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是探究Mg(OH)2為堿源的H2O2高濃漂白性能。在漿濃分別為10%和25%時,對比Mg(OH)2或 NaOH 為堿源的 H2O2漂白化機漿(CMP)。結(jié)果表明:漿濃為 25%時,1.5%Mg(OH)2和3%H2O2條件下漂白漿的白度與2.1%NaOH、3%Na2SiO3和3%H2O2條件下漂白漿白度基本相同,而前者的返黃指數(shù)小于后者;2種條件下的漂白溫度和時間均相同,分別為70℃和150 min;在前述條件下,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得率高于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得率;與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相比,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廢水中殘余H2O2較高,而化學(xué)需氧量(COD)和濁度較低;然而,與后一種漂白方式相比,前一種漂白方式漂后的紙漿強度性能和保水值(WRV)較低、松厚度較大。
因較好的光學(xué)性能和相對較低的生產(chǎn)成本,化機漿(CMP)在各紙種中的應(yīng)用日趨增加。隨著市場上對紙漿白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機械漿對H2O2漂白的依存度也逐漸增大。
H2O2是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漂劑,被廣泛應(yīng)用于制漿行業(yè)。通常,在堿性條件下用H2O2漂白紙漿以求獲得一定的白度效果。H2O2或通過氧化發(fā)色基團(大部分發(fā)色基團與木素相連,因此對光的吸收較少)或協(xié)助溶解一些發(fā)色基團從而將其去除來提高紙漿白度。然而,在以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中,較高的堿性加劇了纖維中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半纖維素)的降解,因此增大了漂白廢水中的COD負荷。高堿性也有利于陰離子垃圾的形成,這些陰離子垃圾將會對紙頁抄造產(chǎn)生不利影響,如增大助劑成本、減小濾水性和降低產(chǎn)品質(zhì)量。
Mg(OH)2在低濃H2O2漂白中的應(yīng)用研究已趨于成熟,并在機械法制漿中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近些年來,紙漿高濃漂白日趨得到提倡。增大漂白時的紙漿濃度、漂白過程中的水耗將會降低,進而影響能耗和生產(chǎn)成本。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探究高濃混合闊葉木CMP加入Mg(OH)2的H2O2漂白性能。
與以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相比,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后漿的白度相對較低。眾所周知,提高漂白過程中漿的濃度,漂劑的濃度也將增大,這或許將會改善漂白過程中漂劑的性能。本研究的另一目的是優(yōu)化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的過程條件,從而使采用Mg(OH)2為堿源的H2O2高濃漂白混合闊葉木CMP與采用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具有相同的白度。
本研究中,CMP采用H2O2在2種濃度條件下(10%和25%)漂白,用Mg(OH)2或NaOH作為堿源。研究考察了漂白性能及廢水特性,并測定、比較了紙漿和紙張的性能。
混合闊葉木CMP樣品(60%質(zhì)量分數(shù)的鵝耳櫪材、20%質(zhì)量分數(shù)的山毛櫸和20%質(zhì)量分數(shù)的樺木)取自伊朗北部的一家紙廠,采用亞硫酸鹽法預(yù)處理并進行兩段磨漿。其加拿大標準游離度(CSF)為410 mL。未漂漿的其他性能在“結(jié)果與討論”中各部分所述。
使用前將樣品漿貯存在冷藏室中,漿濃為10%。DTPA 鈉鹽、硫酸、NaOH(1 mol/L)和 Mg(OH)2(1 mol/L)分析純購自德國Merck公司,硅酸鹽分析純購自意大利Carlo Erba公司。在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中,硅酸鈉通常用作穩(wěn)定劑和緩沖劑。
本研究中,每一試驗重復(fù)5次,結(jié)果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nèi),并報告了結(jié)果的標準差。
紙漿在進行過氧化物漂白前,先進行螯合處理以除去金屬離子。關(guān)于螯合劑提高過氧化物漂白效率的機理,各研究學(xué)者持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是與金屬離子形成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因此阻止了其催化和緩沖作用并通過生成穩(wěn)定的中間物質(zhì)阻斷了自由發(fā)散過程。漂白前,在濃度為10%的CMP中加入0.2%DTPA,使其發(fā)生螯合作用,溫度為70℃,時間30 min。然后,取10 g濃度分別為10%和25%的紙漿在塑料袋內(nèi)進行過氧化物漂白試驗,溫度為70℃,時間150 min,同時分別混合5 min。在Mg(OH)2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中,DTPA被認為是有效的螯合劑。在一組試驗中,將DTPA(0.1%)和 Mg(OH)2加入紙漿懸浮液中,而后將懸浮液置于70℃的水浴中加熱5 min,隨后加入H2O2。然而,據(jù)報道在闊葉木CMP加入NaOH的過氧化物漂白中,DTPA的螯合效率不高。在另一組試驗中,為了避免漂白過程中H2O2的分解,在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中加入了硅酸鈉。實際上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的CMP中加入了預(yù)先在燒杯中混合的水、硅酸鈉、NaOH和H2O2。伊朗的這家紙廠采納了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條件。其他的漂白條件見表1。
表1 NaOH或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中加入的化學(xué)品用量 w/%
對于高濃漂白(25%),先在布氏漏斗中用200目特氟綸篩將紙漿懸浮液濃縮至25%。濾液回用1次,并使其通過纖維漿墊以收集細小纖維。漂白后,通過對紙漿樣品進行真空過濾收集濾液。而后,用去離子水洗滌紙漿,測定性能前將其貯存在冷藏室中。
對于25%的漂白濃度,采用Mg(OH)2為堿源的H2O2和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選取漂白后白度基本相同的紙漿用于進一步的分析。測定并比較漂白廢水的性能及這些紙漿的紙頁抄造性能。
依據(jù)TAPPI UM 256,測定選取的CMP的保水值(WRV)。根據(jù)APHA標準方法,基于重鉻酸鹽氧化法采用PALINTEST 8000光度計測定漂白廢水的COD。用濁度計IRTB 100測定漂白廢水的濁度。
根據(jù)TAPPI方法T 255,用選取的CMP抄制手抄片。依據(jù)TAPPI方法T 452用ELREPHO 2000測定白度和不透明度。分別依據(jù)TAPPI方法T 495、T 414和T 403,采用抗張強度儀、撕裂度儀和耐破度儀測定抗張指數(shù)、撕裂指數(shù)和耐破指數(shù)。根據(jù)TAPPI T 500測定松厚度。
未漂混合闊葉木CMP的白度為52%ISO,與云杉木漿的基本相同(55.5%~56.5%ISO),稍高于混合闊葉木漿(35.5%雜交桉木漿、33%藍桉木漿和30.5%相思木漿)的白度(36.5%ISO)。Mg(OH)2對漂白濃度分別為10%和25%的CMP白度的影響如圖1(圖中“參照”指以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工藝)。圖 1(a)中,H2O2用量為 2%,圖 1(b)中 H2O2用量為3%。
圖1 2種H2O2用量條件下Mg(OH)2加入量對漂白CMP白度的影響
由此可見,漿濃為25%時,通過增大Mg(OH)2用量至1.5%,可將H2O2用量分別為2%和3%時紙漿的白度分別提高至66%ISO和71%ISO。
然而,任一Mg(OH)2用量下,濃度為25%的紙漿白度的最大值總大于濃度為10%的。這表明漿濃較大時,Mg(OH)2可以大大改善白度。據(jù)報道,通過增大漿濃,可以改善漂白性能。漿濃較高時,紙漿懸浮液中漂劑的濃度相對較高,因此與紙漿直接接觸的機會較多。
圖1同時給出了漿濃分別為10%和25%的CMP采用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的結(jié)果。一般而言,中濃漿(10%)采用 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后的白度略低于采用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的。在一項關(guān)于闊葉木TMP的研究中,紙漿采用H2O2(H2O2的用量為3%)在 70℃下漂白5 h,漿濃為10%。在H2O2漂白過程中分別加入3%NaOH或Mg(OH)2,漂后 TMP 的白度分別為 75.45%ISO 和73.66%ISO。當(dāng) H2O2用量為 2%、漿濃為 25%、Mg(OH)2用量為 1.5%時,漂白漿的白度(66%ISO)與 H2O2用量為 2%、漿濃為 10%、NaOH用量為1.6%條件下漂白漿的白度基本相同。而且,當(dāng)H2O2用量為3%、漿濃為25%、Mg(OH)2用量為1.5%時漂白漿的白度(71%ISO)略高于H2O2用量為3%、漿濃為25%、NaOH用量為2.1%時漂白漿的白度(70.2%ISO)。這一白度(71%ISO)也高于另一研究中報道的不同比例混合闊葉木CMP(35.5%雜交桉木漿、33%藍桉木漿和30.5%相思木漿)的白度(63.3%ISO),該研究中的漂白條件為:3%H2O2、1.44%NaOH、1.5%Na2SiO3、0.03%MgSO4、漿濃20%,漂白溫度75℃,漂白時間120 min。
漿的返黃指數(shù)表征了紙漿中殘余的發(fā)色基團的數(shù)量。發(fā)色基團為漿中能夠吸收光的木素和/或其他木素纖維素物質(zhì)。CMP制漿過程中不能將上述物質(zhì)完全去除,因此評估其對紙漿光學(xué)性能的影響程度是有必要的。未漂漿的返黃指數(shù)為26.2。漿濃分別為10%和25%時,Mg(OH)2用量對H2O2漂白漿的返黃指數(shù)的影響如圖2(圖中“參照”指以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工藝)。
通過增大Mg(OH)2的用量至1.5%,可使H2O2用量為2%時、濃度分別為10%和25%漂白漿的返黃指數(shù)降低至12和10.5[圖2(a)];而在H2O2用量為3%時、濃度分別為10%和25%漂白漿的返黃指數(shù)降低至10和8.5[圖2(b)]。返黃指數(shù)減小與白度增大(圖1)的變化是一致的,這表明漂白后漿中殘余的發(fā)色基團(木素或其他能吸收光的化合物)的數(shù)量減少了。
圖2 2種H2O2用量條件下Mg(OH)2加入量對漂白CMP返黃指數(shù)的影響
漿濃分別為10%和25%時,圖2同時給出了采用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的返黃指數(shù)。很明顯,在不同漂白條件下,返黃指數(shù)介于9和10之間。與Mg(OH)2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相比,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中堿性較強,因此可以產(chǎn)生較多的活性陰離子,這些陰離子可以脫除木素和其他發(fā)色化合物。因此,采用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后紙漿的返黃指數(shù)較小。圖2的結(jié)果表明通過增大Mg(OH)2的用量,尤其是漂白時的漿濃,可使漂后漿的返黃指數(shù)降低至低于采用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紙漿的返黃指數(shù)。
未漂CMP抄造的紙張不透明度為92.5%。Mg(OH)2對濃度分別為10%和25%時漂白CMP抄制的紙張不透明度的影響如圖3(圖中“參照”指以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工藝)。圖 3(a)中,H2O2的用量為2%,圖3(b)中H2O2的用量為3%。
將Mg(OH)2用量增大至1.5%,紙張的不透明度降低,而且H2O2用量為3%時,不透明度的降低幅度大于H2O2用量為2%時的。然而,在H2O2漂白過程中,不透明度受漿濃的影響不大。
圖3 2種H2O2用量條件下Mg(OH)2加入量對漂白CMP不透明度的影響
紙張的不透明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纖維的柔軟性、纖維形態(tài)和手抄片中纖維間的接觸面積。漂劑對纖維性能的影響較大,因此很難確定H2O2漂白中Mg(OH)2用量不同時,紙張不透明度變化有限的原因。
圖3同時給出了采用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抄制紙張的不透明度結(jié)果。雖然增大Mg(OH)2的用量將會降低紙張的不透明度,但是Mg(OH)2用量最大時(1.5%),其對應(yīng)的不透明度仍大于采用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漿抄制紙張的不透明度。有文獻提及,漂白漿濃為10%時,采用Mg(OH)2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CMP抄制的紙張不透明度大于采用NaOH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CMP抄造紙張的不透明度。結(jié)果也表明,對于加入NaOH的過氧化物漂白漿,無論漂劑用量多少,漿濃為10%時對應(yīng)紙張的不透明度比漿濃為25%時的大近2%(圖3)。
如前所述,條件為 1.5%Mg(OH)2、3%H2O2和漿濃25%時,漂白CMP的白度與條件為2.1%NaOH、3%H2O2和漿濃25%時漂白CMP的白度基本相同;返黃指數(shù)前者小于后者,而前者的不透明度大于后者。因此,選取這2組CMP進一步分析研究。
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得率為94.2%,而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得率為90%。這一結(jié)果表明與Mg(OH)2為堿源的漂白過程相比,NaOH為堿源的漂白過程中脫除了較多的木素纖維素。然而,仍需進一步分析以確定漂白過程中木素纖維素性能的變化。有文獻提及,漿濃為11%時,在TMP的過氧化物漂白中加入 2%NaOH或Mg(OH)2,對應(yīng)的漂白得率分別為96.08%和97.36%。Mg(OH)2為堿源的漂白方式中,漂白CMP的WRV為2.1 g/g,而NaOH為堿源的漂白方式中,漂白CMP的WRV為2.6 g/g。這一結(jié)果表明與加入Mg(OH)2時相比,加入NaOH時CMP更易潤脹。有文獻提及,Mg(OH)2為堿源的過氧化物漂白中,Mg2+在纖維上的吸附是導(dǎo)致纖維潤脹性能降低的原因。
選取采用Mg(OH)2為堿源或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的漂白廢水,其性能見表2。
表2 NaOH或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廢水的性能
很明顯,在以Mg(OH)2或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過程中,分別有約33%和20%用量的H2O2沒有被消耗。在Mg(OH)2為堿源的漂白過程中,pH基本是恒定的;而在NaOH為堿源的漂白過程中,初始pH和最終pH有較大不同。漂白過程中,由于Mg(OH)2的溶解性較低,因此堿性基本恒定。
同時也可明顯地看出,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方式產(chǎn)生的漂白廢水中COD和濁度大大高于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方式。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NaOH堿性較大,有可能使得長鏈木素纖維素物質(zhì)發(fā)生水解。
漂白廢水中的殘余H2O2可以回用于漂白體系中,這對于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是較為有益的,因該漂白方式中殘余H2O2較高,COD和濁度較低,而且pH穩(wěn)定。換言之,如果將其回用,以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方式產(chǎn)生的漂白濾液對新鮮漂劑的影響程度比以NaOH為堿源的要小。
分別以Mg(OH)2和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抄制的手抄片性能見表3。
表3 以 NaOH 和Mg(OH)2為堿源的 H2O2漂白CMP抄制的手抄片性能
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抄制的手抄片的抗張指數(shù)、耐破指數(shù)和撕裂指數(shù)大于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抄制的手抄片。有文獻提及,漿濃為10%時,在各種條件下,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闊葉木CMP的強度性能優(yōu)于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本研究結(jié)果進一步證實了上述結(jié)論,即H2O2漂白過程中,無論漿濃為多少,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闊葉木CMP的強度均優(yōu)于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與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相比,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強度低的原因是纖維潤脹程度較小,并且纖維間的結(jié)合較少:(1)與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相比,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中木素纖維素的脫除較多;因此,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增大了纖維的柔軟性,提供了更多氫鍵結(jié)合的機會;(2)如前所述,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中,Mg2+吸附在纖維表面的羧基上,因此減弱了纖維的潤脹和纖維之間的結(jié)合。
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松厚度大于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在一項闊葉木TMP的研究中,紙漿漂白條件如下:漿濃10%、10%H2O2、溫度70℃、時間5 h。H2O2漂白過程中,分別加入4%NaOH或Mg(OH)2,對應(yīng)的松厚度分別為 3.5 cm3/g或4 cm3/g。松厚度是CMP較為重要的一項性能,因此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松厚度。
總之,相同條件下,與NaOH為堿源的H2O2高濃漂白相比,Mg(OH)2為堿源的H2O2高濃漂白得率較高,不透明度較大,強度和漂白廢水的污染負荷較低,而二者的白度基本相當(dāng)。CMP一般用于改善最終紙產(chǎn)品的松厚度和不透明度,因此與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相比,Mg(OH)2為堿源的 H2O2漂白更具優(yōu)勢。如前述的解釋,漂白過程中Mg2+將會吸附在纖維表面的羧基上,因此阻止了氫鍵的結(jié)合,降低了紙張強度。建議用酸洗滌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這將有助于除去疏水物質(zhì)和纖維表面的Mg2+,從而改善紙張強度。
漿濃為 10%,H2O2用量為 2%或 3%時,與NaOH為堿源的 H2O2漂白相比,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的白度較低,而返黃指數(shù)和不透明度較大。
漿濃為25%,H2O2用量為3%,漂白溫度70℃,時間 150 min 時,Mg(OH)2為堿源的 H2O2漂白漿的白度與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的白度基本相同;上述條件下,前者的返黃指數(shù)小于后者。
2種漂白濃度(10%和 25%)條件下,Mg(OH)2用量不同時,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抄造紙張的不透明度均大于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漿。
在選定的條件下(也即最優(yōu)條件),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廢水中殘余H2O2高于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的廢水,而前者的COD負荷和濁度低于后者。因此,與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廢水相比,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廢水具有更大的回用潛力。
在最優(yōu)漂白條件下,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得率高于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然而,Mg(OH)2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的強度性能和WRV低于NaOH為堿源的H2O2漂白CMP,但前者的松厚度高于后者。
(馬曉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