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賢 李穎 宋艷秋
肝性腦病(HE)系嚴重肝病所致,是以代謝紊亂為主要特征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綜合征。肝性腦病死亡率極高,治療比較困難。筆者采用醒腦靜聯(lián)合門冬氨酸鳥氨酸、納洛酮治療肝性腦病42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yī)院收治84例肝性腦病患者,均符合HE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齡34~65歲,平均年齡48.2歲。肝性腦病I期36例,Ⅱ期22例,Ⅲ期l8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有明顯血氨增高,按隨機原則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性別、年齡、病因、誘發(fā)因素、血生化值及肝性腦病病程分期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調節(jié)飲食結構、護肝、口服抗生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預防腦水腫等。對照組給予門冬氨酸鳥氨酸10~20 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靜滴,1次/d,鹽酸納洛酮注射液1 mg靜脈注射,1次/6 h,連續(xù)5 d,然后逐漸減量至停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醒腦靜注射液20~30 ml加5%葡萄糖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5 d。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24 h內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治療7 d后生化指標(血氨濃度及肝功能)轉為正常;有效:24~48 h內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治療7 d后生化指標有所好轉;無效:超過48 h病情無改善甚至加重,治療7 d后生化指標無改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觀察組42例中顯效23例,有效1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0.5%;對照組42例中顯效15例,有效1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69.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療效指標 ALT、AST、TBIL、血氨濃度改善較對照組明顯(P<0.05)。見表1。神志轉醒時間觀察組(6.21±2.61)h,對照組(21.23±10.361)h,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血氨變化(n,±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血氨變化(n,±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ALT(U/L) AST(U/L) TBIL(μmol/L) 血氨(μmol/L)觀察組 42 治療前46.5±8.1 132.7±27.1 53.2±10.1 69.3±9.4 221.2±30.3 153.2±68.7 62.1±13.7 83.2±12.7治療后 24.7±6.5 74.5±27.3 46.2±9.8 56.3±7.5對照組 42 治療前 225.1±34.3 155.1±83.6 60.1±12.9 82.1±12.9治療后
2.3 安全性 治療前后檢測血、尿、大便常規(guī)及腎功能均未見異常,亦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肝性腦病的發(fā)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其中,血腦屏障受損、氨平衡改變可能是主要機制。因此肝性腦病的治療無特異性方法,目前國內外仍以綜合治療為主。
納絡酮是嗎啡樣物質的特異性拮抗劑,能迅速通過血腦屏障,具有糾正肝性腦病血流動力學紊亂,改善低氧血癥及其所致的腦缺血區(qū)微循環(huán)障礙,抑制中性粒細胞釋放氧自由基及細胞內鈣離子超載,穩(wěn)定缺血神經(jīng)膜上Na+-K+-ATP酶活性,改善腦細胞代謝,從而保護腦細胞的正常功能,最終達到對肝性昏迷患者的催醒作用。門冬氨酸鳥氨酸可加速尿素合成,促進氨的代謝,迅速降低過高的血氨,減少了肝細胞內氨對三羧酸循環(huán)的影響及ATP的消耗,有利于促進肝細胞自身的修復和再生,從而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恢復機體的能量平衡。醒腦靜有效成分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經(jīng)細胞而發(fā)揮作用,保護腦細胞的超微結構,興奮大腦皮質,增加腦細胞營養(yǎng),改善腦代謝,提高腦細胞功能,促進神志恢復;抑制炎癥反應,減少炎癥介質的釋放,保護神經(jīng)元;可以改善缺氧,氨中毒,二氧化碳潴留[2],促醒功效明顯。因此醒腦靜、門冬氨酸鳥氨酸、納洛酮注射液合用有協(xié)同作用,能迅速降低過高的血氨,改善肝性腦病癥狀,降低病死率。本研究結果顯示,三者合用起協(xié)同作用,治療效果顯著,且無不良反應??梢?,醒腦靜聯(lián)合門冬氨酸鳥氨酸、納洛酮治療肝性腦病療效確切、安全,值得臨床推廣。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63-468.
[2] 石振華.醒腦靜注射液在臨床急癥中的運用概況.中國中醫(yī)急癥,2006,15(5):52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