口腔清潔衛(wèi)生,避免感染。
1.2.5 排痰護理:老年患者由于其解剖生理特點,患者的氣道黏膜發(fā)生萎縮,纖毛運動能力較差,肌肉張力降低,咳嗽反應減弱,支氣管引流不順,痰液容易滯留,因此,對患者進行積極排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超聲霧化將痰液濕潤后,每2小時對患者進行翻身,能夠有效地防止肺萎縮及肺不張的發(fā)生,保證支氣管通暢。
1.3 統計學方法:統計軟件應用SPSS 13.0分析。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fā)癥情況比較:觀察組44例患者經過治療及護理,均康復,沒有出現并發(fā)癥,對照組44例患者經過治療及護理,有40例患者康復,有4例患者出現便秘、惡心等不良反應,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43/44),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9.5%(35/4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平均為(98.2±3.1)分,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平均為(84.3±3.4)分,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優(yōu)質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識,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主旨,對于維護護患關系具有重要的促進效果,明顯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對于8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優(yōu)質護理。其結果顯示,觀察組44例患者均康復,沒有出現并發(fā)癥,對照組44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康復,有4例患者出現便秘、惡心等不良反應,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1%,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43/44),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9.5%(35/4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評分平均為(98.2±3.1)分,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平均為(84.3±3.4)分,觀察組患者健康知識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對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較好,其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增加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效果顯著。
[1] 劉艷華,岳利群.舒適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護理的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533.
[2] 吳乾生,張翠珠.老年人呼吸道感染調查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7,2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