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萍 李艷玲 鐘雨融 謝友新
佛山市三水區(qū)中小學生PPD試驗篩查肺結核結果分析
鐘麗萍 李艷玲 鐘雨融 謝友新
目的摸清三水區(qū)中小學生結核菌感染和患病情況,控制結核病在學校流行和傳播。方法抽取佛山市三水區(qū)中小學新生進行PPD皮膚試驗,強陽性者進行胸片檢查,胸片異常者予痰抗酸染色涂片;胸片未見異常者,知情同意下予以預防性服藥。數據應用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分析,方法包括統(tǒng)計描述、行列表的χ2檢驗等。結果佛山市三水區(qū)中小學生總陽性人數為5481人,陽性率為44.47%;強陽性人數為230人,強陽性率為1.87%;發(fā)現1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患病率為8.11/10萬。不同性別組PPD試驗結果:受檢男生中,陽性為2952人(42.9%)、強陽性為103人(1.5%);受檢女生中,陽性為2529人(46.5%)、強陽性為127人(2.3%);不同性別組學生之間PPD試驗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2P<0.01)。女生的陽性率、強陽性率高于男生。不同年級組PPD試驗結果:受檢初中生中,陽性為3341人(47.7%)、強陽性為138人(2.0 %);受檢小學生中,陽性為2140人(40.2%)、強陽性為92人(1.7%);不同年級組學生之間PPD試驗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7P<0.01)。初中生的陽性率、強陽性率高于小學生。結論佛山市三水區(qū)學校結核防控工作成績顯著,中小學學生結核菌感染率在國內處于中低水平,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較低。應繼續(xù)加強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定期開展結核病的篩查,控制學校結核病的發(fā)生和傳播。
中小學生;PPD試驗;肺結核;結果;分析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慢性傳染病,近年來發(fā)病率逐漸上升[1],已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結核病是通過呼吸道傳播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我國結核病患患者居世界第2位,估算全國有450萬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有5.5億人已受結核菌感染(結核感染率為44.5%)[2]。為了解佛山市三水區(qū)中小學生結核病感染發(fā)病情況,筆者于2011年4月對佛山市三水區(qū)12725名小學、初中新入學學生進行PPD皮膚試驗,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佛山市三水區(qū)12725名小學、初中學生。
1.2研究方法和器材
1.2.1方法 抽取佛山市三水區(qū)初中和小學的新生進行PPD皮膚試驗和健康宣傳教育;PPD強陽性進一步胸部X光片檢查;胸片異常者予痰涂片抗酸染色檢查;PPD強陽性而胸片未見異常者,在知情同意情況下,予以預防性服藥。
1.2.2器料和注射 結核菌素人型純蛋白衍化物(PPD),注射器。注射方法:在左前臂掌側,注射0.1 ml(含5IU PPD),呈直徑約為6~10 mm大小白色隆起。于72 h后檢查試驗反應,對陽性者測量硬結的橫縱徑,計算出硬結的平均直徑。
1.3結果判定:
1.3.1硬結平均直徑 <5 mm為陰性反應,5~19 mm為陽性反應,≥20 mm或有水皰、破潰、淋巴管炎及雙圈反應為強陽性[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Excel2003錄入,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分析,方法包括統(tǒng)計描述、行列表的χ2檢驗等。
2.1一般特征 佛山市三水區(qū)共有12725名學生為結素試驗對象,實際接受檢查數為12324名,篩查率為96.85%。其中初中學生7003名(56.8%),小學5321名(43.2%);男生6888名(55.9%),女生5436名(44.1%);
2.2PPD結果 12324名學生中,PPD陽性人數為5481人,陽性率為44.47%;強陽性人數為230人,強陽性率為1.87%
2.3肺結核感染的流行特征
2.3.1空間分布 初中學生PPD陰性3524例(50.3%),陽性3341例(47.7%),強陽性138例(2.0%);小學學生陰性3089例(58.1%),陽性2140例(40.2%),強陽性92例(1.7%); 初中學生PPD陽性比例比小學學生高(χ2=72.7,P<0.01)。
表1 學校與PPD感染關系
2.3.2人群特征 受檢男生中,PPD陰性3833例(55.6%),陽性2952例(42.9%),強陽性103例(1.5%);女生中,陰性2780例(51.2%),陽性2529例(46.5%),強陽性127例(2.3%),不同性別組學生之間PPD試驗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2,P<0.01)。女生的陽性率、強陽性率比例高于男生
表2 三水區(qū)初中、小學生PPD感染現況
2.4患者發(fā)現及預防性服藥
2.4.1患者發(fā)現及處理 對230例PPD強陽性學生均拍攝后前位胸片1張,胸片異常者予痰涂片抗酸染色檢查,發(fā)現1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為中學女生,患病率為8.11/10萬,已納入“廣東省結核病控制項目”,進行規(guī)范的抗結核病治療。
2.4.2預防性服藥 暫沒有學生家長同意進行預防性服藥。
本次調查顯示,佛山市三水區(qū)中小學生PPD強陽性率為1.87%,發(fā)現1名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患病率為8.11/10萬,在國內處于中低水平,較陜西榆林[4]、河南鄭州[5]以及河北廊坊[6]報道的強陽性率和患病率低。這與我區(qū)認真貫切執(zhí)行衛(wèi)生部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fā)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guī)范(試行)》密切相關,我區(qū)專門制定了《佛山市三水區(qū)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guī)范(試行)》,明確了衛(wèi)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和學校的職責,將結核病的檢查項目作為學校新生入學體檢的必查項目,及時發(fā)現和治愈肺結核病病例,有效控制了結核病在學校的傳播和流行。
初中學生PPD陽性比例較小學新生高,這與袁磊凌[7]等對佛山市禪城區(qū)中小學入校新生結核菌素檢查結果,以及我國第四次全國流調[2]的結果相符,這可能與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交往較廣泛,接觸結核菌的機會不斷增加,以及卡介苗的滴度降低,保護率下降且學習任務繁重有關。
女生PPD陽性比例比男生大,與羅麗穎[6],王月秀[8],劉海龍[9]等對廊坊、榆林和宿遷市的中小學生結核菌感染現狀的調查結果相符,原因可能與女生的身體機能特點,體質較弱以及發(fā)育期較早,營養(yǎng)需求較高,另外,女生較文靜,戶外活動較少等有一定關系[7]。
國內多項研究表明,化學藥物對學生結核病的發(fā)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10-12],但本次研究,由于學生家長對結核病預防用藥可能出現的藥物副反應過分擔憂,害怕影響學生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暫沒有學生家長同意進行預防性服藥。
綜上所述,我區(qū)認真貫切執(zhí)行《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guī)范(試行)》取得了顯著成績,佛山市三水中小學學生結核菌感染率處于國內中低水平,學生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較低;但初中生感染和發(fā)病率較小學高,女學生易感,因此,應繼續(xù)加強三水區(qū)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防范學校結核病疫情的傳播流行。同時,應加強宣傳對結核病預防用藥的必要性,消除學生家長對藥物副反應的過分擔憂,防患于未然。
[1] 許柏青, 李龍武. 武岡市中小學生結核病患病情況調查分析.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08, 15(03):760-761.
[2] 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 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2, 01.
[3] 屠德華. 菌素試驗的應用. 中國防癆雜志, 2001, 23(2): 123-125.
[4] 月秀, 李軍. 榆林市中小學生結核菌感染現狀調查.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08, 02(44): 175-176.
[5] 吳艷榮, 任志田. 鄭州市部分大中專院校六屆入校情況調查. 醫(yī)藥世界, 2009,01(86): 94-95.
[6] 羅麗穎. 廊坊市農村地區(qū)中小學生結核菌感染現狀調查.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0, 02(23): 158-160.
[7] 袁磊凌.佛山市禪城區(qū)中小學生肺結核感染和患病現況.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2, 01.
[8] 王月明, 陳秀琴, 張宏娟. 大連市中、小學生結核菌感染情況分析. 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 05(12): 534-535.
[9] 劉海龍. 宿城區(qū)農村中小學一年級學生結核菌感染情況調查. 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2009, 29(12): 921.
[10] 羅麗穎. 廊坊農村中小學結核菌感染者實行藥物預防的評估. 航空航天醫(yī)藥, 2010, 03 (11): 302-303.
[11] 馬麗萍. 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家庭中兒童結核感染發(fā)病及預防的研究.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003, 05(07): 277-279.
[12] 陳曉梅. 某大學1995~2001級學生結核發(fā)病情況與PPD試驗關系分析. 中國校醫(yī), 2008, 03 (29): 301-302.
528100 佛山市三水區(qū)疾病防治所
鐘雨融 E-mail:sanshui_t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