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腐敗有了“文化”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人類社會的文化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樣,都存在兩極,先進、向上的趨善文化是一種正能量,相反,沒落、腐朽的文化就是人類社會的精神糟粕,“貪墨文化”就是這種精神糟粕的集聚。近年來,貪腐現(xiàn)象蔓延社會,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除了制度缺失、監(jiān)管弱化等制度性因素外,還因為貪腐現(xiàn)象獲得了某些“貪墨文化”的支持。不少官員不信馬列信“大師”,信仰缺失,追腥逐腐,思想深處膜拜“貪墨文化”。在他們的履職實踐中,不是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是將“貪墨文化”孳生的潛規(guī)則作為行事的倫理,他們的這些所作所為不但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嚴重地敗壞了黨的形象和社會風氣。因此,反腐敗既要“打老虎”、“拍蒼蠅”,懲治貪官污吏,更要將“貪墨文化”曝曬陽光之下,把各種貪腐現(xiàn)象的文化基礎作無情的清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才能永葆黨的清廉本色,才能使我們黨能擔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歷史責任。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