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拜占庭《士兵法》譯注

      2013-10-21 23:20:50徐家玲
      古代文明 2013年2期
      關鍵詞:軍旗長官羅馬

      李 強 徐家玲

      【譯文】

      1. 如果有人在戰(zhàn)場上做將軍禁止的事情,或者不執(zhí)行將軍的命令,即使他將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他也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希臘文作Δο?ξ,為拉丁文dux(統帥)一詞的轉寫,后者即英文Duke之詞源。該詞第一次被提到是在戴克里先時代,當時是駐扎在行省內部駐軍的長官的頭銜。后來在492年阿納塔修斯皇帝也將該頭銜授予機動部隊的長官。隨著羅馬行政體制的衰落,該詞漸漸被授予次一級的軍官,如軍團長官,在本文中即是此意。而同時,軍區(qū)的總督則被稱為大將軍。從10世紀的后半葉,該詞用來授予大地區(qū)的軍事長官,如安條克、塞薩洛尼卡等。12世紀以后該詞失去了其權貴的意義,也被授予給一些小軍區(qū)的長官。參見1, p. 659。

      [2] Maurice 12與該規(guī)定后半部分相似,但是提到不執(zhí)行長官命令的處罰是“按照法律對其進行處罰”;. 49, 16, 3, 15。

      【譯文】

      2. 如果有精通作戰(zhàn)的士兵打算從戰(zhàn)壕后退或者作為隊列中的第一個士兵從其他士兵的眼前消失,亦或者破壞或出賣自己的武器,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如果他有幸受到人道的關懷,改由處以鞭刑并參與出征。

      【注釋】

      [1]. 49, 16, 3, 4;. 49, 16, 3, 13。

      【譯文】

      3. 任何人因畏懼戰(zhàn)爭而佯稱生病,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6, 5。

      【譯文】

      4. 如果有人離開指定的營寨,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如果越過壕溝,他應該被驅逐出軍隊。

      【注釋】

      [1]. 49, 16, 3, 17;Dig. 49, 16, 3, 18。

      【譯文】

      5. 一個犯有冒犯皇帝行為的罪犯應該被處死,財產充公。對他的紀念應該在其死后才可進行。

      【注釋】

      [1]. 9, 8, 6, 2。

      【譯文】

      6. 如果有人打算叛逃到外族人那里,但是被抓住了,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3, 11。

      【譯文】

      7. 如果有士兵擅離職守,他應該被處以鞭刑或者被驅逐出軍隊。

      【注釋】

      [1]. 49, 16, 3, 5。

      【譯文】

      8. 如果有士兵在隊列剛剛形成或者戰(zhàn)斗中,丟掉自己的崗位或者軍旗逃跑,亦或者他提前離開自己的位置,搶奪死者的物品或者魯莽地去追逐敵人,我們裁定這種行為應該處以砍頭之刑,并且他的所有戰(zhàn)利品被沒收,作為營的公有財產,這是因為他破壞了隊列并且背叛了戰(zhàn)友。

      【注釋】

      [1] 軍旗(bandon),希臘文為β?νδον,指小部隊的軍旗。最早有關該詞的記錄是來自拜占庭史家馬拉拉斯(John Malalas,5世紀中期)提到的波斯軍旗。每個bandon有50至100名騎兵,200名步兵,其長官為Komes。后來君士坦丁七世將該編制提升為統治區(qū)的名稱。參見1, p.250。這里使用的是原意,即軍旗。

      [2] 營(tagma)作為一種軍隊的建制,在《戰(zhàn)略學》一書中,相當于bandon,300人左右的編制,見Dennis (1984), p. 173。在這里,筆者將其譯為營。

      [3] Maurice 16.

      【譯文】

      9. 如果部隊在統一行動或者戰(zhàn)斗中沒有理由或明顯的原因而發(fā)生潰退,我們裁定,營中最先逃跑的士兵和在戰(zhàn)場上處于戰(zhàn)陣前列而潰退的士兵,應該執(zhí)行十一抽殺律并由其他營予以射死,因為他們破壞了戰(zhàn)斗序列,并由此導致了整個軍團的潰退。但是如果他們中有人在戰(zhàn)斗中受了傷,那么這些受傷的人將被免除上述處罰。

      【注釋】

      [1] 十一抽殺律,拉丁文為decimatio,希臘文為?ποδερκ?τωσι?,該詞通常指羅馬軍隊中有人違反了規(guī)定,通過抽簽對十人一組進行處罰的方式,被抽中的人將被用石頭或者棍棒打死。該種處罰在羅馬共和國早期并不常見。但是在羅馬帝國內戰(zhàn)時期頻繁使用。參見William Smith,, London: John Murray, 1875, p. 387。

      [2] Maurice 17.

      【譯文】

      10. 如果軍旗在沒有合理的理由和明顯的原因的情況下被敵人奪走,我們裁定,將對被委任看守軍旗的士兵進行處罰,并且將他們降至其所在軍隊或者近衛(wèi)軍團中的最低級別。如果他們在戰(zhàn)斗中受了傷,他們將被免除上述處罰。

      【注釋】

      [1] Maurice 18。

      【譯文】

      11. 如果有士兵在戰(zhàn)場上丟了武器,那么我們裁定他應該受到處罰,因為他使自己沒有了武器并且武裝了敵人。

      【注釋】

      [1] Maurice 20。

      【譯文】

      12. 如果一個軍團或整個陣型被擊潰,而在附近有一個營地,如果士兵沒有退守到那里,并尋求救助,而是莽撞地四散逃跑,我們裁定膽敢這樣行動的人將受處罰,因為他們拋棄了自己的戰(zhàn)友。

      【注釋】

      [1] Maurice 19。

      【譯文】

      13. 如果有人被委任來保衛(wèi)城市或者堡壘,在還有能力保衛(wèi)該地的情況下,他違背長官的意志,放棄了守衛(wèi)地,除了危及到其生命的情況下,該人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Maurice 15。

      【譯文】

      14. 煽動混亂和鼓動民眾的人,根據他們責任的程度,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或者被驅逐。

      【注釋】

      [1]. 48, 19, 38, 2。

      【譯文】

      15. 有人逃向敵軍又折返,應該對他進行拷打,或者投給野獸,或者判處他絞刑。

      【注釋】

      [1] 這里指叛逃者被關進斗獸場,與野獸進行搏斗,成為公共娛樂的對象。按照羅馬-拜占庭法律規(guī)定,士兵一般不會受到這種懲罰,但是叛逃者除外,因為他們已經被開除軍籍,甚至被當作公敵,他們不受到法律的保護。參見Brand (1968), p. 169。

      [2]. 49, 16, 3, 10;. 48, 19, 38, 1。

      【譯文】

      16. 那些因為恥辱的原因而被驅逐出軍隊的人不可能擁有或者獲得榮譽。

      【注釋】

      [1]. 12, 36, 3。

      【譯文】

      17. 如果士兵把他們的長官丟在后面,或者沒有保護他,因此致使他被敵人監(jiān)禁。他們有能力保護他,但是最后卻致使他丟掉性命,由此這些士兵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6, 8;. 49, 16, 3, 22。

      【譯文】

      18. 如果一個士兵偷竊另一個士兵的武器,他應該被革去軍職。

      【注釋】

      [1]. 49, 16, 3, 14。

      【譯文】

      19. 如果士兵中有人粗暴地激怒士兵或慫恿暴動,該人應被處以砍頭之刑。如果有人喧嘩、抱怨而引起混亂,那么應革去該人的軍職。如果一群士兵密謀造反或整個軍團準備叛亂,將他們解散。

      【注釋】

      [1]. 49, 16, 3, 19;. 49, 16, 3, 20;. 49, 16, 3, 21。

      【譯文】

      20. 如果一個被驅逐者,他逃離處罰又積極參與出征,并假裝沒有什么事情,或者非常支持出征,那么對其處以砍頭之刑。一個正處于被驅逐中的人,如果他主動出征,將其放逐到島上。如果他假裝沒有什么事情,并參與出征,那么將其徹底驅逐。如果一個被驅逐者,已經結束處罰,并且完成了遭驅逐的年限,參與出征,我們會詢問他是因何原因被判刑并遭到驅逐,并且如果他遭到歧視,我們會維護他。

      【注釋】

      [1]. 49, 16, 4, 2;. 49, 16, 4, 3;. 49, 16, 4, 4。

      【譯文】

      21. 那些犯有通奸罪或者其它公共犯罪的人不能參軍。

      【注釋】

      [1]. 49, 16, 4, 7。

      【譯文】

      22. 任何受到征召服軍役但卻逃跑的人,應該受到軍事法的處理。因為受到征召卻逃避服軍役是非常恥辱的事情。逃避軍役的人,同叛徒一樣將失去其自由。

      【注釋】

      [1]. 49, 16, 4, 10。

      【譯文】

      23. 如果有人在戰(zhàn)爭期間把自己的兒子從軍隊中偷偷帶走,該人應該被驅逐,并且他的部分財產將被沒收。如果有人讓他的兒子在戰(zhàn)爭期間表現得一無是處,以此使其被注意到不利于戰(zhàn)斗,該人應該被驅逐。

      【注釋】

      [1]. 49, 16, 4, 11;. 49, 16, 4, 12。

      【譯文】

      24. 如果有士兵用手打傷長官(πρεπ?σιτο?), 對其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πρεπ?σιτο? 的正確形式是 πραιπ?σιτο?。該詞來自拉丁詞praepositus,即praepositus sacri cubiculi,原指出現于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晚期羅馬帝國宮廷總管,由宦官擔任,而且這是宮廷中宦官的最高職位。其職能是管理皇帝寢宮、衣物以及接待,作為皇帝的近身人員,他也參與到外交事務中。4世紀末該職位開始管理位于卡帕多細亞的皇產。5世紀時,其職位相當于帝國財政官。6世紀時該職位勢力衰落,逐漸被其它官職所代替,僅限于宮廷禮儀事務。1087年以后該頭銜消失。參見3, p. 1709。

      [2]. 49, 16, 6, 1。

      【譯文】

      25. 有士兵打傷自己的戰(zhàn)友,如果用石頭打傷,將其驅逐出軍隊;如果用劍擊傷,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6, 6。

      【譯文】

      26-1. 有士兵自己打傷自己或者以其它方式自殺,如果是因為無法承受身體的疼痛,厭倦軍旅生活,精神問題或者擔心恥辱等原因,他不用接受砍頭之刑,而是被不光彩地開除軍籍;但是如果絕沒有以上的借口,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26-2. 士兵用石頭打傷戰(zhàn)友,或者故意打傷自己,即使沒有擺脫身體的疼痛、傷害或者死亡,他也應該受到鞭刑,并被驅逐出軍隊。如果他是用劍擊傷自己或者他人,對其處以砍頭之刑,因為這是自我摧殘和魯莽的行為。

      【注釋】

      [1]. 49, 16, 6, 7;. 48, 19, 38, 12。

      【譯文】

      27. 隊列中第一個從其他士兵眼前逃跑的士兵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如果羅馬軍隊的偵察兵……羅馬人的秘密計劃,他們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一個執(zhí)劍士兵用劍擊傷他的戰(zhàn)友,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譯文】

      28. 有士兵破壞和平,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16, 1。

      【譯文】

      29. 有士兵打算阻止長官對其施以鞭刑,如果他只攔住了棍棒,他應該被驅逐出軍隊;如果他故意打斷棍棒或者用手抵抗,他應該被處于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13, 4。

      【譯文】

      30. 有士兵越獄而逃,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8, 19, 38, 11;. 49, 16, 13, 5。

      【譯文】

      31. 對于那些犯有酗酒和縱飲烈酒或者有其他放蕩行為的士兵,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或者將其調換軍隊。

      【注釋】

      [1]. 49, 16, 6, 7。

      【譯文】

      32. 有人在戰(zhàn)爭期間從自己的隊列中溜走,他應該被處以棍棒之刑,或者調換軍隊。

      【注釋】

      [1]. 49, 16, 3, 16。

      【譯文】

      33. 如果有看守因為懶散而丟失了犯人,根據他們錯誤的程度對其處以鞭刑或者降職。如果出于憐憫他們放跑了犯人,他們應該被驅逐出軍隊。如果他們犯有惡行,對其處以砍頭之刑,或者將他們降至軍隊的最低級別。

      【注釋】

      [1]. 48, 3, 14, 2。

      【譯文】

      34. 如果一個士兵與其妻子的奸夫妥協,他將被驅逐出軍隊。

      【注釋】

      [1]. 48, 5, 11 pr.。

      【譯文】

      35.如果軍隊的長官和士兵在行軍中,向鄉(xiāng)村征款,對他們處以雙倍的處罰?!咀⑨尅?/p>

      [1](《查士丁尼新律》,下文簡作 “”)130,參見Blume (2008)。

      【譯文】

      36. 如果有人喧嘩、抱怨引起混亂,這樣的人應該被處以嚴厲的鞭刑,并被驅逐出軍隊。如果有人粗暴地激怒士兵或者慫恿制造混亂,他應該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該條規(guī)定與19條規(guī)定一樣,但是語句順序上不同。

      【譯文】

      37. 一個被指派為皇宮守衛(wèi)的人,疏于職守,他應該被處以極刑,或者出于人道的角度,對其處以鞭刑,并予以驅逐。

      【注釋】

      [1]. 49, 16, 10。

      【譯文】

      38. 如何有人煽動戰(zhàn)爭或者將羅馬人出賣給敵人,他應該受到同樣處罰。

      【注釋】

      [1] 同37條一樣的處罰措施,. 48, 4, 3。

      【譯文】

      39. 從羅馬人的軍隊跑到敵人那里的脫逃者,可以像敵人一樣處死他們。

      【注釋】

      [1]. 48, 8, 3, 6。

      【譯文】

      40. 如果羅馬軍隊的偵察兵向敵人出賣羅馬人關于戰(zhàn)爭的秘密計劃,他們應被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49, 16, 6, 4。

      【譯文】

      41. 如果有人膽敢密謀、實施暴動與叛亂反對他們的長官,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對于密謀和叛亂中最先行動和負主要責任的人處以砍頭之刑。

      【注釋】

      [1] Maurice 5。

      【譯文】

      42. 如果有士兵拒絕服從五夫長的命令,他應該受到處罰,同樣,如果五夫長拒絕服從十夫長,十夫長拒絕服從百夫長,他們應該受到同樣的處罰。

      【注釋】

      [1] Maurice 1中出現四夫長一詞,本條中沒有。

      【譯文】

      43. 如果軍團中有人膽敢違抗更高級長官的命令,即Comes或Tribune,他應被處以極刑。

      【注釋】

      [1] 希臘語原文為κ?μη?,該詞原意指同伴,指皇帝或者蠻族國王的個人顧問和大臣。后來君士坦丁大帝正式使用該頭銜。在拜占庭帝國時期,該頭銜指不同級別的官員。在本文可能指bandon的長官。參見1, pp. 484-485及Dennis (1984), p. 171。

      [2] 該詞的使用始自羅馬共和國時期,而且具有多重含義。在本中可能是bandon的長官,與Comes相同。參見Dennis (1984), p. 172。

      [3] 該規(guī)定與Maurice 2相似,Maurice 2中與本規(guī)定第一句對應的是“對長官做這樣的事情”。

      【譯文】

      44. 如果有士兵接受了十夫長的命令,但是沒有執(zhí)行,應該對其進行處罰。但是如果他是因為十夫長忘記下達命令而沒有執(zhí)行,十夫長應該因其沒有提前給士兵下達命令而受到處罰。

      【注釋】

      [1] Maurice 8。

      【譯文】

      45. 如果有士兵受到某人不公平的對待,他可以向軍團長官控告那人。如果他受到該長官不公平的對待,他可以向更高級的長官控告這位長官。

      【注釋】

      [1] Maurice 3。

      【譯文】

      46. 如果有人膽敢逾期未歸,應開除其軍籍,并將其以平民的身份交給市政當局。

      【注釋】

      [1] Maurice 4。

      【譯文】

      47. 如果在戰(zhàn)爭期間有人準許士兵休假,那么該人(允許士兵休假者)應該繳納三十諾米斯瑪的罰款。在過冬期間,士兵可以有兩到三個月的假期。在和平時期,應根據行省的距離而給予士兵假期。

      【注釋】

      [1] 希臘文原文為ν?μισμα,該詞意為錢幣,一般特指構成晚期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貨幣體系中的基礎貨幣的金幣,等同于羅馬帝國時期的索里達(solidus)。參見3, p. 1490。

      [2] Maurice 14。

      【譯文】

      48. 如果有人被控告意欲投敵,應將他及其同謀和保密者一同處以極刑。

      【注釋】

      [1] Maurice 7。

      【譯文】

      49. 如果有人使士兵或者納稅人受到傷害,他應該付出雙倍的代價(傷害),如果任何一個長官或士兵在冬季營地,行軍中或營帳中傷害士兵或者收稅官,并且沒有做出賠償,判處傷害人應付出雙倍的代價(傷害)。

      【注釋】

      [1] συντελεστ??,該詞指繳納稅款的人,或者是繳納稅款的那些土地擁有者。參見E. A. Sophocl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4, p.1054;H. G. Liddell, R. Scott, & H. S. Jon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6,(下文簡作“LSJ”) p. 1726。

      [2] Maurice 13,Maurice 10中提到該規(guī)定的第一部分。

      【譯文】

      50. 如果有人發(fā)現走失的動物或者其他種類或小或大的東西,沒有及時報告,并交給其長官,將其以及同謀和保密者以小偷的罪行進行處罰。

      【注釋】

      [1] Maurice 9。

      【譯文】

      51. 如果有士兵跑去了外邦人那里,或者找借口去見外邦人的使者,并將制造的和未經制造的武器或者生鐵賣給他們,他應該被處以極刑。

      【注釋】

      [1]. 4, 41, 2。

      【譯文】

      52. 有士兵用石頭打傷戰(zhàn)友或者有意傷害自己,如果他逃離他自己的行為對身體造成的疼痛、傷害或者死亡,他應該被處以鞭刑,并被驅逐出軍隊。

      【譯文】

      53. 如果一個被判處砍頭之刑、驅逐或者受到其他公共控告遭到處罰有可能要逃走的人,他絕對不可能參加軍隊。

      【譯文】

      54. 有士兵在任何地方偷酒器,將被罰雙倍奉還,并且應該被驅逐出軍隊。

      【譯文】

      55. 士兵不得做管理人、承包人或者涉及外邦人事務的擔保人。

      【注釋】

      [1] διοικητ??,該詞指代稅收管理者。參見1, pp. 627-628。

      [2] μισθωτ??,該詞指雇工、承租人或者承包人。筆者認為這里指代后者。參見2, p. 1381。

      [3] ?γγυητ??,該詞指對交易安全做擔保的人。參見LSJ, p. 468。

      【譯文】

      56.士兵不得從事農事、商業(yè)和公共事務,如果他們從事此類事務,將會被開除軍籍,并且被剝奪士兵特權。

      【注釋】

      [1]. 12, 35, 15, 1;. 4, 65, 35, 1;. 116, 1,參見Blume (2008)。

      猜你喜歡
      軍旗長官羅馬
      學人風采
      千萬別當羅馬士兵
      趣味(數學)(2021年11期)2021-03-09 06:25:28
      永恒之城:羅馬(二)
      永恒之城:羅馬(一)
      小羅馬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12
      黨旗艷 軍旗紅
      試述北魏宗室擔任洛陽京畿長官的情況
      唯一的關心者
      軍事文摘(2009年5期)2009-06-30 01:01:04
      來不及看
      意林(2008年11期)2008-05-14 04:15:26
      長官的電話
      乌拉特前旗| 会同县| 张家川| 梁平县| 秦皇岛市| 麟游县| 酒泉市| 合作市| 贵南县| 钟祥市| 吉水县| 莫力| 寿宁县| SHOW| 潢川县| 海宁市| 台南市| 高唐县| 沭阳县| 万源市| 于田县| 东港市| 新民市| 梧州市| 成武县| 调兵山市| 临颍县| 乐都县| 平昌县| 武宣县| 门头沟区| 辽阳县| 名山县| 富裕县| 宜州市| 罗平县| 瑞丽市| 达州市| 巨鹿县| 观塘区|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