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平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
多媒體教學一直是基礎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焦點問題。目前,隨著“班班通”工程在中小學的開展,中小學教學中應用的多媒體主要以電子白板為代表,研究者們開始關注如何將電子白板有效地整合到學科的教學中去。對于電子白板的應用效果,教師對此褒貶不一,贊同的、反對的、觀望的都不在少數(shù)。筆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調查以及與一線教師的交流,對電子白板的應用進行了一些思考。
電子白板包括電子白板配套的硬件設備、軟件和教學資源。硬件主要指電子感應白板、電子感應筆;軟件主要是白板操作系統(tǒng)以及其他基本教學軟件;教學資源主要是學科教學資源和學科工具。
使用感應筆或者手指在白板上接觸時,白板將反應傳輸?shù)接嬎銠C,計算機將接收到的信號傳送給投影儀,最后投影儀將信號投射到電子白板上,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白板工作原理
傳統(tǒng)的教學多媒體是以“計算機+投影儀”為主,電子白板主要以“電子白板+計算機+投影儀”為主,較之于傳統(tǒng)多媒體的優(yōu)勢有以下五點。
傳統(tǒng)的多媒體主要是靠教師點擊鼠標來展示教學材料、呈現(xiàn)教學內容,很少有師生或學生間的交互,或者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交互;利用電子筆或是手指等可以在電子白板上方便地書寫多種筆記、對操作對象的各種編輯,與真實情境中的書寫和拖拉有很大的相似,這極大地方便了人機交互、師生以及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傳統(tǒng)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通過呈現(xiàn)的教學視頻、圖片或者字體、特效來突出重點與突破難點;在電子白板中,教學素材存放在資源面板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過程有選擇地拖出教學資源,同時,可以利用放大鏡、幕布、聚光燈等,讓學生的注意力在特定的時間內只關注某一教學重點,或者是突破某一難點。
電子白板軟件中自帶了學科教學工具,如:語文的漢字拼音、筆畫、識字軟件,數(shù)學中的幾何圖形,物理中的實驗工具,等等,教師可以減少上課時畫圖的時間,而傳統(tǒng)的多媒體雖然也可以制作這些學科教學工具,但是,耗時較多,而且效果未必能令人滿意。
在傳統(tǒng)的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教師按照事先制作好的課件進行程序性教學,學生需要按照教師事先設定好的程序進行思考,而教師未必能夠周全地考慮到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勢必會限制學生的思考范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電子白板支持人機、師生、生生的交互,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可以將其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利用電子白板方便地展示出來,這為生成性教學提供了可能,也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平臺。
傳統(tǒng)的多媒體計算機有限的屏幕難以完整地保留教學信息,也較難呈現(xiàn)交互的整個過程;電子白板的漫游功能可以實現(xiàn)大屏幕書寫,而屏幕錄制與回放功能可以將交互過程錄制下來,將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信息保存下來,利于對教學過程的重現(xiàn),也方便教師回顧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式。
高中教師上課很少使用電子白板,這與高中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高中生的認知特征有很大關系。高中各學科涉及的知識量大、一堂課內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較多,不宜花較多的時間進行交互。高中生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不需過多地利用音視頻、圖片等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具體化,更多地是需要學生掌握推理過程和思考方法;高中生也不及中小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己,利用電子白板來提高教學效果并不是教師們樂于接受的。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有著較強的表現(xiàn)欲,思想活躍。電子白板方便快捷的交互性與之相適應,學生可以到白板前面通過手指或電子感應筆來進行編輯,與教學內容或同學進行交互,展現(xiàn)自己的思考過程。認知負荷理論指出,在某一設定的時間內,大腦能管理的內容是有限的,處理的最大離散信息的數(shù)據(jù)量是7±2個。這對小學生同樣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放大鏡、幕布等功能可以只呈現(xiàn)或放大部分教學內容,學習者在某一時間內只關注有限的學習內容。
電子白板在教學中取得的成效較大,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問題。
每種教學媒體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黑板可以進行簡單的信息組織與及時更改,利用它可呈現(xiàn)核心概念、進行一些重要的邏輯推算,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PPT可以進行圖文聲像的展示、按照教師的預設組織復雜的教學信息;電子白板可以組織簡單的信息,播放音視頻以及進行書寫、繪圖等功能,也可以進行即時的信息更改。因此,在教學中,利用PPT進行預設性教學,利用白板進行教學互動,在互動中產生創(chuàng)新,進行生成性教學。同時,還應該將教學的核心內容在黑板上呈現(xiàn)出來,將多種媒體結合使用,才能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每一門課程都有其內在的特征,例如:語文重在語音、釋義和領悟,教師更多的是為學生營造一種環(huán)境,而不是直接地將文章的含義呈現(xiàn)給學生,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至于這門課程是否需要用電子白板,以及用時多少,要依據(jù)具體課程的實際情況來定。在教學中,不使用電子白板就可以解釋清楚的教學部分,就不使用電子白板;在需要用到電子白板進行教學的部分,如果可以不使用文字、圖片或者音視頻來輔助解釋的,則不使用這些對教學內容加以解釋。
每一學科的教學目的不同,采用的教學方式也就不同??梢詫⒕唧w的教學目的與電子白板的技術特性相互結合,選擇合適的呈現(xiàn)方式來表現(xiàn)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不顧教學目的,在教學中采用花哨的界面來呈現(xiàn)教學內容,事實上,這樣做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一堂課下來,學生記住了也許只是一些好看的畫面、某個特效,而沒有理解教學重難點,這主要就是教學目的不明確引起的。
邁耶等人的一系列實驗從多個角度對多媒體的一致性原則進行了試驗,研究表明,若無關材料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時,學生學得更好。電子白板是多媒體的一種,在利用電子白板時,也應當遵循一致性原則。在教學中,應當刪除不必要的交互和學習材料,不斷精簡優(yōu)化教學過程,使得教學內容與學習材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沒有哪種多媒體能夠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它只是用來服務于教學的一種工具。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考慮各種教學媒體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綜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習者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來進行課堂教學,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學效果。
[1]張建波.認知負荷理論:教學設計研究的新視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51-53.
[2]吳沛豪,雷慶,羅琬華.基于認知負荷理論的物理概念圖教學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
[3]馬桂霞.對多媒體學習中一致性原則的再認識[J].中小學電教,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