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相春
一、尊重與信任,賞識的基礎
學生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與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對他們應當予以尊重。班主任蹲下身來,平視孩子,傾聽孩子說話,會讓孩子立刻感受到被尊重。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被人尊重的愿望。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興的事,有什么憂愁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問題,還是心理的問題?是習慣問題還是基礎問題?對這些問題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就可以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所以班主任在了解學生的時候,就要學會傾聽,放下老師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增加老師的親和力,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會傾聽,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說出來,求得老師的關懷和尊重,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就是靈魂和靈魂的激蕩。所以,信任與尊重是實施賞識教育的前提。
二、真實可信,賞識的原則
一些教師不管孩子的實際水平,盲目表揚,過度夸張,使贊賞顯得虛假、不實在?,F(xiàn)在的孩子心理成熟早,尤其是有了一定判斷力的大孩子,他會從中揣摩教師言語中的真實性,如果贊賞失真,被他識破,贊賞就失去效力。因此,教師更要講究措詞得當,不過分拔高,要能表揚到他心坎上。就拿學習成績來說吧,明明現(xiàn)實情況是考得不理想,你為了鼓勵他,不打擊他的自信心,仍說:“沒關系,你考得不錯的。”就顯得不真實,沒有份量了。倘若這樣說:“你這次考試,我看出其實你的潛力并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還不是很多,如果下次再努力一點,你肯定會比現(xiàn)在考得更好。”這樣既暗示了學習要努力刻苦,又不會讓孩子灰心泄氣,增添了新的動力。每個孩子都不可能樣樣精通,全才全藝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孩子總有他的強項和弱項,對于弱項如何鼓勵贊賞呢?比如,孩子明知道自己的美術不是很好,你也知道他沒有繪畫天賦,但你又不能扼殺他的這項喜好,希望能盡量畫得好些,你可以這樣說:“你的畫雖然比不上人家的好,但比老師我小時候畫得好多了,其實主要是你自己平時太少練習作畫了,起步較晚,而別人在很小的時候就畫了很多了。如果你現(xiàn)在開始堅持每天作一幅畫,過不了多久,你也和他們畫得一樣好?!边@樣客觀地幫他分析原因,并把原因歸于努力的多寡,就不會失去真實性,又能讓他信服你所說為實,并肯繼續(xù)努力下去,從而也培養(yǎng)了刻苦學習、克服困難的優(yōu)秀學習品質(zhì)。
三、善于發(fā)掘,賞識的關鍵
孩子就是一座亟待開采的金礦,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挖掘他們身上的金礦,并且將其提煉出閃閃發(fā)光的金子。
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有一雙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閃光點的“火眼金睛”,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斷地贊賞,反復地激勵,使孩子有一種被發(fā)現(xiàn)、被認可、被重視的感覺。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要在這方面找出他的閃光點,小題大做,無限夸張,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甚至可以無中生有。有這樣一個孩子,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寫下了這樣的評語:“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作為。”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墒撬炔簧朴跇媹D,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也不夠,成績列班上倒數(shù)第一。老師的評語更令他難受:“你是繪畫意識方面不可能有造就的人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zhì),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孩子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這位文學、藝術方面“不可能造就之才”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就是奧托·拉瓦赫。
四、量身裁衣,賞識的高度
俗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何況一個班五六十個人,他們的個性、情商、智商、基礎千差萬別,任何一個班都有好、中、差幾類學生。對于學習或思想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老師常自覺不自覺地會把他們視若掌上明珠。但一般情況下,在一個班里,尖子生畢竟是極少數(shù),中、下等生居多。倘若眼睛僅盯著幾個好生,丟了一大片,這些同學覺得你有偏心,對你不滿;看到好生受寵,產(chǎn)生妒嫉之心;萌發(fā)自卑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自己想進步,又無人重視,這樣的班集體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團結(jié)友愛、自覺守紀、勤奮好學的班集體的。作為班主任,要能從求得全面提高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掌握中、下學生,尤其后進生的心理特點,,要“量身裁衣”地為每一個孩子規(guī)劃:創(chuàng)造時機,搭建平臺,幫助他們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對好生,多敲警鐘,防止他們產(chǎn)生驕傲情緒;對中、下學生,多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和優(yōu)點,經(jīng)常鼓勵,及時引導、幫助和關心他們,使他們內(nèi)心為之感動,從而愿意接近你,讓他們的智力發(fā)揮到最佳水平,以求得學習成績的逐步提高,思想上的飛躍進步。事實證明,只要班主任沒有偏心,面向全體,投之以熱情、誠心和愛心,落后也能變先進,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都能取得思想上或?qū)W習上的相應進步。
五、批評提醒,賞識補充
賞識教育缺了這一條就不完整了。所以,賞識教育不僅不否認批評、懲罰,而且認為只要擺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膽地批評、懲罰。孩子犯了錯誤,特別有不良的行為習慣后,給予孩子適當?shù)奶嵝炎鳛檠a充,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體驗,以震撼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產(chǎn)生自我改正的意識。對孩子的缺點不僅需要提醒,而且可以更直接地提出批評。但這不是過去居高臨下訓斥式的批評,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正因為是這樣的提醒,孩子才樂于接受,盡快改正。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tài)樂于接受這份禮物。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掉缺點,而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為此,我們要求家長做到“學會批評”和“學會提醒”。
賞識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視角,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模式。賞識教育提倡“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其內(nèi)涵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愛。不管是什么樣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們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作為一名中小學校的班主任,要讓學會賞識的理念早日走進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讓賞識教育走入每一個班級,解放孩子的心靈,推進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校教育和諧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海陽市第一中學)
責編/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