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倫新
“前腐”不“后繼”
文/李倫新
在同一個省交通廳,前任廳長因腐敗而落馬,后任者繼續(xù)因腐敗又倒下,一連四任廳長“前腐后繼”,都倒在同一個崗位上,被諷為腐敗“四連冠”!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竟然還有一連五任“前腐后繼”的,都相繼因腐敗而獲罪!這樣的官員“前腐后繼”案例,實在觸目驚心,怎能不引人深思?
在這官場“前腐后繼”的嚴酷事實面前,心地善良的人民群眾無不深惡痛絕,正直無私的國家干部、廉潔奉公的共產黨人也都憂心忡忡,怎樣才能杜絕“前腐后繼”現象繼續(xù)蔓延?如何破解這一反腐倡廉的難題,達到“前腐”不再“后繼”呢?這正是廣大共產黨員和干部群眾,在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精神時,十分關注的一個熱門話題。
“前腐后繼”現象的產生呈越來越嚴重的態(tài)勢,絕非偶然,這與其產生的土壤、氣候、環(huán)境等條件分不開。由于權力過分集中于個人,特別是黨政機關部門的“一把手”,往往是大權在握,重大決策由他一錘定音,干部任用由他個人說了算;集體領導等制度形同虛設,其實只是走過場,權力沒有在制度的“籠子”里和集體的監(jiān)控下運行,并受到應有的約束,運行過程中又缺乏有效的跟蹤監(jiān)督,貪污腐敗分子就有了可乘之機,膽敢恣意妄為,于是“前腐后繼”的丑惡現象自然就相繼發(fā)生了。
然而,一些官員自身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扭曲,消極腐朽思想的惡性膨脹,則是“前腐后繼”現象惡性循環(huán)的重要原因。這些人根本沒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入黨為了做官,做官就要謀私利發(fā)財,一旦當上了官,大權在握后,不是用來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而是將手中的權力變成尋租獲利的條件和手段,于是利欲熏心,貪贓枉法,以致目無黨紀國法,膽大妄為,鋌而走險。正如古人所言:“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這些人生觀價值觀扭曲了的人,私心膨脹不自遏,怎能擋住外在的誘惑?所以說決定性因素在于他們自身,腐化墮落咎由自取,活該!
那么,有的身為法院院長,何以會知法犯法而鋃鐺入獄?有的仕途順利官至高位,怎會在即將退休時貪贓枉法而罪有應得?明明看到了前任的可悲下場,怎會步其后塵繼續(xù)貪腐?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明知故犯的貪腐案例,實在發(fā)人深??!
我看,除了由于這些人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存在問題,還因他們革命意志衰退、理想信念動搖、僥幸心理作怪等原因,教訓是深刻而多方面的。
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我們帶來了信心和力量。只要我們堅決貫徹從嚴治黨方針,堅決做到“老虎蒼蠅一起打”,就能形成“前腐”難以“后繼”的局面,各地區(qū)各單位都“前腐”不再“后繼”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奮斗目標就能達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就一定能實現!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