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炳燦 許蕓 孫雪艷 (新疆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昌吉 831100)
?
淺談家鴿的公母快速鑒別
崔炳燦 許蕓 孫雪艷 (新疆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昌吉 831100)
準確地鑒別鴿子的性別,對選種、配種和提高孵化率等都十分必要。關(guān)于家鴿的公母鑒別方法,可參考的文獻不少。但是對照文獻撰寫的資料來進行非常準確地識別出家鴿的公母,還是有較大的困難。本人通過大量的實踐觀察,咨詢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鴿者,查閱鴿子的公母鑒別文獻。整理出了家鴿的公母鑒別的方法,以供初學(xué)者和鴿子養(yǎng)殖愛好者參考。
鴿子的公、母沒有明顯的外部特征,但只要平時能在養(yǎng)鴿實踐中細心認真地觀察,從鴿子體形、羽毛、嗚叫、舉動、性情等各方面去辨別,不斷積累經(jīng)驗,就能較準確地辨別出鴿子的公、母。
1.1 肛門鑒別法 在乳鴿孵出4~5d后,由于剛出殼的乳鴿肛門周圍無羽毛。把肛門稍為扳開,從側(cè)面看,公鴿肛門上緣覆蓋下緣,稍微突出;母鴿下緣突出來而稍為覆蓋上緣。如圖1所示。但是10多天后,肛門周圍的羽毛長出來就不容易鑒別了。
1.2 哺喂鑒別法 在同窩乳鴿中,常常爭先受親鴿哺喂的乳鴿多為公鴿,反之則為母鴿。
1.3 觀察鑒別法 把手伸進乳鴿頭部前面時,如反應(yīng)敏感,羽毛豎起,姿勢較兇且用嘴啄手或翅膀拍打者多為公鴿。乳鴿走動時,先離開巢盆,且較活潑好斗的多為公鴿,反之則為母鴿。
童鴿時期,l~2月齡的性別最難鑒別,通常只能由外形及肛門等部位來鑒別。4~6月齡的鴿子鑒別比較容易。童鴿的公母可以從看、抓、摸、翻肛、看羽毛等幾方面進行鑒別。
2.1 看 外觀上,公鴿頭較粗大,嘴較大而稍短,鼻瘤大而突出,頭部大而頂部呈圓拱形,頸骨粗而硬,腳骨較大而粗;母鴿體型結(jié)構(gòu)較緊湊,頭部圓小,上部扁平,鼻瘤較小,嘴長而窄,頸細而軟,腳骨短而細。
2.2 抓 用手捉鴿時,公鴿抵抗力較強,且發(fā)出“咕咕”叫聲;母鴿較溫馴,有時發(fā)出低沉的“唔唔”聲。抓住鴿子頸部對向光線的方向,觀察眼睛,可見公鴿的雙目凝視,炯炯有神,瞬膜迅速閃動;母鴿雙眼顯得較溫和,瞬膜閃動較緩慢。
2.3 摸 用手摸頸部,公鴿頸骨較粗而硬,母鴿則較細而軟。用手摸腹部骨盆,公鴿龍骨突較粗長且硬,后部與恥骨間的距離較窄,兩趾骨間的距離也較窄而緊,腳骨粗而圓;母鴿腹部兩恥骨間的距離較寬,相距3~4cm,且有彈性。恥骨與龍骨突下部的距離也較大,龍骨突稍短,腳脛骨細而稍扁。
2.4 翻肛 3月齡以上的鴿子,公鴿的肛門閉合時向外凸,張開時呈六角形;母鴿的肛門閉合時向內(nèi)凹入,張開時則呈旱花形(見圖2)。
圖1 乳鴿肛門外觀圖
1.母鴿肛門:①側(cè)面l圖;②正面圖2.公鴿肛門:①側(cè)面圖;②正面圖
圖2 童乳鴿肛門外觀
1.公鴿肛門 2.母鴿肛門
2.5 看羽毛 公鴿的羽毛比較有光澤,羽毛主桿較粗大,主翼羽尾端較尖;母鴿的羽毛光澤度較差,主翼羽尾端較鈍。但羽毛尾端的尖鈍一般較難分辨,只有在羽毛新長出時詳細比較才稍有區(qū)別。鴿頭和頸部的羽毛較短。兩翼有主翼羽、副主翼羽、覆主翼羽、覆副主翼羽、胛羽、小翼羽和肩羽等。主翼羽為兩翼外側(cè)的長硬羽毛,也就是鴿翼最大的羽毛。主翼羽一般有10根。按照自然換羽的先后次序,在內(nèi)側(cè)與副主翼羽相鄰的為第1根主翼羽,順次為第2根、第3根。其中第8、9、10根主翼羽是鴿飛翔的主要羽毛,故稱“將軍條”。副主翼羽有l(wèi)2根,在飛翔時起飛時起支擎鴿體懸浮于空中不下降的作用。與第1根主翼羽相鄰的為第1根副主翼羽,順次為第2根、第3根副主翼羽,靠近軀干的是第12根副主翼羽。覆蓋在主翼羽基部的羽毛是覆主翼羽,覆蓋在副主翼羽基部的羽毛是覆副主翼羽。它們有保護和加強主翼羽、副主翼羽的作用。胛羽長在兩翼內(nèi)側(cè),在飛翔時有防止空氣向上泄漏的作用。小翼羽有3根,位于覆主翼羽的上邊,有幫助鴿子做上下運動、回旋運動和降落運動的作用。兩翼背側(cè)基部的羽毛為肩羽,有防御雨水的作用。
童鴿公母鑒別基本都適用于成年鴿,且在成年鴿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一般難度不大,判定要點是觀察鴿子的外表與行動。下面結(jié)合圖3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
3.1 體型、體態(tài)觀察法 公鴿體型較大,頭頂稍平,額闊,鼻瘤大粗、寬、似杏仁,形無白色肉腺,眼環(huán)大而略松,頸粗短而較硬,氣勢公壯,腳粗而有力,常追逐其他鴿。母鴿體型結(jié)構(gòu)緊湊、優(yōu)美,頭頂稍圓,鼻瘤稍小,眼環(huán)緊貼,頭部狹長,頸軟細而稍長,氣質(zhì)溫順,好靜不好斗,腳細而短,無情期一般不與其他鴿接近。
3.2 羽毛鑒別法 公鴿頸羽粗而有金屬光澤,求偶時松開呈圓圈狀,尾羽散開如扇狀,主翼羽尖端呈圓圈狀,尾羽污穢。母鴿頸羽纖細,較柔軟,金屬光澤不如公鴿艷麗,主翼羽的羽尖及胸部羽毛尖端均呈尖狀,尾羽干凈。
3.3 嗚叫鑒別法 公鴿嗚叫時發(fā)出“咕嘟、咕嘟”的響亮聲,頸羽松起,頸上氣囊膨脹,背羽隆起,尾羽散開如扇形,邊叫邊掃尾。嗚叫時常跟著母鴿轉(zhuǎn),昂首挺胸,并不斷地上、下點頭。母鴿嗚叫聲小而短粗,只發(fā)出小而低沉的“咕嘟”聲。當公鴿追逐嗚叫時,母鴿微微點頭。
3.4 骨骼鑒別法 公鴿頸椎骨粗而有力,胸骨長,稍彎,胸骨末端與蛋骨間距離較短,骨盆及兩恥骨間距較窄,腳脛骨粗大。母鴿頸椎骨略細而軟,胸骨短而直,蛋骨間距較寬,胸骨末端與蛋骨間距也較寬,腳脛骨稍細而扁。
3.5 親吻鑒別法 配對鴿在接吻時,公鴿張開嘴,母鴿將喙伸進公鴿的嘴里,公鴿會以哺喂乳鴿一樣做出哺喂母鴿的動作。親吻過后,母鴿自然下蹲,接受公鴿交配。人為的假親吻方法進行鴿子的公母鑒別在實際中運用很廣泛,鑒別率很高。人為的假親吻方法是:一手持鴿,一手持鴿嘴,兩手同時上下挪動(像鴿子親吻一樣)。一般說來,尾向下垂的是公鴿,尾向上翹的是母鴿。
圖3
(甲)公鴿:l.頭圓、額闊,鼻瘤、眼環(huán)大;2.頸骨粗硬;3.胸骨長稍彎曲;4.脛骨粗大;5.胸骨與蛋骨間距狹窄;6.蛋骨短窄(乙)母鴿:l.頭狹長而稍小、鼻瘤、眼環(huán)稍??;2.頸骨軟稍細;3.胸骨短稍直4.脛骨短稍細;5.胸骨與蛋骨間距開闊;6.蛋骨長寬
(2012–11–15)
S836.1
B
1007-1733(2013)01-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