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從社會成員的分層及其作用來看,官是社會道德活動的主體;從道德的層次來看,官德是社會的主體性道德。只有把官德建設作為道德建設的主體性工程,才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從上至下的平等的道德規(guī)約。
“官”是社會舞臺上的“主角”,官德水平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道德境況。該書認為,“為民”是官員基本道德要求。檢驗是否真正“為民”的標準有四個:公正、勤政、廉潔、修己?!肮本褪且獢[正社會公共利益與官員個人利益的關系,公平對待每一位老百姓的利益;“勤政”就是要為民辦實事;“廉潔”就是不要貪腐;“修己”就是要在道德上成為老百姓的楷模。當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問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其實就是加強官德修養(yǎng)建設。作為一名官員,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官德。唯有官員“其身正”,才有干部群眾“不令則從”,整個社會才能風清氣正。
文Ⅰ修耀華
《改造我們的學習》是毛澤東同志于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這份報告與《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一起,成為整風運動的指導文獻。在今年6月18日中央召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再讀《改造我們的學習》,深刻領會整風精神,對推動當前各項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報告指出了當時黨內學習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即“三個不注重”:不注重研究現(xiàn)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黨的作風。
報告明確了學習的基本態(tài)度即實事求是,并對此做了論述。實事求是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開展學習的基本態(tài)度,更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集中體現(xiàn)。
報告指明了學習的基本內容,即要研究的三類問題:研究周圍環(huán)境,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毛澤東同志強調必須通過調查的方式研究這三類問題,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著名論斷。
報告以清晰的思路為全黨改造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指明了方向,也是指引我們加強學習、改造學習的指南。作為一名高校黨務工作者,我們要始終牢記毛澤東同志的教誨,以實事求是為根本原則,以調查研究為基本方法,認真開展三方面的研究。
認真研究周圍環(huán)境。按照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qū)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lián)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睂κ狼椤?、黨情、省情和校情教育常抓不懈,注重把握各種環(huán)境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
認真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通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研究,梳理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尤其是引導廣大師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然性的正確認識。
認真研究現(xiàn)實問題。始終面向現(xiàn)實問題,不懈探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更好地服務本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的科學發(fā)展和科學創(chuàng)新。
始終做好這三方面的研究,將有助于推動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作者系貴州財經(jīng)大學黨委書記)
群眾看一名干部是否稱職,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樣子”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官架子”?,F(xiàn)在確實有少數(shù)領導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官樣子”不怎么的,“官架子”倒不小。
“樣子”與“架子”,表面上看有點相似,內在的含義則有天壤之別?!皹幼印笔呛玫男蜗?,是群眾歡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實績?!凹茏印眲t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眾不歡迎的形象。群眾心中“官樣子”好的干部,就是那些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善于領導科學發(fā)展的干部。這在牛玉儒、鄭培民、鄭九萬等一大批黨和人民的優(yōu)秀干部身上得到了生動的詮釋。但是也有少數(shù)干部走上領導崗位后,滋生了“當官做老爺”的封建習氣,像模像樣地端起了“官架子”,獨斷專行,脾氣越來越壞,生活要求越來越高,與下屬和群眾越來越遠。我們要始終牢記,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事實充分證明,領導干部做好“樣子”,其同群眾的關系就密切,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官架子”大,其同群眾的關系就疏遠,工作起來就會舉步維艱。
各級領導干部要做胡錦濤總書記所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模范實踐者和積極推動者,切實轉變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放下“架子”親民愛民,做出好“樣子”率先垂范。
我們的國家一要勤,二要儉,不要懶,不要豪華。懶則衰,就不好。(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擴大的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結論》)
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擺架子、擺資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這是最低級的趣味,這不是高尚的共產主義精神。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則是一種高級趣味,是高尚的共產主義精神。(毛澤東:《干部要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0851-5891879 5895906先鋒書社購書熱線
《群眾工作》
作 者:本書編寫組
出 版:中共黨史出版社
《毛澤東成功之道》
作 者:孫寶義 劉春增 鄒桂蘭 編著
出 版:人民出版社
《中國通史簡本》
作 者:蔡美彪
出 版:人民出版社
《正名:中國人的邏輯》
作 者:翟玉忠
出 版:中央編譯出版社
潘天壽(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頤,號阿壽,浙江寧海人。擅畫花鳥、山水,兼善指畫,亦能書法、詩詞、篆刻。其寫意花鳥布局奇險,用筆勁挺洗練,境界雄奇壯闊。
此畫作于1958年,構思新異,布局有出奇制勝之美。畫面左上方以題識形成一長方形結構并鈐以印章,使全局有起承轉合的韻致。該畫并未渲染露氣,而用酣暢淋漓的筆墨點出了清露彌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