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淼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數(shù)學學院,四川 成都 610225)
基于TOPSIS的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價模型
楊 淼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數(shù)學學院,四川 成都 610225)
高校學生干部是使學?;顒拥靡皂樌_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骨干力量,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也可能是各行業(yè)未來的潛在的干部隊伍.如何客觀科學評選學生干部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但傳統(tǒng)的評選方法如輔導員指派、民主選舉等方法存在評價指標不全面及個人主觀性過大的缺陷,為此探討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并建立基于TOPSIS方法的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估模型,該模型能克服傳統(tǒng)方法的缺陷,從而使綜合素質高的學生當選.
優(yōu)秀學生干部;勝任力;選拔;TOPSIS方法
高校學生干部是高校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教學與各項實踐活動的開展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作為高校輔導員或班主任的助手,協(xié)助老師對班級同學進行領導和管理;學生干部的素質高低,對良好班風的形成以及教師能否對班級進行有效的管理起著重要作用.從事學生干部工作對學生本人也意義重大,不少用人單位把是否有學生干部經歷及任職表現(xiàn)作為招聘的一項重要參考內容,經過鍛煉的優(yōu)秀學生干部可能成為未來各行各業(yè)的骨干力量或領導干部.可見學生干部不僅對當前的學校管理起關鍵作用,也是為將來各部門訓練儲備管理人才.學生干部的評選自然是關系到學生本人、老師、班集體以及社會的重要工作.現(xiàn)行的評選方法主要為老師指定[1-2]、民主選舉[3]、輪換[4]等方式.但這些方法都存在評價指標不全面和過度依賴部分人的主觀性的缺陷.缺乏民主的老師指定方法往往由老師的偏好單方面決定學生干部的評估結果,難免忽視班級同學的意愿,可能使一些同學僅僅由于老師喜歡而成績差或者辦事能力低下或者思想品質并不好的同學當選,這些學生或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或者不能搞好班集體的團結順利完成集體事務.民主選舉制在評價學生干部中如果僅僅由學生投票決定未必是科學的,文[3]指出:在大學校園里,賄選時有發(fā)生,也有的學生因為外貌或者私交而獲得選票,使民主選舉失去了公平性.投票選舉方式也常常使老師的意見被忽視.輪換制的本意是使盡可能多的同學得到鍛煉,但并不是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方式,由于性格、精力、思想品質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同學并不能勝任班干部,如果實行輪換制則往往使班級工作效率低下.為了盡可能克服現(xiàn)有高校學生干部評價的局限,使高校學生干部評估指標全面并盡可能客觀量化考核,本文基于勝任力理論,運用TOPSIS方法建立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估模型.
表1 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估指標體系
勝任力概念由哈佛大學David McClelland教授于1973年首次提出[5].勝任力指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或文化)中卓有成就者與表現(xiàn)平平者區(qū)分的個人的深層特征,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tài)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量的,并能顯著區(qū)分優(yōu)秀績效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的深層次特征[6].由于現(xiàn)行評估高校學生干部的方式在實踐中的局限性日益為大家所注意,人們逐漸意識到利用勝任力理論來評估高校學生干部才是比較科學的,相繼有一些學者探討了評價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的指標體系.李建英提出高校學生干部勝任特征也以分為知識水平、技術能力、個人特質和動機水平4個方面[7].沈燎和劉梟借鑒國內外勝任力管理理論的相關研究成果,結合教育行業(yè)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基本現(xiàn)狀進行分析,構建出了知識水平、技術能力、性格動機、職業(yè)品德共4個維度的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估指標體系[8].考慮到評價指標的代表性和操作的方便性,本文參照李建英、沈燎等的4項勝任力維度,并進一步對其內涵進行闡述并具體量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由輔導員和同學共同參與對被評估對象進行評分.專業(yè)知識主要指當學期所學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是一名優(yōu)秀學生所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在班里能起到表率作用,專業(yè)知識的排名以期末考試成績?yōu)橐罁?;技術能力主要指處理事務的能力,是作為一名學生干部必須具備的能力,如運用辦公軟件能力、寫作能力、組織能力等,只有熟練這些知識才能在處理事務時得心應手,才有能力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評價標準由輔導員根據學生表現(xiàn)量化打分.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能力都屬于外顯性、基準性勝任力,即知識、能力獲取的機理簡單.如上述專業(yè)課知識、寫作能力等都可以憑借努力學習來獲得,有較大的彈性空間.性格特征指學生自身的動力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自我特征等,考核標準主要根據協(xié)調同學的能力,由同學集體評分;職業(yè)品德包括誠信度、承諾度、責任心、價值取向等4因素,主要指辦事的公平性,可以由輔導員和同學集體評分.性格特征和職業(yè)品德屬內隱性、鑒別性勝任力,性格特征和職業(yè)品德是影響學生干部的行為表現(xiàn)的關鍵要素,短期內不易通過培訓獲取或提高,對其行為表現(xiàn)有調節(jié)作用.如意志特征、責任心并不是通過短期的學習就能夠獲得,是從小長期的積累養(yǎng)成的,需要慢慢改進才能獲得提高.本文主要依據協(xié)調同學的能力和辦事的公平性來反映這兩項勝任力維度并對其進行具體量化評分.因此該模型從勝任力角度,以全面客觀評價高校學生干部為導向,更加客觀公正地對一個備選同學4項勝任力維度評分,最后找出勝任力整體評價高的學生干部.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評估模型的指標概括為表1.
TOPSIST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即理想解法,由Hwang C L 和Yoon K于1981年首次提出[9-10],其基本思想是所選擇的備擇對象應該與正理想解的差距盡可能小而與負理想解的差距盡可能大.
設有如下包含m個備擇對象(方案)n個屬性(指標)的決策矩陣:
其中第i個方案Ai在第j個屬性Ij下的評估值為xij,i=1, 2,…,m;j=1, 2,…,n.由于各指標的量綱不一定相同,需要對決策矩陣D作無量綱化和標準化處理,為方便計,處理后的矩陣不妨仍記為D. 隨后根據指標的性質確定正理想解s+和負理想解s-:
).
表2 學生各項勝任力指標得分表
某個班級中有10名同學為備選對象,把班級中每名學生按4項勝任力維度(專業(yè)知識、技術能力、性格特征、職業(yè)品德)根據表1中的評分方式進行量化評分,各項勝任力指標得分表見表2.
專業(yè)知識評分采取期末考試成績的各科平均分,在此采取百分制,即滿分100分.
技術能力采取百分制,即滿分100分,考察辦公軟件、寫作等實作技術.
性格特征考察協(xié)調同學的能力,得分以每個備選對象在班中的支持率為依據,采用投票方式決定,分值為得票數(shù)除以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分值范圍為0~1,計算式為:
職業(yè)品德得分采用百分制,即滿分100分,由輔導員和同學集體評分,計算式為:
下面用TOPSIS方法對備擇對象進行評估.
1)建立原始決策矩陣:
2)標準化數(shù)據矩陣
3)確定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
這里的指標為效益型指標,于是分別取各項評價指標的最大值和最低值構成正理想解s+和負理想解s-.
s+= (0.3728,0.3988,0.4045,0.3663),
s-= (0.2033,0.1797,0.1798,0.1966).
4)歐氏距離和相對接近度
表3 學生勝任力得分及排序
根據表3可得以上10名學生的勝任力排序:
S03?S06?S04?S05?S07?S08?S02?S09?S01?S10.
本模型評估高校學生干部的指標精簡而不失全面性,傳統(tǒng)評估方法往往只涉及模型的單一或者部分指標,這里融合了客觀數(shù)據和主觀數(shù)據,吸收了輔導員任命和民主選舉的各自優(yōu)點,揚棄了其中的不足,既發(fā)揮輔導員把握全局的主動性又兼顧民主.要求高校學生干部德才兼?zhèn)涫侵笜嗽O計的主導思想.
高校學生干部的勝任力是4個維度指標的綜合結果.計算實例表明,單純一兩個指標得分突出而其它指標得分落后的備選同學綜合的勝任力得分并不能靠前,而4項指標得分都中等偏上并比較均衡勝任力靠前,體現(xiàn)了本模型的合理篩選功能.如編號S01的同學學習成績最好,實作能力也較強,但不善于與同學溝通,得票支持率低,處事也缺乏公平性,這樣的同學不適合勝任班干部,模型計算結果排倒數(shù)第二,被排除在優(yōu)秀學生干部之外.編號S10的同學性格方面在同學中很有親和力,支持率達到0.8,職業(yè)品德得分最高95,但是該同學的學習成績差,平均分不及格,多門課程補考,實作技術也很差,這樣的同學明顯不具有一個優(yōu)秀學生干部的表率作用,模型計算結果排名也被排除在優(yōu)秀學生干部之外.排名靠前的S03、S06、S04等同學雖然單個指標得分未必最好,但4個指標得分沒有“短邊”現(xiàn)象,中等偏上比較均衡,是合適的優(yōu)秀干部人選.算例表明,模型的計算結果是合理的.
對于各指標得分中等偏上比較均衡的備選同學,指標得分如果存在細微的此消彼長的情況,而指標本身又存在數(shù)量級的差異,憑直觀決定排名順序是比較困難的,通過本模型的計算可以體現(xiàn)排名的客觀性和評定的公平性.
[1] 石瑞珍,孫穎,李艷萍,等.試論對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與管理[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5):81-84.
[2] 王鳳飛,宋瑞莉,王凱旋,等.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與培養(yǎng)探析[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2):91-93.
[3] 王新宏.我國大學生民主選舉的現(xiàn)狀及引導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9(16):174-175.
[4] 郝雪蓮.實施學生干部輪換制建立新型干部培養(yǎng)體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9(2):132-134.
[5]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14.
[6]SpencerLM,SpencerSM.Competenceatwork:Modelsfor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JohnWiley&Sons,Inc,1993:222-226.
[7] 李健英.基于勝任力的高校學生干部選拔機制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7(2):77-79.
[8] 沈燎,劉梟.高校學生干部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9(12):61-64.
[9]HwangCL,YoonK.MultipleAttributeDecisionMaking-MethodsandApplications:AStateoftheArtSurvey[M].NewYork:Springer-Verlag,1981.
[10]YoonK.SystemsSelectionbyMultipleAttributeDecisionMaking[D].Ph.D.thesis,KansasStateUniversity,Manhattan,1980.
TOPSIS-BasedCompetenceAssessmentModelforSelectionofExcellentStudentLeader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YANG Miao
(College of Mathematics,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engdu 610225,China)
Student leaders are the indispensable backbones in launching activities successfull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are teachers′ helpful assistants and potential the leaders of work units in the future. How to select the student leaders objectively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ever,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electing student leaders,such as instructor appointment or democratic election by students, has such shortcomings as inadequacy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r too much personal subjectivity.Therefore,we probe the student leaders′ competence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build the competence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OPSIS.The new evaluation model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so that the students with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can be elected.
excellent student leader;competence;selection;TOPSIS method
2013-02-24.
楊淼(1987- ), 女,碩士,主要從事應用統(tǒng)計學的研究.
G455
A
1008-8423(2013)02-01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