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順利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耳、目、腦、口都利用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他們獨立學、思、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主動學習。在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訓練。
1.讓學生會聽,讓學生會看
聽講時要邊聽邊記,抓住重點。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聽同學發(fā)言、聽同學發(fā)言中存在什么問題。為了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要養(yǎng)成觀察習慣。凡是學生通過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適當點撥。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的觀察材料要具體、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觀察時,可以由教師帶領學生觀察,或給學生觀察提綱提示等等。讓學生通過主動觀察、比較,做出自己的判斷。
2.讓學生會問,讓學生會用腦去想
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敢于提出問題,對于疑問不能放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組織他們進行分析,即使是提的很簡單的問題也要耐心解答,千萬不要打擊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會提問題,還要讓學生學會思考,要肯想。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自己動腦筋去解決問題。老師除了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外,還要促促使他們動腦子。
3.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保證教師與學生人格上的平等,展現(xiàn)教師的親和力教師對學生的親和力怎么樣,直接影響學生是否愿意主動參與該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師千萬不能因要維護自己所謂的尊嚴,而不允許學生接近自己,給自己和學生之間設置人為的屏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的。教師應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感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學習。
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對學生的困難要主動幫助他們想辦法解決,使學生覺得你在時刻關心他,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