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愛玲
(山西省中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進入21 世紀,醫(yī)院藥學模式由原來單純的藥品保障供應型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技術服務型轉變[1]。這種轉變提高了藥劑工作的技術含量,藥師憑借自己的專業(yè)特長,為公眾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治療有關的藥學服務[2]。山西省中醫(yī)院是山西省衛(wèi)生廳直屬的三級甲等中醫(yī)院,為滿足患者及臨床醫(yī)務人員的藥物咨詢需求,促進藥物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使用,設立了門診藥物咨詢臺,開通了24 h藥物咨詢電話熱線,取得了良好效果?,F將2012 年3 月~9 月藥物咨詢情況報告如下。
收集2012 年3 月~9 月門診咨詢臺的藥物咨詢記錄及服務反饋資料,內容包括咨詢人員分布、性別、年齡、咨詢藥物類型、咨詢內容及解答結果等。
對所收集的275 份完整藥物咨詢記錄進行整理,并按咨詢人員基本情況、咨詢藥物類別、咨詢內容、用藥人群進行分類分析。
275 例咨詢人員中,男性86 例,占31.3%,女性189 例,占68.7%;其中患者及其家屬167 例,占60.7%;醫(yī)師55 例,占20.0%;藥師15 例,占5.5%;護士38 例,占13.8%。
表1 咨詢藥物類別
表2 藥物咨詢內容
表3 用藥人群分類
門診藥房工作量大,任務繁重,發(fā)藥時藥師無法對患者所提的所有問題做出詳盡的解釋,于是告知患者到藥物咨詢臺詢問。
山西中醫(yī)院用藥以中草藥為主,輔助使用西藥?;颊咦稍儍热葜幸灾胁菟幹刑厥馑幬锏奶幚碜顬槌R?。比如,煎煮時石膏、龍骨、大黃、薄荷等藥材的煎煮時間;阿膠、鹿角膠的煎煮方法。咨詢服務中,除詳盡解答疑問外,藥師應特別提醒患者注意藥材的不良反應。西藥方面,患者在閱讀藥品說明書的基礎上,更多咨詢一些藥物的具體服用時間及貯藏方法。比如,藥物飯前或飯后使用?每日3 次是否等同于三餐后服藥等。藥師的回答盡可能完整詳盡,如對于健胃藥、止瀉藥、滋補藥等告知患者在飯前30 min服用;抗過敏藥若在7:00 服用藥效可持續(xù)15 ~17 h,而在19:00 給藥僅能維持6 ~8 h;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應在飯前1 h或飯后2 h服用效果較好等。藥品的貯存咨詢中,患者主要關注一些特殊藥品的貯存,如培非康、破傷風抗毒素、胰島素、人參,牛黃等藥品的保存方法。另外,中藥注射劑的品種越來越多,但是,由于其中成分多、雜質又很難除干凈,臨床引起的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因此,涉及中藥注射劑用法用量時,藥師會特別強調控制滴注速度,成人40 ~60 滴/min,兒童20 ~40 滴/min,痰熱清注射液應控制在30 ~50 滴/min。
由于新藥的不斷上市與臨床聯合用藥的逐漸增多,醫(yī)生對于跨科室使用的藥物以及中西藥合用效果不甚了解。因此,除了患者以外,很多醫(yī)護人員需要向臨床藥師咨詢藥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證、藥物相互作用以及聯合用藥的利與弊[3]。如防風通圣丸與復方降壓片同服,因均含有麻黃素,可能會使動脈收縮壓升高而影響降壓效果;阿司匹林與中藥甘草、鹿茸等合用后,可加重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刺激性,使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潰瘍患者的病情,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等。
從咨詢者性別分布來看,女性明顯多于男性。用藥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這與當前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病變、記憶力減退等疾病多發(fā)、用藥種類較多、療程較長、在聯合用藥過程中所遇問題多且雜有關。藥師在提供咨詢服務或用藥指導時,針對老年患者特別制作了溫馨用藥提示卡,以簡單明了的文字標注藥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提高其用藥依從性。
醫(yī)院藥學服務的深入開展,需要藥師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作為藥師必須不斷地學習,及時掌握大量專業(yè)知識和最新的藥物信息,做到指導用藥科學、嚴謹。咨詢過程中,藥師還應轉變觀念,以患者為中心,語氣溫和,態(tài)度和藹,注意說話方式及用語,與患者建立平等信賴關系。藥師與患者良好的溝通,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藥患關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4,5]。
藥物咨詢工作已經成為醫(yī)院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yī)院藥劑科的窗口。開展藥品咨詢,可使藥師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提高醫(y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
[1] 張靜華.醫(yī)院藥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9.
[2] 李 琦,尹建昱.門診藥房開展用藥咨詢服務的幾點體會[J].齊魯藥事,2004,4(23):30-31.
[3] 許燕鶯.如何提高門診藥房藥學服務質量[J]. 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7):3193-3194.
[4] 伏 曉,姚恩霞,侯遂林. 我院門診藥房藥物咨詢情況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8):110-111.
[5] 楊益峰,魏勝華. 加強藥患溝通 提高藥學服務水平[J]. 醫(yī)藥導報,2009,28(5):68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