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英文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發(fā)病率在我國呈日益增長的趨勢。冠心病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家族史、性別等被廣泛認識和接受,稱之為傳統(tǒng)危險因素。隨著對CHD 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除了這些傳統(tǒng)因素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與CHD 關系密切,如同型半胱氨酸也被認為是與CHD 發(fā)生密切相關。本文旨在分析半胱氨酸血癥(Hcy)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 年1 月至2012 年6 月我院心內科及重癥監(jiān)護病房經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為冠心病60 例為試驗組,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30 例為對照組。排除標準:肝硬化、右心衰竭導致的肝瘀血、痛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試驗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6 例,高血壓28 例,吸煙超過5 年31 例。
1.2 檢測指標
1.2.1 血脂及半胱氨酸水平檢測:2 組入組后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 送檢。另外抽取靜脈血2 ml 抗凝,1 h 內3 000 r/min 離心10 min,30 min 內分離血清,置-20℃保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用雅培公司Abbott AXSYM 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測定(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集齊標本后批量檢測。
1.2.2 應用超聲檢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受檢者仰臥位,從頸根部鎖骨上開始探查,連續(xù)觀察左、右側頸總動脈、頸總動脈分叉處及頸內動脈后壁,測量外膜與中層之間的界面至內膜表面的距離,取3 個切面的平均值為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值[1]。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5.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指標間相關性分析采用線性回歸分析法,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 組血脂、Hcy、IMT 比較 試驗組的三酰甘油(TC)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試驗組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且IMT 明顯大于對照組(P <0.05)。TC 和Hcy無相關性(r=-0.49,P >0.05)。見表1。
表1 2 組血脂、Hcy、IMT 比較±s
表1 2 組血脂、Hcy、IMT 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
2.2 冠心病血管單支病變、單支以上病變與Hcy、IMT 關系根據(jù)造影結果將試驗組分為單質病變組和單支以上病變組,單支以上病變組的Hcy、IMT 均明顯高于單支病變組(P <0.05)。見表2。
表2 冠心病血管單支病變、單支以上病變與Hcy、IMT 關系±s
表2 冠心病血管單支病變、單支以上病變與Hcy、IMT 關系±s
注:與單支病變組比較,*P <0.05
?
Hcy 是一非蛋白構成型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通過一系列的依賴腺苷蛋氨酸的轉甲基反應的中間產物,該反應包含一些基本的微量營養(yǎng)物質如葉酸和維生素B12,Hcy 在人體內含量甚微[2]。Hcy 作為動脈硬化疾病重要潛在致病因子,Hcy 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及其在腦血管等疾病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逐漸得到證實與肯定[3]。
動脈內膜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病變部位,當斑塊突入管腔時,由于寓含脂質或管壁應力的增大、斑塊可以發(fā)生破裂,暴露的脂質和膠原纖維可激活血小板,啟動凝血反應形成血栓或發(fā)生出血、潰瘍、斑塊脫落等,造成腦梗死的發(fā)生,同時斑塊造成的動脈管腔部分狹窄使狹窄遠端血流低灌注狀態(tài),這就造成血栓形成和為上游栓子停留的條件[4]。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同時試驗組的TC 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但是TC水平與Hcy 并無相關性,提示進一步分析血管病變數(shù)量與Hcy的關系發(fā)現(xiàn),單支以上病變組的Hcy 明顯高于單支病變組,組間比較有差異性,提示Hcy 水平與冠心病血管粥樣硬化程度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Hcy 與粥樣硬化發(fā)生密切相關,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對于檢查中發(fā)現(xiàn)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異常的患者,及時處理Hcy,盡早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預防和治療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幫助。
1 林偉強,孫小純,韋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與動脈粥樣化的相關性.河北醫(yī)藥,2013,35:837-838.
2 De Nooijer R,Verkleij CJ.Lesional over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promotes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nadvanced lesions but not at earlier stages ofatherogenesis.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2006,26:340-346.
3 陳定中.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雜志,2013,21:63-64.
4 Suwanw NC,Chutinetr A.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of cervicocerebral arteriesl intracranial versus extracran.Neuroepidemiology,2003,2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