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霞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信息公開制度邁上了法治軌道,政府信息公開也成為法治政府建設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檔案資料作為政府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也應該成為政府公開的信息范圍。由此,檔案館也逐漸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陣地。在這一背景下,如何重視檔案館建設讓其在政府信息公開中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是亟待解決的一道問題。筆者認為,充分發(fā)掘檔案館的資源優(yōu)勢,方能發(fā)揮其在政府信息公開中的陣地作用。
1 政府信息公開后檔案的利用現(xiàn)狀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政府信息開放和公開。在信息時代,政府信息不僅是政府活動的重要資源,更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在民主社會中,要滿足公眾的信息獲得權、使用權和參與權,就必須使政府的信息得到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必須健全。檔案館作為檔案資料收藏和服務中心,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最初,各級檔案館館藏滿30年的檔案向社會開放,主動開發(fā)檔案信息資源為政府和民眾服務。2000年以后,各級國家檔案館紛紛采取有效措施,大量收集已公開現(xiàn)行文件并免費提供利用,從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館藏檔案信息滯后與利用者需求愿望之間的矛盾。開展已公開現(xiàn)行文件利用工作正是適應了推進政務信息公開的客觀要求。從更多的角度來看,當前政務信息公開還存在著認識片面、手段缺陷、制度缺位等問題,政務信息公開內容還比較有限,多為行政結果而非過程,難以充分滿足公眾需要;且多以紅頭文件、報刊和電視廣播新聞媒介為主,不利于行政相對人主動查詢和完整收集保存;政府下屬部門各自公開顯得支離分散,利用起來十分繁瑣,增加了利用成本,延長了利用周期,阻礙了信息整體價值的發(fā)揮。找準問題根源并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已成為當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議題。
2 政府信息公開后檔案館的作用定位
檔案館是社會檔案信息資源的存儲中心,是提供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基地。隨著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開展,由于檔案與政府信息的密切聯(lián)系,檔案工作關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開展力度,因而檔案館成為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前沿陣地具有必然性與必要性。
(一)從法律依據(jù)來看,政府信息有歷史和現(xiàn)時之分,涵蓋政府各組成部門的行政行為。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向社會開放。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少于30年?!睂v史政府信息公開以法律的形式做出了界定,明確了檔案館在政務信息公開中的重要職責。如《浙江省國家檔案館管理辦法》規(guī)定各級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須及時向本級政府設立的綜合檔案館移交有關文件資料,各綜合檔案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規(guī)定,向社會提供現(xiàn)行文件查詢服務就把檔案館作為集中查詢政府信息的
場所。
(二)從業(yè)務能力來看,檔案館建館以來,長期從事檔案信息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鍛煉造就了大批思想先進、學識淵博、業(yè)務熟練、精通管理的人才隊伍,這也是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關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政府信息公開在保留傳統(tǒng)方式的同時,還將迅速開展數(shù)字自動化服務,構建較為先進的政府信息公開模式,以辦公自動化、信息化為突破口,在無紙化辦公、遠程服務等方面推進行政管理信息傳播的現(xiàn)代化。無論在傳統(tǒng)方式還是現(xiàn)代方式中,檔案館都具有堅實基礎和雄厚力量。目前各級檔案館大都已建立了完備的信息網站,并實行館藏目錄機讀檢索,逐步實現(xiàn)了開放檔案目錄、現(xiàn)行文件全文全息網上查詢檢索,有條件的檔案館依托政務網已實現(xiàn)區(qū)域內在線電子文件的收集和服務,檔案館已具備擔當政府信息服務主要角色的技術優(yōu)勢。
(三)從制度建設來看,目前政府信息公開的主體是各級政府部門。這些部門長期以來各自為戰(zhàn),信息分散。因此,迫切需要搭建一個公正、公開、公平的制度平臺。對此,政府的制度保障就顯得至關重要,通過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設立一個部門從事政府信息收集、整理、整合工作,通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技術手段公布政府信息。而在具有信息服務職能的檔案館、圖書館以及其他信息服務機構中,檔案館最具得天獨厚的條件??梢酝ㄟ^爭取當?shù)卣С?,給檔案館重新作個制度安排:各級綜合檔案館作為當?shù)卣畔⒐_的場所,在機構設置中給予明確定位。
3 政府信息公開后檔案館的角色建設
在政府信息公開背景下,檔案館的檔案收集工作、檔案整理工作、檔案提供利用工作,檔案開放力度、年限、范圍及對象等都對檔案館的職能作用提出更高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檔案館工作應如何開展,發(fā)展思路應如何轉變,這些問題已成為檔案界較為關心的研究課題。筆者認為,檔案館要充分發(fā)揮政府信息公開中的陣地作用,應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信息資源建設,突出構建信息資源體系。檔案館作為政府信息的指定場所雖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要充分履行好政府信息公開的職責,必須構建系統(tǒng)性、綜合性的信息資源體系。這個信息體系,應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的、經濟的、科技的、文化的等等。通過組織整合,為社會公眾構造翔實可靠、功能完備的信息平臺。在信息范圍上要囊括所有的黨政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yè)單位;在信息內容上要包含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眾所需要的各種政府信息;在信息形態(tài)上要包括紙質、聲像、電子等各種類型和載體;在時間跨度上既要有歷史的政府信息,還要有現(xiàn)時的政府信息。
(二)注重政府信息陣地建設,突出信息平臺利用?;A設施是檔案館功能發(fā)揮的基本平臺,檔案館功能定位決定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向。過去以存史為主要功能的檔案館,其基礎設施主要注重于檔案館庫的建設;現(xiàn)代檔案館功能趨向多元化,政府信息公開需要及時、便民,對檔案館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反過來,基礎設施建設狀況決定和影響著檔案館功能的發(fā)揮。沒有基礎設施,檔案館功能發(fā)揮將成為空談;基礎設施不到位、不完善、不能滿足需要,檔案館的功能發(fā)揮也將受到局限。因而,面對新形勢、新需求,檔案館要充分發(fā)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功能和其它功能,必須十分重視檔案館基礎設施建設。
(三)注重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突出信息公開制度的完善。堅持“依法公開、及時準確、講求實效、方便群眾“的原則,不斷創(chuàng)新公開方式,達到信息透明、服務便捷和有利監(jiān)督的目的。在滿足傳統(tǒng)查閱咨詢的同時,堅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公開的方式,積極探索和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如通過新聞發(fā)布會、咨詢會、說明會、答復會等會議公開;通過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屏、電腦查詢等互聯(lián)網公開;通過研編政府信息資料、政務辦理手冊、辦事指南公開;通過設置公開欄、公示牌、墻報公開等。
(四)注重政府信息公開網絡建設,突出陽光電子政務。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政府信息公開提供了順暢高效的通道。實踐證明,電子政務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有效載體。加強電子政務建設,不斷提高標準化程度,與政府信息公開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從而推動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政府信息公開是現(xiàn)代法治政府的基本價值取向和發(fā)展趨勢,也是我們黨堅持、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檔案館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前沿陣地,應不斷加大信息資源開發(fā)、窗口平臺和信息化建設,著力做好檔案信息開放工作。隨著政府信息公開進程的推進、檔案開放程度的加大,公眾利用檔案的頻率會越來越高,檔案館的公共服務功能也會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