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爾
大概是四月,蟬就從土里鉆出來了。這時候的蟬,還沒有足夠的力氣爬到高大的樹木上面去,于是,它們就選擇了黃豆之類的植物作為棲身之所。四月的黃豆,已經(jīng)離開了地面,個子有兩尺左右高,但稱不上粗壯,仿佛一個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女孩,稚嫩、羞澀,同時熱情天真。這個時節(jié)的黃豆,也還沒有太多的心事。當心事重重時,所有的豆花便一起開放了,淡紫色的花朵簇擁在一起,形成一股向下的力量,仿佛可以把整株黃豆壓得彎下腰,匍匐在地。
蟬就藏在黃豆葉子的背面。這樣,可以躲避陽光的照射。其實,四月的陽光還是暖烘烘的,落在臉上,仿佛戴著毛絨手套的手,輕輕從額頭和臉頰撫摸而過,那感覺十分愜意。蟬害怕哪怕稍微強烈一點的光線,也許是它在泥土中的黑暗時光里蟄伏得太久了的緣故吧。據(jù)說有三四年之久,這可是一個讓人咋舌的時間概念。有時也難免不讓人這樣揣測,蟬趴在豆葉背面,有點類似掩耳盜鈴,大概認為這樣就很安全,于是麻痹大意,放開嗓子高聲歌唱起來。一塊小小的黃豆地,聽上去,都是蟬浩浩蕩蕩的聲音。
這個時節(jié)捕蟬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因為太輕而易舉,年紀稍大的孩子大都不屑于此,對身邊的蟬視而不見,他們的注意力被天空等高遠的事物吸引著。他們高高地昂著頭,在大地上漫游,仿佛一個國王巡視著自己的疆域。我記得自己第一次捕蟬是五歲的時候。我渴望加入到高昂著頭顱的孩子的隊伍里去,但遭到了拒絕。我獨自一人來到后山坡,浮現(xiàn)在我視野里的是一片剛剛茂盛起來的黃豆地。蟬,正源源不斷地把聲音從身體里傾倒出來,沉溺其中,竟然毫不在乎一個孩子靠近的腳步。
豆葉被翻轉(zhuǎn)過來。蟬暴露在陽光下。陽光的突然刺激使蟬頭暈?zāi)垦?,久久地愣怔在那里,一動不動。它甚至忘記了飛翔,翅膀?qū)λ詢叭皇且桓睌[設(shè)。一只蟬就這樣束手就擒,被一個孩子好奇的手緊緊地捏住。之后,它才幡然醒悟,終于意識到處境的危險。歡快的歌聲仿佛一輛疾速奔跑的火車,驟然剎住了,頓時,所有的聲音似乎都凝固了,掏空了,天地之間是無邊的靜默與空曠。四月的蟬,身體是淡綠色的,個頭和一只綠頭蒼蠅相差無幾。讓一個孩子困惑的是,在這個小而又小的身體里,仿佛有一片看不見的大海,聲音的波濤在其中洶涌起伏。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一只剛剛鉆出泥土的蟬,它本可以走到秋季的生命旅程,就在一個孩子的手中停止不前,畫上了永遠的句號。
六月蔥蘢。當一株黃豆走過淡紫色的開花旅程,全身上下披掛起毛茸茸的豆莢時,一只蟬也已經(jīng)漸漸長大。長大的蟬,烏黑的身體仿佛涂抹了一層炫目的釉彩,薄薄的翅膀盡管并不那么強勁有力,卻完全可以在飛翔之中將一只蟬帶到高高的白楊樹梢頭。這時,一只蟬已經(jīng)需要我們仰視。而此時捕捉一只蟬,除了需要技巧,甚至還需要勇氣和膽略,對無所事事卻又喜歡冒險的半大孩子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挑戰(zhàn)。
眾目睽睽之下,“嗖嗖嗖”,一個孩子身手敏捷地爬上了樹。在眾多羨慕與贊嘆的眼神中,備受鼓舞的他眼看就要接近高處的蟬了,他的臉上流露著毫不掩飾的興奮,但最終功虧一簣,關(guān)鍵時刻,蟬飛走了,仿佛一個黑色的玻璃彈子,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輕輕一彈,劃過一道弧線,就消失在另一處簇擁的綠色深處。
螳螂捕蟬,所采取的同樣是這種偷襲策略,從身后一點點靠近,然后發(fā)起迅雷不及掩耳的猝然攻擊。所不同的是,不動聲色的螳螂比一個孩子更加鎮(zhèn)定自若,螳螂才笑到了最后。
幾乎沒有一個孩子能夠說出來,他們捕捉一只蟬的真正目的和意義。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和絞盡腦汁,將聰明才智發(fā)揮到極致。一張屋檐下的蜘蛛網(wǎng),曾經(jīng)點燃過孩子們靈感的火花。只是蜘蛛網(wǎng)太弱不禁風了,根本纏不住拼命掙扎的蟬。大多數(shù)時候,一只蟬總能輕易掙脫蛛網(wǎng)的束縛,逃之夭夭。記得小時候,我們用得最多的一種捕蟬工具,其構(gòu)造和功能,與彪悍的草原騎手手中揮舞的套馬桿十分相似,一根長長的桿子,頂端是纖細的絲線做成的一個活套。炎炎盛夏,綠蔭匝地。低吟淺唱抑或引吭高歌的蟬,就藏匿在如煙如黛的綠色之中。一個又一個正午,頂著烈日,我們手執(zhí)“套馬桿”在白楊樹林里游蕩,尋覓著蟬的蹤影。一只蟬一旦被套住,便再也無法逃脫了,只能徒勞掙扎。
一只蟬和一只羊的命運其實十分相似。一只羊埋頭吃草,讓青草把身體滋養(yǎng)長大。一只蟬吸取樹木的汁液,走過短暫的春天和夏天。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只蟬和一只羊都是這個世界的弱者。除了猙獰難看的螳螂,蟈蟈也是蟬的天敵。夏天的傍晚,常常可以聽見蟬粗糲的叫聲從暮色中傳來,那準是一只蟬成了螳螂或者蟈蟈可口的點心。多年前,一個孩子僅僅為了好玩,僅僅是滿足好奇和虛榮心,也加入到這場殺戮的游戲里。
一只蟬,盡管它爬得很高很高,還是突然被捉住了,內(nèi)心里一定充滿了無可奈何與巨大的恐懼。這種恐懼化作粗糲的聲音從它的身體里流淌出來,仿佛撒滿一地的玻璃碎片。捕蟬的孩子曾經(jīng)被這些碎片所劃傷,只是,直到多年以后,他才感覺到一種疼痛。發(fā)酵過后的疼痛。
在皮膚之下。在血肉之中。在不可言說的骨骼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