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潔
(陜西中醫(y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陜西 咸陽 712046)
加味左金湯是由古方左金丸加減而來,具有清熱活血、理氣降逆、抑酸止痛并兼以扶正之作用,經(jīng)長期臨床運用,對胃潰瘍具有較好的療效[1]。為進一步研究其治療胃潰瘍的作用機制,筆者觀察加味左金湯對胃潰瘍模型大鼠血清內(nèi)皮素(ET-1)及胃泌素(Gas)的影響,結(jié)果如下。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體質(zhì)量(180±50)g,由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醫(yī)動字第10-24號。
1.1.2 藥物 加味左金湯(藥物組成:黃連15 g,三七3 g,郁金10 g,香附10 g,柴胡10 g,煅牡蠣15 g,煅瓦楞子15 g,人參6 g,炙黃芪15 g,吳茱萸5 g,炙甘草6 g)由陜西中醫(yī)學院校醫(yī)院加工提供;鹽酸雷尼替丁膠囊,大慶華科股份有限公司藥業(yè)分公司,國藥準字H23023528,批號:20100301。
1.1.3 儀器與試劑 γ-放射性計數(shù)儀,北京核儀器廠;ET-1放免試劑盒、Gas放免試劑盒,均由西安永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100705。
1.2 實驗方法
1.2.1 造模方法 將60只SD大鼠隨機分為6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物對照組及加味左金湯大、中、小劑量組,每組10只。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5組參照Okabe冰醋酸致大鼠胃潰瘍造模方法[2]。大鼠禁食24 h后,常規(guī)消毒,按0.1 mL/100 g腹腔內(nèi)注射3%戊巴比妥鈉麻醉,自大鼠劍突下沿腹中線剪口約2 cm,將胃移出腹腔,下墊一消毒干紗布,在胃前壁近胃竇處將0.01 mL冰醋酸注入黏膜下層。注射后,胃壁表面立即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隆起,然后該處變?yōu)橐蝗榘咨煌该鲄^(qū),直徑約5 mm,保留45 s后,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并用消毒干紗布吸干,將胃送還腹腔,縫合腹膜、肌層、皮膚。正常對照組大鼠實施假手術(shù),操作方法同前,但僅打開腹腔,暴露胃部后,注射0.9%氯化鈉注射液2 mL隨即縫合。
1.2.2 分組給藥方法 6組均于造模后第3 d開始給藥。陽性藥物對照組予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溶液灌胃,濃度為3 mg/mL,1 mL/100 g,每日1次;加味左金湯大、中、小劑量組分別給予2.5、1.25、0.75 g/mL加味左金湯溶液灌胃,1 mL/100 g,每日1次;正常對照組與模型組予0.9%氯化鈉注射液灌胃,1 mL/100 g,每日1次。各組大鼠均自由飲水,標準飼料飼養(yǎng),均連續(xù)灌胃13 d。
1.3 觀察指標及方法 觀察各組大鼠治療后血清ET-1及Gas水平變化。
1.3.1 血液標本采集及處理 灌胃治療13 d后停藥,各組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斷尾采血0.5 mL,血樣收集完畢立即以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漿置于-70 ℃冰箱保存。
1.3.2 血漿ET-1及Gas測定 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嚴格按照ET放免試劑盒及Gas放免試劑盒說明書方法進行操作。
2.1 各組大鼠治療后血漿ET-1水平比較 見表1。
由表1可見,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血漿ET-1水平明顯升高(P<0.05),陽性藥物對照組血漿ET-1水平有升高趨勢,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加味左金湯大、中劑量組及陽性藥物對照組血漿ET-1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加味左金湯大劑量組與陽性藥物對照組對ET-1降低水平相當(P>0.05);加味左金湯小劑量組血漿ET-1水平有下降趨勢,但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味左金湯對胃潰瘍大鼠血漿ET-1水平有降低作用。
表1 各組大鼠治療后血漿ET-1水平比較
2.2 各組大鼠治療后血漿Gas水平比較 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治療后血漿Gas水平比較
由表2可見,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血漿Gsa水平明顯升高(P<0.05),陽性藥物對照組血漿Gsa水平有升高趨勢,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加味左金湯大劑量組及陽性藥物對照組血漿GSA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加味左金湯大劑量組與陽性藥物對照組對ET-1降低水平相當(P>0.05);加味左金湯中、小劑量組血漿Gas水平有下降趨勢,但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加味左金湯對胃潰瘍大鼠血漿Gsa水平有降低作用。
胃潰瘍屬中醫(yī)學胃脘痛、心痛、肝胃氣痛的范疇。常發(fā)生于情緒失和、脾胃虛弱、飲食不節(jié)之人,但由于胃潰瘍多為慢性疾病,病情易遷延日久,其證多為虛實夾雜,所以中醫(yī)治療除根據(jù)不同病癥,施以行氣化滯止痛等治標外,還應配用清熱、補益、活血、養(yǎng)血、疏肝、健脾等治本調(diào)理,既祛邪又扶正,標本兼治。筆者在對以往研究文獻總結(jié)的基礎上,對治療胃潰瘍的大量中藥進行了分析,得出理氣降逆、抑酸止痛是本病用藥的基本規(guī)律,變證多寒熱虛實夾雜,并依據(jù)患者胃脘脹滿疼痛、胸悶噯氣、嘈雜吐酸、口苦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在古方左金丸的基礎上進行加減組成加味左金湯,運用補瀉兼施法,具有較好地治療胃潰瘍的作用。方中黃連清熱解毒;三七、郁金活血化瘀止痛;香附、柴胡疏肝理氣,同時還可增強活血的功效;煅牡蠣、煅瓦楞子抑酸止痛;人參、炙黃芪補氣益氣,使全方祛邪而不傷正;吳茱萸降逆止嘔,還可抑制黃連過于苦寒傷脾之弊;甘草調(diào)和諸藥。加味左金湯所具有的功效是藥物之間相輔相成、綜合調(diào)控的結(jié)果。有研究表明,ET-1可導致胃黏膜血管收縮,導致黏膜缺血、缺氧、酸中毒及能量代謝障礙,所以ET-1可促進胃黏膜壞死等病理變化[3]。胃酸分泌過多可能是誘發(fā)胃潰瘍的主要因素,Gas則是刺激胃酸分泌的主要因素。肖戰(zhàn)森等[4]研究發(fā)現(xiàn)胃潰瘍患者Gas水平較正常水平明顯增高。所以在胃潰瘍治療過程中,血清ET-1及Gas的水平變化可直接反應藥物的臨床療效。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加味左金湯可以明顯降低胃潰瘍模型大鼠血漿ET-1、Gas水平,對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
[1] 林潔.加味左金湯治療胃潰瘍70例[J].陜西中醫(yī),2012,33(11):1484-1485.
[2] 才麗平,蔣寧,曲怡,等.胃粘膜表面局部投予乙酸制備大鼠胃潰瘍模型的方法[J].解剖科學進展,2011,17(1):8-11,15.
[3] Konturok ST.Role of growth factors in gastroduodenal protection and healing of peptic ulcers[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1990,19(1):41-65.
[4] 肖戰(zhàn)森,李景榮,馮建東,等.血清胃蛋白酶原與胃泌素檢測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診斷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5,18(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