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芳 劉少見 鄺麗冰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見病、多發(fā)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女性的身心健康。為了解我市在職女教師的乳腺健康狀況,筆者對本市多所大中小學女教師的乳腺患病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調查對象是佛山市36所學校的部分在職女教師2598人和兩個公司的女職員600人。其中小學教師792人,中學教師(含初中和高中)1374人,大學、??圃盒=處?32人,年齡21~55歲。
1.2 方法
1.2.1 檢查方法 應用乳腺彩色B超進行乳腺檢查。
1.2.2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職業(yè)組和大中小學組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四組年齡組率的比較采用趨勢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在職女教師乳腺健康狀況 2598個在職女教師中乳腺未見異常1094人(占42.11%),乳腺增生1326人(占51.04%),其他乳腺疾病178人(占6.85%),包含乳腺纖維瘤20人(占0.77%),乳腺囊腫36人(占1.39%),未定性質的結節(jié)或腫物116人(占4.47%),乳頭溢液2人(占0.08%)。
2.2 在職女教師與女公司職員的乳腺患病情況 佛山在職女教師的乳腺患病率明顯高于女公司職員,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見表1。
表1 女教師與女公司職員的的乳腺患病情況[n(%)]
2.3 大、中、小學在職女教師的乳腺患病情況 與小學、大學??圃盒5慕處熛啾龋袑W女教師的乳腺增生率和乳腺患病率最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0)。而大學專科院校教師的乳腺增生率和乳腺患病率也高于小學教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乳腺疾病幾組間分別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大、中、小學在職教師的乳腺患病情況[n(%)]
2.4 各年齡組在職女教師的乳腺患病情況 30~歲組和40~歲組在職女教師的乳腺增生率和乳腺患病率明顯高于20~歲組和 50~55 歲組(P=0.000)。20~歲組患病率最低(見表3)。
表3 各年齡組在職女教師的乳腺患病情況
3.1 我市在職女教師的乳腺健康狀況欠佳 本次調查佛山市在職女教師的乳腺患病率高達57.89%,明顯高于普通的公司職員,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佛山市是經濟發(fā)達的中等城市,經濟比較富裕,人們無論在物質或是精神方面的需求都比較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明顯會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面的壓力;而學生的學習成績,紀律、安全等更是教師的主要壓力來源之一;還有由于職業(yè)的特點,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要求。壓力來源的多樣化使教師的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精神緊張可干擾人體的內分泌功能,造成內分泌紊亂,誘發(fā)乳腺疾病的發(fā)生[1]。因此降低對教師過高的期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加強學生的紀律安全教育,減少各種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使教師能在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下進行教學會明顯減輕她們的心理負擔減少乳腺疾病的發(fā)生。
3.2 中學教師的乳腺患病率最高,需重點關注 在本次調查中以中學女教師的乳腺患病率最高,這除與本次調查以中學女教師的樣本量最多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可能與中學教師工作量大,長期超負荷工作,負擔重,既要面臨學生的升學率和考試合格率的壓力,也要面臨職稱晉升等多種壓力有關[2]。還有現階段教師能力的評價多以學生學習成績和升學率為標準,部分學校還實行末位淘汰制,這從中更加重了中學教師的壓力[3]。長期的工作壓力會引起焦慮、恐怖、抑郁、強迫等神經癥[4]。祖國醫(yī)學認為情志不暢,或性情急躁,暴怒傷肝,憂郁傷脾,以致肝氣郁結,容易導致乳腺疾病的發(fā)生[5]。因此減輕中學女教師的各種工作壓力,指導教師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勞逸結合,多運動,少熬夜,保持心態(tài)平衡,改變現階段學校以學生成績好壞為標準來衡量教師工作能力等現狀,改變各種不合理的晉升、獎懲制度,這對維護中學教師的身心健康,減少女教師乳腺疾病的發(fā)生是非常有幫助的。
3.3 女性乳腺的發(fā)病和疾病的種類明顯與年齡相關 從本調查結果來看女教師乳腺發(fā)病主要分布在30~歲、40~歲兩個年齡組,其中以40~歲組的發(fā)病率最高。乳腺增生也好發(fā)于30~歲、40~歲兩個年齡組,與多項報道[6-7]基本一致。近年來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明顯有年輕化的趨勢,在教師隊伍里30~歲、40~歲這兩個年齡段的女教師比例特別多,她們還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們在檢查過程中應更多關注這兩個年齡段的教師,加強這兩個年齡段教師的健康指導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建議30歲后的女教師最好堅持每年到醫(yī)院進行一次乳房檢查。
[1]金宗浩.乳腺增生與乳腺癌[M].上海:上??萍嘉墨I出版社,2002:37-47.
[2]莫海英,方亦倩.本區(qū)中學中年女教師的心理壓力成因調查與預防[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5):153-155
[3]歐陽偶春,雷淑華.中學教師職業(yè)壓力研究述評[J].教學與管理,2012,5(20):57-58.
[4]王燮辭,劉仕蓮.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應對策略[J].職業(yè)與健康,2008,24(24):2714-2715.
[5]楊彥,楊愛林.1342例健康體檢婦女紅外線乳腺檢查結果分析[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3,8(25):292.
[6]王文興,肖萍.2523例在職女教師乳腺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5):678-679
[7]李桂香,付立平,董惠紅,等.懷柔地區(qū)女性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