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杰 姜娟 徐海英
(1.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2.鞍山師范學院 遼寧鞍山 114005)
目前,作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2型糖尿病可合并鈣、磷代謝紊亂和骨質疏松等疾病。有研究表明,運動與骨量變化有密切關系,并能改善骨的生物力學性能[1]。本研究以太極拳為鍛煉手段,檢測其對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人骨代謝指標的影響,為該人群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提供參考。
鞍山市雙山社區(qū)21名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人自愿參加本次試驗(簽署知情同意合同書)。試驗前,全體對象未進行過系統(tǒng)鍛煉,符合以下條件[1]:(1)符合1999年WHO診斷標準的2型糖尿病人。(2)病情控制較為穩(wěn)定,血糖≤16.8mmol/L,一年內未發(fā)生糖尿病急性代謝紊亂。(3)無嚴重心、腎、眼底等糖尿病并發(fā)癥,血壓不超過180/110mmHg。(4)僅采用飲食控制與降糖藥物治療,未注射胰島素。研究對象均未服用過影響骨代謝的藥品(如鈣劑、激素、維生素D、維生素K),無任何骨代謝的疾病,無肝膽疾病,無遺傳性疾病。一般情況見(表1)。各指標間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1 運動方案
為保證鍛煉安全有效,開始時選擇最低運動強度(220-年齡)×50%(50%HRmax),以后隨體力改善,運動能力提高,運動強度逐步加大,但應控制在(220-年齡)×80%(80%HRmax)與(220-年齡)×60%(60%HRmax)之間[2]。鍛煉組于每天午飯后90min,進行24式簡化太極拳運動,每次1h,有效鍛煉時間(心率達170-年齡)在30min左右,每周6天,進行12周。兩組人員試驗期間飲食、用藥情況不變。
1.2.2 血、尿樣采集和處理
鍛煉組在測試前素食3日(控制肉皮和魚肉等攝入)。于試驗前及結束后,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肘正中靜脈血約5ml,室溫下靜置30min,離心15min,離心速度3000轉/分,分離血清,放入4℃冰箱待測;取晨空腹2小時尿液5ml(6點排空晨尿后飲水500ml,8點時所留尿),放4℃冰箱待測。
1.2.3 指標及儀器
使用6010型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安捷倫上海分析公司產)測血清堿性磷酸酶(AK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鈣(UCa)、羥脯氨(U-HOP)和肌苷(U-Cr);使用MD-100多功能生化分析儀(三和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產)測血鈣(U-Ca)。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用SPSS14.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D)表示。組間差異采用兩組樣本數不等的t檢驗,試驗前后自身對照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顯著性水平)。
與試驗前相比,鍛煉組血清TRAP顯著下降(P<0.05),血清AKP顯著升高(P<0.05),血Ca含量有一定的升高趨勢;與對照組相比,鍛煉組血清AKP明顯升高(P<0.05)。(見表2)
與試驗前相比,鍛煉組尿鈣/尿肌酐比值顯著升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鍛煉組尿鈣/尿肌酐比值有明顯的升高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差別(P>0.05),可能與人數較少有關。(見表3)
盡管目前對血鈣能否確切反映機體骨代謝狀況存在爭議,但運動會影響人體血鈣水平是肯定的。例如,李文彬等發(fā)現,負重運動可降低血鈣,而且小負重運動組優(yōu)于大負重運動組及無負重運動組。有研究表明,參加游泳的老年人血鈣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顯示,12周太極拳練習后,鍛煉組血鈣水平較習練前及對照組均有上升趨勢。
表1 兩組對象一般情況
表2 試驗對象血清骨代謝指標的比較
表3 試驗對象尿中骨代謝指標的變化
血中TRAP主要來源于骨吸收過程中破骨細胞的釋放,其變化可反映破骨細胞活性和骨吸收狀態(tài),可作為觀察絕經后女性骨量丟失的一個指標。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血清TRAP明顯高于正常人。人體TRAP含量受脂糖環(huán)境影響,習練太極拳可有效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調節(jié)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從而起到對血糖的調節(jié)。練習太極拳后,鍛煉組血清TRAP顯著下降(P<0.05),印證了上述解釋,即糖尿病人體內原有高糖環(huán)境通過太極拳練習得到改善,進而影響破骨細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增加。
一般認為運動可明顯抑制骨吸收過程,運動人群尿Ca/Cr明顯低于非運動人群。只有在一次性大強度運動后,尿中Ca/Cr的值會才出現顯著增高的情況。本研究中尿Ca/Cr的值出現顯著升高的情況,這與血清TRAP的改變方向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糖尿病人自身代謝特點引起的。尿中Ca含量不僅受骨鈣流失影響,腎功能也起到重要作用。糖尿病人血糖偏高,會引起機體滲透性利尿,增加鈣隨尿液的排泄。有研究發(fā)現,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人體質指數、血鈣、磷及堿性磷酸酶與對照組間無明顯差異,但糖尿病組24 h尿鈣高于正常對照組 (P<0.01)。此外,糖尿病人胰島素相對缺乏,也導致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作用減弱,進而增加了鈣的排泄。
目前,AKP作為骨形成指標被廣泛應用。對于2型糖尿病人來說,骨代謝障礙與其血清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s)含量下降有關。IGFs對骨形成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通過大量增加介導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間的偶聯作用,使骨吸收后骨形成增加,這有利于骨重建的正常進行。
本研究中,鍛煉組血清AKP含量較對照組及自身運動前均有顯著升高(P<0.05)。這可能一方面與堅持習練一段時間的太極拳對成骨細胞活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加強骨形成有關;另一方面與太極拳練習可改善老年女性糖尿病人體內原有高糖環(huán)境,進而影響IGFs的代謝有一定的關系。
12周太極拳鍛煉后,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人骨代謝相關指標發(fā)生了相應變化,這說明太極拳習練對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人骨代謝狀態(tài)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1]唐紅梅,施榕.2型糖尿病的運動療法[J].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16(2):56-59.
[2]田華云.Ⅱ型糖尿病及其運動處方[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4):67-69.
[3]潘莉莉,呂愛玲,李強,等.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謝生化指標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5: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