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燕
視覺是個體接受外界刺激并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研究表明,通過視覺獲取信息的能力對于兒童心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2]。聽力障礙兒童由于聽力受損,視覺對于他們更加重要。關于聽障人群的視覺發(fā)展特點,國內(nèi)外近年來有一些研究[3-7],研究對象大多為成年聽障人士或大齡聽障學生,且采用實驗室研究范式或以閱讀理解為實驗任務,其結(jié)果難以直接反映低齡聽障兒童的情況。本研究以學齡前聽障兒童為研究對象,以圖畫辨認這一學齡前兒童經(jīng)常參與的活動為實驗任務,探討聽障兒童的視覺特點。
1.1 研究對象 在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語訓部選取60名聽障兒童,其中男性36名,女性24名;年齡39~95個月,平均58個月;配戴助聽器兒童30名(均來自助聽器班級),植入人工耳蝸兒童30名(16名來自人工耳蝸班,14名來自聾健合一班)。所有兒童智力正常,無其他發(fā)育障礙。
1.2 研究方法 以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Hiskey-Nebraska test of learning aptitude,H-NTLA)[8]中“辨認圖畫”分測驗為工具。該分測驗共21張目標圖片,每辨認正確1張得1分,滿分21分。
所有測試人員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和考核,操作規(guī)范、評分標準一致。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描述。根據(jù)兒童的性別、年齡、所在班級進行分組,不同組別之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單因素ANOVA分析。
男、女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能力無顯著性差異(P>0.05);配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能力無顯著性差異(P>0.05);來自助聽器班、人工耳蝸班、聾健合一班的聽障兒童圖畫辨認能力存在顯著性差異(P=0.044),聾健合一班優(yōu)于助聽器班(P<0.05)和人工耳蝸班(P<0.05),其他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598);將聽障兒童按照年齡分為3組:3~4歲組(實際39~48個月)、4~5歲組(49~59個月)、5歲以上組(61~95個月),3個年齡組圖畫辨認能力之間存在非常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3~4歲組能力最低,其他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107)。見表1。
表1 不同聽障兒童圖畫辨認能力比較
本研究顯示,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能力不受性別、助聽類型的影響,但與年齡、班級類型有關。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3,5,9]一致。
年齡影響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能力,一方面可能與兒童的生理發(fā)育程度有關,另一方面可能與隨年齡的增長,兒童的經(jīng)驗、知識也愈加豐富有關。圖畫辨認測驗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被試的知識、經(jīng)驗的影響。
使用不同類型助聽設備的兒童之間圖畫辨認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表明圖畫辨認測驗與兒童的聽覺、言語能力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本就為聽障兒童設計。
本研究顯示,聾健合一班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成績好于助聽器班(P=0.032)和人工耳蝸班(P=0.020),提示教育教學模式對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能力有一定影響。本研究中,聾健合一班的聽障兒童接受普通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模式,與健聽兒童一起學習、活動;助聽器班和人工耳蝸班接受的則是特殊教育模式,即以聽覺、言語、語言康復為重點的教育,這兩種班級的聽障兒童與同齡健聽兒童相處的機會很少。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與全國健聽兒童常模[8]相比(3~4歲:11~13分;4~5歲:14~16分;5~6歲:17~18分),本組聽障兒童的圖畫辨認能力不遜于同齡健聽兒童。雷江華等的研究顯示,聽障高中生(15~19歲)視覺圖像識別的敏度優(yōu)于同齡健聽學生,他認為這說明聽障學生存在明顯的視覺補償作用[5]。這種補償現(xiàn)象得到了很多學者的認可[4]。充分發(fā)掘聽障兒童的視覺優(yōu)勢有助于聽覺、言語、語言康復教學方案的制定[10]。利用聽障兒童的視覺敏感性和較強的圖畫感知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起實物、圖畫與語言之間的聯(lián)系,為理解語言、使用語言打好基礎。
但劉曉明等對聽障大學生(平均年齡21歲)閱讀過程中的眼動情況進行監(jiān)測的結(jié)果表明,聽障大學生的閱讀監(jiān)控能力較低,主要表現(xiàn)為回視次數(shù)、回視時間和回視點個數(shù)上均顯著低于健聽學生[6]。聽障兒童的視覺補償能力能否為他們長期的發(fā)展提供支持,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
[1]van der Maas HL,Jansen BR.What response times tell of children's behavior on the balance scale task[J].J Exp Child Psychol,2003,85(2):141-177.
[2]Weiler MD,Forbes P,Kirkwood M,et al.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processing speed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J].J Exp Child Psychol,2003,85(2):178-194.
[3]張寧生.聽覺障礙兒童心理與教育[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張興利,施建農(nóng).聽力障礙對視覺注意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0(8):501-503.
[5]雷江華,李海燕.聽覺障礙學生與正常學生視覺識別敏度的比較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8:7-10.
[6]劉曉明,杜曉新,邱天龍.聽障學生與健聽學生閱讀監(jiān)控的眼動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2,3:197-201.
[7]張興利,施建農(nóng),黎明,等.聽力障礙與聽力正常兒童視覺注意技能比較[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21(12):812-816.
[8]楊曉娟.中國3~7歲兒童希-內(nèi)學習能力測驗常模修訂及智力發(fā)育現(xiàn)況比較[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
[9]施建農(nóng),惲梅,翟京華,等.7~12歲兒童視覺搜索能力的發(fā)展[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2(1):337-341.
[10]王楓,胡旭君,秦艷玲,等.聽力障礙兒童視覺記憶能力在言語訓練中的作用[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5,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