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靜民,高大峰,劉 捷,劉 浪
(1.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冶金工程系,湖北 武漢 430080;2.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湖北 武漢 430080)
隨著礦產(chǎn)開發(fā),礦產(chǎn)資源不斷消耗而日益枯竭,工業(yè)廢棄物到處排放,人類環(huán)境遭受破壞。國家提出以“科學發(fā)展觀”,發(fā)展 “綠色、循環(huán)經(jīng)濟”,同時,由于技術的進步,許多尾礦都能找到合理的用途,尾礦過去是工業(yè)固體廢棄排放物,現(xiàn)在被認為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武鋼礦業(yè)公司烏龍泉礦大洪山尾礦庫,經(jīng)過40多年的尾礦堆放,現(xiàn)已接近設計庫容,并且尾礦庫的位置妨礙了礦床的后續(xù)開采。為了解決該問題,同時,利用該尾礦庫中的尾礦制作墻體材料,需要通過調(diào)研、取樣、分析等手段摸清理尾礦情況。
烏龍泉礦選礦后排出的尾礦砂漿,通過管道從選廠輸送到尾礦庫沉淀,庫中存在大量的水、泥漿,取樣工作受到限制。烏龍泉礦開采過程中,礦石來源在變,選礦工藝及設備也在改進,因而,礦石組分變化,尾礦沉積物、粒徑分布以及沉積厚度各不相同,必須考慮樣品代表性的問題,這增加了布點取樣的難度以及取樣分析的成本代價。綜合這些要求,也考慮尾礦后續(xù)利用工作需要對烏龍泉礦尾礦有一個合理而簡單的分類,本文研究如何劃分尾礦類別,如何按照制作墻體材料的要求設計取樣點,獲取相應類別的尾礦。進而,對尾礦樣品及相關類別進行了直觀判斷、粒徑測試、化學檢驗、密度分析、泥含量分析、擊實試驗等工作[1]。
尾礦庫中尾礦沉積規(guī)律性差,尾礦顆粒宏觀上具有下粗上細、壩前粗庫尾細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尾礦粒度、礦漿成分、濃度、流量等變化,使尾礦沉積層出現(xiàn)粗細相間的夾層、互層、交錯、透鏡體、千層餅等現(xiàn)象,結構上表現(xiàn)為不均一性和各向異性。
根據(jù)規(guī)范[2]將烏龍泉礦尾礦劃分為:①尾中砂、②尾細砂、③尾粉砂、④尾亞砂、⑤尾輕亞黏土、⑥尾重亞黏土、⑦尾礦泥等七種類型,顆粒分析見表1。
表1 尾礦顆粒分析表
將七種類型尾礦粒徑和各粒徑下的含量用三角坐標表示,見圖1。發(fā)現(xiàn)數(shù)據(jù)點聚集在3個區(qū)域:①②③三種類型尾礦的顆粒組成相近,試歸并為尾砂類;④⑤⑥三種分類尾礦的顆粒組成相近,試歸并為尾土類;⑦為尾礦泥,黏粒比例較大,在尾礦中占比為21.74%,在采樣中夾雜在細粒料中,很難直接獲取或從細粒料中分離,因此,從取樣操作和利用尾礦制作墻體材料的角度看,尾礦泥⑦不宜單獨作為一類,應歸并到尾土類。
圖1 尾礦顆粒組成的三角坐標圖
根據(jù)以上分析,尾礦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尾砂和尾土泥。兩類尾礦的比例分別為49.61%、50.39%,幾乎各占一半。尾砂包括:尾中砂、尾細砂、尾粉砂;尾土泥包括:尾亞砂、尾輕亞黏土、尾重亞黏土、尾礦泥。七類尾礦歸并過程如表2所示,括號中數(shù)字為該類尾礦比例。
表2 尾礦分類表
利用尾礦制作墻材,需要考慮尾礦成分、粒徑、含泥量等因素對墻材的影響,尾礦樣品應該是包含這些因素的典型代表。應用尾礦分類的結果指導取樣,應該取粗、細兩類等量尾礦。實際過程分三次取樣,編號依次為Ⅰ、Ⅱ、Ⅲ。第Ⅰ、Ⅱ次采樣點為平面布局,每次沿尾礦漿流向直線布置取樣點,取樣點連線垂直于尾礦壩軸線,由壩前向壩尾延伸5~6個點,每個點由尾礦干灘向下挖深為0.5m以上,挖取該斷面上下多層尾礦,編號分別為Ⅰ-1、Ⅰ-2、Ⅰ-3、Ⅰ-4、Ⅰ-5、Ⅰ-6、Ⅱ-1、Ⅱ-2、Ⅱ-3、Ⅱ-4、Ⅱ-5。采樣點如圖2所示??紤]到前兩次取樣點挖深所涉及的沉積年限少了,第Ⅲ次采樣點布置在5m深的探槽斷面上,這些尾礦沉積層能夠覆蓋尾礦庫堆放運行的各個年代。
圖2 烏龍泉礦尾礦庫取樣點平面布置圖
2.2.1 直觀判斷
對Ⅰ-1、Ⅰ-2、Ⅰ-3、Ⅰ-4、Ⅰ-5、Ⅰ-6、Ⅱ-1、Ⅱ-2、Ⅱ-3、Ⅱ-4、Ⅱ-5的含泥量、顆粒粗細、顏色做直觀判斷,樣本直觀判斷情況見表3。結合表2的尾礦分類,通過直觀判斷,有助于從中分離尾砂、尾土泥。
第Ⅲ次采樣布點,從尾礦干灘表面到5m以下深度,考慮了尾礦歷史排放情況,其代表性較好,在預處理時混合作為綜合樣,是前兩次樣品的補充。
2.2.2 化學分析
尾礦化學分析結果見表4。尾礦的主要化學成分為CaCO3,其次為MgCO3,化學組分較為單一。其他化學成分SiO2、Al2O3、S、K2O、Na2O、有機C等成分含量少,對尾礦磚的性能影響甚小,可以忽略不計。礦物組成主要有深色石灰、淺色石灰、白云石,其次還有圍巖中的燧石灰?guī)r、矽質(zhì)灰?guī)r、閃長巖。化學和礦物成分是墻材制作中膠凝材料的設計依據(jù),在后續(xù)研究中,選擇合理的添加材料,實現(xiàn)設計墻體材料所需的性能。
表3 樣本直觀判斷情況
表4 尾礦化學分析/%
2.2.3 土工分析
土工試驗結果如表5、表6所示。土工試驗分析了尾礦密度、含泥量、粒徑、空隙率、最優(yōu)含水量,這是墻材成型設計的重要依據(jù)。
表5 密度、含泥量、粒徑試驗結果
綜合各方面分析、判斷,可以對第Ⅰ、Ⅱ次取樣樣品作歸并,表中含泥量是應用尾礦分類成果的另一個參數(shù)。第Ⅰ、Ⅱ次采樣樣本中,將含泥量<32%的Ⅰ-1、Ⅰ-5、Ⅰ-6、Ⅱ-1、Ⅱ-4等5個樣本歸并為尾砂,典型代表是Ⅱ-1;第Ⅰ、Ⅱ次采樣樣本中,將含泥量≥32%的Ⅰ-2、Ⅰ-3、Ⅰ-4、Ⅱ-2、Ⅱ-3、Ⅱ-5等6個樣本歸并為尾土泥,典型代表是Ⅰ-4;第Ⅲ次采樣樣本——“Ⅲ綜”作為全尾礦,是綜合成分的代表。
尾礦空隙率在40%~48%,通過一定手段排出尾礦中空氣,形成尾礦的密實結構,能大大改善尾礦制作墻材的性能。擊實試驗結果如表6所示,尾礦的最大干密度為2.01~2.15g/cm3,這為尾礦進一步壓實成致密結構提供了可能性。成型密度與成型壓力有關系,當前國內(nèi)成型設備成型壓力小,難以達到這一成型密度,在后續(xù)成型試件的相關試驗,所用成型壓力必須考慮這一因素。在尾礦固化塊,合理的水摻量既是膠凝材料水化反應的需要,又是實現(xiàn)固化塊密實成型的條件,擊實試驗是設計尾礦固化塊合理的水摻量的基礎。
表6 擊實試驗
按照尾砂、尾土泥的類別對尾礦樣品歸類,反映了尾礦的粗、細特征,增加綜合樣,是對前兩類尾礦的合理補充。利用烏龍泉礦尾礦制作墻體材料,就是研究尾砂、尾土泥和綜合樣的尾礦物理化學性質(zhì),以此為依據(jù)設計烏龍泉礦尾礦的膠凝、固化材料和成型工藝參數(shù),再檢測和考察3種尾礦固化塊的固化、耐久性能。對烏龍泉礦尾礦合理分類、并研究其尾礦性能,有助于減少固化試驗樣本數(shù)量,降低試驗成本。尾砂、尾土泥和綜合樣3類樣品的獲取和性能研究,為利用尾礦制作墻體材料研究提供了依據(jù)。
1) 尾礦樣品中考慮了不同化學、礦物成分,指導了膠凝材料設計。
2) 尾礦研究對象包含了尾砂、尾土泥和綜合樣3類樣品中不同的粒徑、含泥量,通過后續(xù)固化試驗,能夠考察3類樣品尾礦對固化性能的影響。
3) 尾礦樣品中包含了粗、細、綜合樣等不同尾礦的密度、空隙率特征,尾礦輕、重型擊實試驗給出了配料、成型設計的參數(shù)范圍。
[1]毛靜民.利用石灰石白云石尾礦制作墻體材料應用技術的研究[R].武鋼礦業(yè)責任有限公司,2010.
[2]冶金工業(yè)部基本建設局,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基本建設部.YBJ11-86.上游法尾礦堆積壩工程地質(zhì)勘察規(guī)程[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