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琳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體檢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基于婦科疾病的病理特點,筆者為進一步了解分析婦科護理的家庭式溝通應用效果,特選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2例婦科患者并進行臨床資料研究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2例婦科患者,并按患者住院尾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患者31例,患者年齡為26~45歲,平均年齡 (35.52±1.24)歲;分析患者病情,4例為惡性腫瘤、9例為異位妊娠、8例為子宮肌瘤、10例為卵巢囊腫。對照組患者31例,患者年齡為25~46歲,平均年齡(36.28±1.31)歲;分析患者病情,3例為惡性腫瘤、8例為異位妊娠、9例為子宮肌瘤、11例為卵巢囊腫。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基本資料,均沒有顯著差異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護理人員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臨床護理,治療組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護理之外還加以家庭式溝通護理措施。
1.2.1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積極、熱情的接待患者,親自將患者送入病房,并不直接呼喚患者床號或者姓名。盡可能將患者病房布置得如家庭一樣,從而有效減輕患者因醫(yī)院陌生環(huán)境而帶來的恐懼、焦慮感。對患者講解醫(yī)院環(huán)境,讓其盡快融入其中,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積極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對其講解疾病的常識,讓其充分了解自己病情,進而可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提高治愈率[1]。
1.2.2 在患者實施治療前,護理人員仔細耐心的對患者講解相關的醫(yī)學知識,并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如實回答,消除患者疑慮。對于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有技巧地隱藏其病情,增加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
1.2.3 在患者實施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及患者家屬應給以患者較大的支持、關愛和關心,進而讓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多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溝通,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壓力等等[2]。
1.3 觀察指標 責任護士采取不記名的方式指引患者如實填寫對護理的滿意度。
護理總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非常滿意例數(shù))/總選取患者例數(shù)×100.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組采取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研究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檢驗結果P<0.05,證明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為96.77%,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為87.10%,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治療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體數(shù)值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度
心理作用對患者病情具有較大影響,同時也會給患者康復帶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婦科疾病患者。因其病情同女性特征直接相關,且較多患者因患婦科病,嚴重影響夫妻生活,最終導致夫妻之間出現(xiàn)裂痕等,因此,患者在心理上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同時,在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由于其不了解疾病及其治療方法,進而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加之醫(yī)院陌生環(huán)境,患者入院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為有效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病情、家庭式溝通對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有效減輕患者心理壓力。通過本次研究證明,家庭式溝通在婦科護理中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減輕患者焦慮、恐懼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3]。如采用家庭式溝通對策進行護理的治療組患者,其對護理總滿意度為96.77%,其中,22例為非常滿意,占70.96%;但采用常規(guī)臨床護理對策進行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87.10%,其中,16例為非常滿意,占51.61%,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P<0.05。因此,家庭式溝通在婦科護理中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1]吳燕妮.家庭式溝通在婦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總結[J].健康必讀,2012,11(08):342-342.
[2]趙蕓,周婉平.家庭式溝通在婦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36):33-34.
[3]譚紅媛.家庭式溝通護理對婦科患者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09(1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