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蹦敲?,教師在傳道過程中,如果能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就會使課堂妙趣橫生,這才是有效教學的最高境界。語文教學本不缺少生動有趣,如果能將“軍事策略”恰當?shù)剡\用,會更好地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
一、 走為上計
有人說:“在求知的道路上,小學生要老師抱著走,初中生要老師拉著走,高中生則要老師領著走,大學生只要老師指個路,他們自己就會走?!笔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如果能盡早地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老師只做指路人,“路”讓學生自己走,則是最好的“走為上計”。
在“走近李清照”的專題教學中,引領學生從“生平簡介→趣聞軼事→詞作賞析→美文解讀”進行一系列的知識探求,那么對李清照學生會有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立體性的了解,既奠定了深厚的文學基礎,又掌握了走近名人的學習方法。如法炮制,學生會自己探求“走近李白”、“走近陸游”等專題的學習。從此走進一個廣闊的文學空間,語文老師還會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迷茫嗎?
二、笑里藏刀
“笑”是人的一種面部表情,也成為作家筆下人物的特寫。但這里的“刀”并無陰險狠毒的原義,而只有嚴厲的批評的意思。引領學生分析“笑”的內(nèi)涵,體會賦“笑”于特殊的含義——批評的意味,從而理解作者的用心所在,這便是“笑里藏刀”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學習世界文豪之一的魯迅的作品時,不妨用“笑里藏刀”來提醒學生們認識到“笑”中寄予著的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在理解《藤野先生》時,“看電影事件”中,分析中國人的“笑”與歡呼,對“笑”里藏著的“刀”的解析,會使學生認識到中國人雖然肢體健全,但精神麻木,從而才能真正地理解魯迅棄醫(yī)從文的真正原因。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每次出場,對周圍人的“笑”里藏著的“刀”的解析,會使學生認識到“世態(tài)炎涼”,從而認識到作者“笑中寫哀,使哀更哀”的內(nèi)心情感。如此教學語文老師還會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困頓嗎?
三、欲擒故縱
所謂“欲擒故縱”,本義是捉拿某人卻先故意放松一下,使對方形成錯覺,以便更好地捉拿。此策略用在語文教學中,會使教師遇到棘手的問題時,正面講述有困難時,先從反面來說,讓學生從否定中對這一問題有所領悟。
教《白楊禮贊》時,我原想直接告訴學生“欲揚先抑”手法的好處,可又考慮到這個問題有些學生難以接受,于是,故意說:“茅盾這篇文章寫得不錯,只是筆墨繁瑣有些不夠簡潔,應當刪去‘它沒有婆娑的姿態(tài),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這一部分,才會使文章更簡潔明了”。有些學生聽了,舉手反對,陳說各自的理由。這些正是“欲揚先抑”寫作手法的好處,學生在辯駁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種寫法的好處,這節(jié)課的難點問題迎刃而解,語文教師還會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苦楚嗎?
由此可見,軍事策略在語文教學中恰當?shù)貞?,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改變學生學習語文的思維定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他們拓寬思路,開闊眼界。但軍事策略的應用要靈活多變,切不可機械搬用而弄巧成拙。
(作者單位:吉林省樺甸市第五中學)
責編/齊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