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001—2011年黃河口營養(yǎng)鹽變化及入海通量估算*

      2013-10-16 07:21:46張龍軍陳洪濤肖純超
      關鍵詞:黃河口入海營養(yǎng)鹽

      廖 巍,張龍軍**,陳洪濤,肖純超,張 雪

      (中國海洋大學1.海洋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海洋化學理論與工程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266100)

      河流輸送是河口及近岸海域營養(yǎng)鹽的主要來源,在營養(yǎng)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中起著重要作用。大量營養(yǎng)鹽通過徑流向海洋的輸入有利于維持海洋初級生產(chǎn)力,但營養(yǎng)鹽過剩會引起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產(chǎn)生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有研究預測全球河流向近海輸送的氮通量至2030年可能增加13%,其中在發(fā)展中國家將增加27%[1],河流向近海的營養(yǎng)鹽輸送不可忽視。

      河流入海營養(yǎng)鹽的通量除了隨徑流量的變化存在年際和年內(nèi)的差別外,與沿岸土地利用方式和農(nóng)業(yè)施肥密切相關。如Mississippi河口淡水端DIN與的比值具有冬春季較高,夏秋季較低的特點[2],流域年際間氮通量變化較大,1980—1996年平均每年向墨西哥灣輸入95.3×104t/a硝酸鹽,約為1955—1970年的3倍[3]。西班牙Ebro河每年向地中海輸送的各營養(yǎng)鹽中無機氮通量最高,其次是硅酸鹽,而磷酸鹽較低僅為200t/a[4]。英國Tweed河口淡水端和的季節(jié)起伏較大[5]。中國長江無機氮和無機磷的入海濃度有升高趨勢[6-9],口門內(nèi)和冬春季濃度高于夏秋季[8],硅通量有下降趨勢[9]。而大遼河口淡水端無機氮和無機磷則在平水期含量最高[10]。

      黃河是渤海最大的入海河流,每年向渤海輸送大量營養(yǎng)鹽,且具有徑流量年際、年內(nèi)變化大,泥沙含量高等特點。從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渤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鹽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氮磷比升高,硅氮比下降,渤海的氮和硅主要由黃河輸入[11]。另有研究表明,黃河利津站的氮通量在1989—1996年間呈上升趨勢,而1997—2000年有明顯下降趨勢[12]。自1990年代起,黃河經(jīng)歷了年內(nèi)較長時間的斷流,至2001—2002年徑流量僅維持在42×108m3/a左右,2003年之后隨著調水調沙工作的開展,入海徑流量有所回升,恢復到200×108m3/a的水平,但仍遠遠低于1980年代。這一時期黃河流域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類活動導致營養(yǎng)鹽排放增加,但沿線耗水卻使徑流量顯著降低,而且今后一定時期的入海徑流量很有可能大致維持在當前水平。因此研究2001年至今黃河對渤海營養(yǎng)鹽的輸入,對于認識當前渤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鹽狀況和今后一定時期的發(fā)展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根據(jù)2001、2002、2004和2010—2011年不同實驗室共4a的利津站逐月監(jiān)測資料,討論了各營養(yǎng)鹽濃度的月際變化,并用月均濃度占年均濃度比例的方法,結合這一時期文獻和本實驗室的相關數(shù)據(jù)對2001—2011年營養(yǎng)鹽入海通量進行了估算。

      1 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所用徑流量為黃河利津水文站的實測數(shù)據(jù),源自山東黃河網(wǎng)(http://www.sdhh.gov.cn)、《黃河水資源公報》和《黃河泥沙公報》。

      本研究所用營養(yǎng)鹽數(shù)據(jù)包括文獻報道值和實驗室數(shù)據(jù),以利津水文站為主,也包括黃河口淡水端鹽度小于2的數(shù)據(jù)。若文獻中給出了營養(yǎng)鹽入海通量或濃度則直接引用,而以點線圖形式出現(xiàn)的數(shù)據(jù),則通過surfer 8.0軟件對其數(shù)字化后提取引用。雖力圖引用與本研究相關的所有科技論文數(shù)據(jù),但難免有所遺漏。

      本實驗室數(shù)據(jù)包括利津站2003年10月25日1次/3h的日觀測(以平均值代表當月濃度)、2005年6月14日~7月16日的逐日監(jiān)測(以6月14日~30日的平均值代表6月濃度,以7月1日~16日的平均值代表7月濃度)、2007年6、11月的單日采樣、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逐月觀測;黃河口淡水端的數(shù)據(jù)包括,2004年4、9月,2009年5、9月,2010年5月鹽度小于2的觀測(以鹽度小于2的濃度平均值代表當月濃度)。所有樣品依據(jù)海洋監(jiān)測規(guī)范(GB17378.4-1998)用BRAN+LUEBBE AA3型營養(yǎng)鹽自動分析儀進行營養(yǎng)鹽的測定。

      2 黃河口營養(yǎng)鹽的月際濃度變化

      黃河入海徑流量的大小主要受降水和調水調沙的控制,因此豐水期(7~10月)與枯水期(11月~次年6月)的流量差別很大。徑流量的年內(nèi)變化導致了營養(yǎng)鹽月濃度的差異。探討黃河入海營養(yǎng)鹽的月際濃度變化有助于正確認識黃河向渤海的營養(yǎng)鹽輸入情況。

      進入21世紀,人們對黃河口的研究較多,在同一年中往往有多位學者對營養(yǎng)鹽濃度進行報道,甚至還有一些年份具備逐月監(jiān)測資料。張曉曉[13]報道了2001年3月~2002年2月黃河下游利津站營養(yǎng)鹽濃度季節(jié)變化及其入海通量,王婷[14]給出了利津站2002—2004年的3a監(jiān)測結果,本實驗室自2010年7月~2011年6月對利津站的營養(yǎng)鹽濃度進行逐月采樣測定??紤]到不同研究者之間存在取樣和測定的差別,為避免某一研究者的結果占的份額過大,本文選取文獻[14]的2002、2004年數(shù)據(jù),結合文獻[13]和本實驗室的逐月監(jiān)測討論黃河口各營養(yǎng)鹽的平均月際變化規(guī)律。為消除離群值對整體規(guī)律的影響,本研究將變異系數(shù)大于90%的數(shù)據(jù)點作為異常值舍棄,增加月際規(guī)律的可靠性,并對各月平均濃度進行多項式回歸,結果如圖1所示。圖中空心點為異常點,約占數(shù)據(jù)總數(shù)的2.8%,黑色實線為各月濃度變化的趨勢線,DIN、NO-3-N、NH+4-N、NO-2-N、PO3-4-P和SiO2-3-Si的確定性系數(shù)R2分別為0.68,0.64,0.81,0.48,0.68和0.67。

      圖1 2001、2002、2004、2010—2011年黃河口營養(yǎng)鹽月際變化圖Fig.1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in the year of 2001,2002,2004and 2010—2011

      從月際變化看,黃河口DIN和NO-3-N月平均濃度變化范圍分別為222.6~403.8和215.7~392.9μmol/L(見圖1a,1b),NO-3-N占DIN的比例約為94.3%,是DIN的主要形式,因此兩者變化趨勢一致。從4a間的變化上看,僅有2001年5月和2002年3~5月、10月的濃度偏高于整體趨勢,其他月份均表現(xiàn)出相似的分布,即豐水期濃度低于枯水期。值得注意的是2010—2011年各月濃度在4a中為最低。

      如圖1c所示,NH+4-N的主要規(guī)律是冬季濃度明顯高于其他季節(jié),但在2011年4月有超出常規(guī)的高值輸入,以及11、12月份的數(shù)據(jù)年際間變化幅度較大。4~10月的平均濃度約為2.48μmol/L,11月以后有所增長,11~12月的平均濃度約為6.23μmol/L,1~3月的平均濃度明顯增至25.9μmol/L,豐枯水期的濃度差別較大。

      NO-2-N的月際間濃度水平的規(guī)律最差(見圖1d),6~10月份的年際差別較小,平均濃度約為0.47 μmol/L,11月~次年5月的平均濃度為5.96μmol/L,年平均濃度為3.67μmol/L。NO-2-N可與生物體內(nèi)血紅蛋白結合,抑制血球的載氧能力。一般當水體NO-2-N濃度達到0.1mg/L(7.14μmol/L)時,就會對水體生物產(chǎn)生危害,造成魚蝦慢性中毒。當濃度超過0.5mg/L(35.7μmol/L)時,魚蝦容易患病而死亡[15-16]。在黃河口4a的逐月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中,共有12個月份的濃度接近或超過了7.14μmol/L,在比例上已接近1/4,甚至在2002年11月的濃度達15μmol/L,2001年5、11月的濃度高至23μmol/L,黃河口月濃度超過0.1mg/L的概率很大,很可能對河口及近岸海域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不利影響,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為更好地討論營養(yǎng)鹽濃度的月際變化情況,本文計算了4a的營養(yǎng)鹽月均濃度占年均濃度的比例Mi(結果見圖2),當Mi>1時表示月均濃度大于年均濃度,當Mi<1時表示月均濃度小于年均濃度。

      黃河口DIN和NO-3-N變化趨勢一致,月均濃度與年均濃度的比例在5月最高,分別為1.34和1.39,8月為最低值分別是0.75和0.77,5月份濃度約為8月份的1.8倍;NH+4-N的月均濃度與年均濃度的比例變化范圍較大,從10月的0.13變化到2月的3.60,枯水期濃度約為豐水期的10倍左右,可見豐水期徑流的稀釋效應相當顯著;黃河口的變化與N類似,月均濃度與年均濃度的比值在9月最低,11月最高,變化范圍為0.03~2.65,枯水期濃度約為豐水期的12.7倍。黃河口PO34--P的月濃度占年濃度比例變化范圍為0.65~1.29,秋、冬季濃度高于春、夏季;Si的月濃度基本在年均濃度上下浮動,變化范圍很小。

      圖2 營養(yǎng)鹽月均濃度占年均濃度的比例Fig.2 The scale factor between monthly concentration and mean annual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s

      綜上所述,黃河口無機氮各項濃度總體呈豐水期低于枯水期的趨勢,其中N是4~10月最低,是6~10月最低,而且兩者的變化幅度最為顯著。P的年內(nèi)最低值出現(xiàn)在5~7月份的濃度在年內(nèi)和年際間差別都不大。

      3 近十年來黃河口營養(yǎng)鹽的入海通量

      通過研究黃河口4a營養(yǎng)鹽的月際變化發(fā)現(xiàn),在徑流量的影響下不同月份間的濃度差別較為明顯,但同一月的濃度值在4a間較為接近,即黃河口營養(yǎng)鹽具有較好的月際變化規(guī)律。因此在缺乏逐月監(jiān)測資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由4a間的月平均濃度占年平均濃度的比例,結合所求年份有限的月際觀測數(shù)據(jù)求得這一年的營養(yǎng)鹽濃度,進而估算該年的入海通量。

      本文提出的方法如下:若Ci表示第i月的濃度值,Mi表示第i月的比例系數(shù),則由第i月的濃度估算而得的年濃度C(i)=Ci/Mi,當同1年有多個月份的觀測數(shù)據(jù)時,則對C(i)進行平均值處理,即年濃度估算值珚C=顯然當已知的月濃度數(shù)據(jù)越多時,估算的誤差越小。

      鑒于黃河口淡水端的觀測資料多以枯水期的5、6月和豐水期8、9月為主,本文用4a逐月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中5月和9月的營養(yǎng)鹽濃度Ci和比例系數(shù)Mi估算年濃度(n=2),并與全年的實測值(n=12)進行比較,結果列于表1。

      表1 營養(yǎng)鹽年濃度估算值的誤差比較Table 1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estimated mean annual concentration of nutrients

      表2 2001—2011年黃河口營養(yǎng)鹽入海通量情況Table 2 Fluxes of nutrients into the sea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from 2001to 2011 /104 t·a-1

      本研究依據(jù)文獻報道和本實驗室有限月份的數(shù)據(jù),采用上述方法對近十年黃河口營養(yǎng)鹽的年濃度進行了計算,再結合各年的入海徑流量估算了營養(yǎng)鹽的入海通量,結果如表2所示。

      如圖3所示,10a間(2001—2011年)黃河口DIN和平均通量分別約為6.51×104和5.76×104t/a。黃河口DIN的入海通量主要由貢獻,兩者變化趨勢較為一致。受2001—2002年黃河斷流的影響,各營養(yǎng)鹽入海通量處于較低水平,自2003年起隨徑流量的增加,入海通量顯著上升。但從2003—2005年DIN和通量分別上升了約12.3%和74.1%,而同期徑流量只升高了7.4%,說明入海濃度在增加。此后入海通量隨徑流量的變化開始下降。值得欣慰的是,自2005年之后營養(yǎng)鹽入海通量的下降幅度高于徑流量的下降幅度,如2005—2009年DIN和通量分別下降了54.3%和54.6%,而同期的徑流量下降的幅度為35.7%,2010年和2011年亦有此規(guī)律。DIN和的入海濃度在降低,說明黃河向渤海的無機氮輸入自2005年開始有降低趨勢。

      圖3 2001—2011年黃河口各形態(tài)無機氮入海通量變化Fig.3 Fluxes of inorganic nitrogen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from 2001to 2011

      自2001年起,黃河口NH4+-N入海通量有上升趨勢,平均值約為0.80×104t/a,特別在2003和2007兩年的通量值較高,在徑流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顯然是由于這兩年具有較高的輸入濃度,其排放的不均勻性可能對黃河口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應引起關注。黃河口NO2--N入海通量呈波動升高趨勢,平均通量約為0.108×104t/a。與+-相比,輸入通量雖不高,但結合圖1和圖2發(fā)現(xiàn)約有25%的月份濃度超過0.1mg/L的高濃度輸入并非偶然,需予以高度重視。

      圖4 2001—2011年黃河口PO34--P和入海通量變化Fig.4 Fluxes of and SiSi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from 2001to 2011

      綜上,2001年以來黃河口無機氮入海通量以2005年為分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DIN的入海通量主要由貢獻;無機磷入海通量呈“N”字型變化,但通量不大??傮w來講,黃河向渤海的營養(yǎng)鹽輸送呈現(xiàn)向好趨勢,黃河治理卓有成效,但還應增加對和的關注。

      4 結論

      (1)黃河口DIN和NO-3-N月平均濃度變化范圍分別為222.6~403.8和215.7~392.9μmol/L,NO-3-N占DIN的比例約為94.3%,兩者變化趨勢一致。5月份濃度約為8月份的1.8倍,枯水期濃度高于豐水期。NH+4-N的冬季濃度明顯高于其他季節(jié),枯水期濃度約為豐水期的10倍左右。NO-2-N月均濃度變化范圍較大,在11月~次年5月的濃度較高,約有1/4的月份濃度接近或超過7.14μmol/L,甚至在個別月份里超過了23μmol/L,可能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PO3-4-P在大多數(shù)月份里濃度處于0.80μmol/L以下,普遍秋、冬季高于春、夏季,但不同年份的濃度差別較大。除個別月份外,SiO2-3-Si的月濃度基本在年均濃度上下浮動,變化范圍很小。

      (2)2001—2011年黃河口DIN的年平均通量約為6.51×104t/a,其中NO-3-N為5.76×104t/a,NH+4-N約為0.80×104t/a,NO-2-N通量雖在三氮中最低,但也達0.108 × 104t/a。PO3-4-P的年入海通量約為211.4 t/a,SiO2-3-Si約為5.79×104t/a。黃河口營養(yǎng)鹽輸送雖受徑流量影響,但并不完全與徑流量變化一致。無機氮入海通量以2005年為分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如2005—2009年DIN和NO-3-N通量分別下降了54.3%和54.6%,而同期的徑流量下降的幅度僅為35.7%。說明黃河向渤海的營養(yǎng)鹽輸送呈現(xiàn)降低趨勢。無機磷入海通量呈“N”字型變化,但通量不大。SiO2-3-Si入海通量與流量之間沒有較好的一致性,疑似與流域的土地利用有關。

      [1] Bouwman A F,Van Drecht G,Knoop J M,et al.Exploring changes in river nitrogen export to the world′s oceans[J].Global Biogeochem Cycle,2005,19:19-21.

      [2] Steven E Lohrenz,Gary L Fahnenstiel,Donald G Redalje,et al.Nutrients,irradiance,and mixing as factors regulating primary production in coastal waters impacted by the Mississippi River plume[J].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1999,19:1113-1141.

      [3] Donald A Goolsby,William A Battaglin,Brent T Aulenbach,et al.Nitrogen fluxes and sources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Basin[J].The Science and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0,248:75-86.

      [4] Falco S,Niencheski L F,Rodilla M,et al.Nutrient flux and budget in the Ebro estuary[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10,87:92-102.

      [5] Uncles R J,F(xiàn)rickers P E,Harris C.Dissolved nutrients in the Tweed Estuary,UK:inputs,distributions,and effects of residence time[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3,314-316:727-736.

      [6] 晏維金,章申,王嘉慧.長江流域氮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及其對輸送無機氮的影響—1968~1997年的時間變化分析 [J].地理學報,2001,56(5):505-514.

      [7] 屠建波,王保棟.長江口營養(yǎng)元素生物地球化學研究 [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4(4):10-13.

      [8] 潘勝軍,沈志良.長江口及其鄰近水域溶解無機氮的分布變化特征 [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10,29(2):205-211.

      [9] 李茂田,程和琴.近50年來長江入海溶解硅通量變化及其影響[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1,21(3):193-197.

      [10] 劉娟,孫茜,莫春波,等.大遼河口及鄰近海域的污染現(xiàn)狀和特征 [J].水產(chǎn)科學,2008,27(6):286-289.

      [11] 于志剛,米鐵柱,謝寶東,等.二十年來渤海生態(tài)環(huán)境參數(shù)的演化和相互關系 [J].海洋環(huán)境科學.2000,19(1):15-19.

      [12] 孟偉,于濤,鄭丙輝,等.黃河流域氮磷營養(yǎng)鹽動態(tài)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 [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7,27(12):2046-2051.

      [13] 張曉曉,姚慶禎,陳洪濤,等.黃河下游營養(yǎng)鹽濃度季節(jié)變化及其入海通量研究 [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0(7):82-88.

      [14] 王婷.2002~2004年及調水調沙期間黃河下游營養(yǎng)鹽的變化特征 [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7.

      [15] 宋余鳳,楊寶圣.亞硝酸鹽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的危害及解決方法[J].科學養(yǎng)魚,2010,7:16.

      [16] 沈志峰.亞硝酸鹽在水中的危害與防治 [J].水利漁業(yè),2007,3:116.

      [17] 劉成,何耘,王兆印.黃河口的水質、底質污染及其變化 [J].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2005,21(3):58-61.

      [18] 馬紹賽,辛福言,崔毅,等.黃河和小清河主要污染物入海量的估算 [J].海洋水產(chǎn)研究,2004,25(5):47-51.

      [19] 姚慶禎,于志剛,王婷,等.調水調沙對黃河下游營養(yǎng)鹽變化規(guī)律的影響 [J].環(huán)境科學,2009,30(12):3534-3540.

      [20] 張欣泉,鄧春梅,魏偉,等.黃河口及鄰近海域溶解態(tài)無機磷、有機磷、總磷的分布研究 [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7,27(4):660-666.

      [21] 陳友媛,高麗,楊應斌,等.黃河口生物地球化學指標特征在河海劃界中的應用 [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8(4):647-652.

      [22] 孟春霞.2004年夏季黃河口及鄰近海域各形態(tài)磷的研究 [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5.

      [23] 山東黃河網(wǎng)(http://www.sdhh.gov.cn/)

      [24] 黃河水資源公報 [R].鄭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2001-2010.

      [25] 黃河泥沙公報 [R].鄭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2001-2010.

      猜你喜歡
      黃河口入海營養(yǎng)鹽
      上天入海的藍腳鳥
      跟您走向黃河口
      黃河口的小康圖景
      金橋(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18
      悠悠黃河口,濃濃黃河情
      金橋(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08
      少兒美術(快樂歷史地理)(2020年5期)2020-09-11 06:09:08
      涼水河子河營養(yǎng)鹽滯留能力評估
      上天入海我主沉浮
      瓊東海域冬季、夏季營養(yǎng)鹽結構特征及其對浮游植物生長的影響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營養(yǎng)鹽分布及結構特征
      太湖草源性“湖泛”水域沉積物營養(yǎng)鹽釋放估算
      湖泊科學(2014年2期)2014-02-27 10:29:43
      宜春市| 海宁市| 巩留县| 曲阜市| 武隆县| 西乌| 胶南市| 美姑县| 碌曲县| 吉林市| 贡山| 广灵县| 滦南县| 于田县| 桐城市| 西充县| 花垣县| 蕲春县| 万年县| 科技| 英山县| 太仓市| 瑞安市| 安庆市| 揭东县| 贵溪市| 泾阳县| 江油市| 宜城市| 酉阳| 嘉荫县| 汉寿县| 仪陇县| 双柏县| 永靖县| 中西区| 读书| 吉林市| 万州区| 永兴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