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峰
(揚州市江都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江蘇 揚州 225200)
前不久,揚州市教育局組織了全市初中化學教師實驗技能培訓考核,本次培訓包括專家講座、理論考試、現場操作等。 初中化學教師特別是農村初中化學教師由考核前的焦慮、考核過程中的茫然不安,到成功后的喜悅。 然而在現場也看到,教師們在實驗室里,發(fā)生了常見儀器不會規(guī)范使用、 實驗不會科學設計、酒精噴燈不會使用、電解水實驗電源不知道將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等現象。 在最后的培訓考核中仍然有多名化學教師未能通過考核,場面、結果都令人震驚。 對照新課標: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可以看出新課標對實驗相當重視。 為什么教師的學歷水平在提高,實驗裝備在不斷更新,而教師的實驗水平和技能卻不升反降呢?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一是盡管通過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區(qū)域驗收,實驗儀器和裝備都上了一個新臺階,硬件上去了,其他客觀條件(如師資等)未跟上,致使實驗教學不能正常開展。 特別是在農村學校,同時受升學壓力影響,學校也疏于對實驗管理和實驗的督查;二是由于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將實驗習題化,變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為教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 讓一個個形象生動的實驗現象變成呆板的知識點讓學生記憶,大大弱化實驗功能;三是教師對實驗研究不夠不深,平時的實驗都是教師預先選擇好實驗儀器,設計好實驗步驟,學生依葫蘆畫瓢,變探究實驗為驗證實驗,失去了實驗應有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又難以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長期下去,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會大大弱化教師實驗教學技能,又怎能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呢? 所以說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和教師實驗技能都有很大空間可以提升。 對實驗教學一手抓硬件建設,一手抓教師培訓和考核,促教師實驗技能的提高。 針對初中教師目前的現狀,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實驗素養(yǎng)呢? 筆者作了一些思考:
陶行知說過:交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 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實驗教學的素質,既要有化學學科理論和實驗知識,更要有腳踏實地親手實踐的親力親為和嫻熟的實驗技能。
初中化學教師總認為初中化學知識簡單,又是年年教初三,容易造成教師眼高手低,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畏手畏腳。 學校要督促教師積極組織參加各級專題研討活動,特別是有關實驗方面的,力促他們轉變觀念、拓寬視野、增強內涵、提高素質。 筆者建議可以針對化學教師在化學實驗中的操作技能, 設計、改進實驗以及排除故障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及實驗考核的命題能力等方面進行培訓。 例如:在我區(qū)2013 年初中化學教師實驗技能培訓考核中,我事先在實驗室放置各種實驗裝置,主要是教師平時不愿意做的實驗,讓教師必須進實驗室獨立完成,旁邊有教師指導,完成現場操作后要再完成一份實驗理論試卷。 這樣的活動理論與實踐結合,培訓與教學結合。
作為初三化學教師要能清醒認識自身的不足,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實驗實踐水平,勤于動手、善于思考,向名師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他人學習。 現在都強調送教下鄉(xiāng),我想這應當包括實驗,送實驗下鄉(xiāng),不單單是送實驗儀器下鄉(xiāng),更應結合學校、教師的實際,送技能、培訓等。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促進自己的實驗教學能力和知識水平提高,使自身具備良好的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能;目前的師范教育與中學教學還是有脫節(jié)的,化學教育師范生在大學更多學習的是理論知識和較深較復雜的大學實驗,對中學化學實驗觸及很少,更鮮有研究了。 初中化學教師要有鉆研和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對化學中的疑難實驗進行專題學習和研究、改進一些實驗等;也應接受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思想,指導自己的實驗教學實踐,豐富自己的實驗水平,這次由馬宏佳教授和金惠文老師編寫的《中學理科教學指導—初中化學分冊》, 就是一本非常好的學習和研究材料。
現行的高中化學教材, 除去在大部分教學模塊中都有建議必做(包括課堂演示)和選做的實驗之外,還專門為喜愛化學或喜歡動手做實驗的學生設計了一個《實驗化學》模塊(選修),這在過去的中學化學教材中是罕見的。 說明已經意識到化學實驗的缺失,我們在想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怎么能跟高中配套呢?
針對這一現狀, 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力量編寫了《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指導》,該書對初中化學涉及的所有實驗逐一討論,該書有兩個特點:一是對每個實驗給出了盡可能多的方案;二是提供了約120 個趣味與探究實驗案例。 這本書對初中教師特別是農村初中教師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已成為不少教師的案頭常備書。 但我們仍感到種類少,供教師選擇的余地小。
這個教材能與課本相輔相成, 是包括學生實驗、實驗練習題、課后隨堂小實驗以及課后小制作等組成的系列實驗教材。 當然還要適當增加一些能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和拓寬知識面的內容。 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實驗技能。
在現行的中高考制度下,實驗教學完全繞開應試是不現實的,也是沒有前途的。
不少地方為了重視理科的實驗,都會在九年級下學期進行實驗操作考察, 但一般成績不計入中考總分,只要求學生合格就好,不合格再補考也可。 因有考查所以對學生還是有一點觸動作用,這也是考查的初衷,但由于內容簡單、單一,教師在課前稍加指導,學生都能完成,使實驗操作考試變成一個形式,走過場,所以觸動又不大,長期下來又幾乎沒有觸動。 筆者建議實驗考查,除要考基本實驗操作,更要考實驗設計,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實驗興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考查前可編寫考核用書,使考核系列化,從理論到實踐,有基本操作, 有實驗設計創(chuàng)新及對實驗方案評價等。這其實是學生的, 對教師也要定期進行化學實驗考試,總體要求是把考理論和考操作結合起來,理論考試全面考查教師掌握實驗基礎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操作考試主要以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考試,所謂綜合性實驗考試是將不同的實驗進行組合,綜合解決較復雜的問題,要求利用本實驗手段去解決新的問題。 考設計性實驗時,根據試題提出的實驗目的要求,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 這樣才能促進教師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才能更好指導學生實驗。
由于種種原因,現行的考試試卷中更多的是考查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正誤、實驗步驟等,出現學生背實驗、紙上談實驗的狀況,長期下去,學生題目會做,動手能力太差,更有甚者儀器畫在紙上或黑板上他認得,但拿在手上卻不知道是什么了,值得讓人深思。 其實實驗教學與筆試是可以有機融合的: 請看2012 年義烏市的一道中考題:
如圖是某?;瘜W興趣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 《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恒的研究》的實驗裝置。 本實驗通過測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是否相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組裝實驗裝置時,欲調整試管的傾斜度,應調節(jié)圖中A、B、C 哪個旋鈕?
(2)下列有關本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有哪些?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減少氧氣在水中的溶解
B.塑料管口放出連續(xù)均勻的氣泡后才能收集氣體
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熱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這樣的題目出在試卷中,對學生的動手實踐是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的。 這道題我們也讓一線教師做了,其中(1)問真有不少教師不知調節(jié)哪個旋鈕,這么簡單的一個操作難倒了一片教師,可見教師的動手實驗做了多少。 (2)問教師將收集純凈氣體與測定生成氣體體積混淆了,教師的實驗素養(yǎng)可見一斑。 因此,在每次的教師實驗理論考試中,要求教師會做題外,還要會命題,能命實驗題,特別是一些實驗操作和實驗設計的題目。
新課程已實行多年,學生學習方式已發(fā)生很多改變,對實驗室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也準明確要求:實驗室不但要在時間、空間上保證完成新的教材所要求的教學任務,而且需要拓展實驗室的功能,讓實驗室成為開展科學探究的場所, 即不僅僅是完成教科書中所要求的實驗,還需要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去做他們想做的實驗。 然而在現實的農村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己做實驗的機會很少。 開放實驗室,增加學生實驗機會,讓學生在實驗室中開展他們的探究,無疑會使實驗室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在具體操作上,新的課程標準也說的清清楚楚,一是學校和老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安排足夠的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二是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器材, 盡快向學生開放,鼓勵學生自主開展課外實驗。 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結合課堂上所學理論,邊學習邊實踐,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課堂上所學知識,而且可以通過處理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掌握各種實驗方法,熟悉各種實驗設備的原理、構造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
農村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困難既有客觀的,但更多是主觀的,只要解決好制約化學實驗教學的幾個因素,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會有一片新的天空。
[1] 王祖浩主編.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解讀[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