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初一女生來自本地區(qū)不同小學,體育技能基礎存在明顯差異,本人在 “體育超市”理念的基礎上嘗試進行“技能超市”教學,即在技能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分層設置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技能小目標,學生對照自己的水平選擇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練習,達到學習目標。本文以籃球教學為例,對該學習方式進行闡述。
一、初一女生籃球基本教材的歸類分層
針對不同籃球基礎的女生,本人在籃球教學前先梳理籃球基礎技術,每一種技術(學習內(nèi)容)分4個層次(表1),學習難度依次加大。這些學習內(nèi)容相當于超市的“貨品”,歸類分層后便于學生在“技能超市”的學習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貨品”。
二、“技能超市”的實踐案例
貨品(教學內(nèi)容):原地運球。
顧客(分層分組):
按照學生的基礎水平分成四類:
A類:小學階段接觸籃球較少,水平較低,不能熟練運球。
B類:小學階段學習過籃球,水平一般,能進行基本運球。
C類:小學階段籃球學習較好,水平較好,初步掌握各種基本運球。
D類:基礎很好,水平高,能較熟練地做出多種運球方式。
意愿(學習目標):
(1)A類學生能用正確的方法運球,提高球感,掌握第一層運球連續(xù)30次以上不丟球,積極嘗試其他層的運球。
(2)B類學生在一層運球基礎上進行二層運球,連續(xù)20次以上不丟球,積極嘗試并初步做出其他層運球。
(3)C類學生在較熟練掌握前兩層運球的基礎上掌握第三層運球,運球連續(xù)10次(圈)不丟球,并能自主選擇多種運球組合動作。
(4)D類學生主要進行綜合性運球,運球連續(xù)變化5~8種方式不丟球,盡量多地掌握運球方式,能自由變換運球方式;嘗試多種方式的行進間運球。
購買(教學組織):
(1)選購:老師事先把“超市貨品”和教學目標在學案中列出,學生根據(jù)情況自主分成4個大組,在組長的帶領下人手一球進行練習。
(2)導購:教師巡回查看,重點關注A、B類學生的練習情況,采用集中示范講解、典型錯誤糾錯等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激勵手段鼓勵學生克服困難耐心練習;對C、D類的學生主要是個別指導,鼓勵他們通過反復練習提高運球水平。
(3)流通: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練習,教師按照目標進行小測試,各個類別的學生之間可以流通,掌握好的學生向上一層邁進,掌握一般的學生退一層多練基本功。
結賬(課堂評價):
不同層級的學生對應目標,只要達到學習目標即完成學習任務。一節(jié)課后,老師和優(yōu)秀學生組成檢測小組,分別到各組進行“結算”,在各小組的學案中記錄每個學生掌握運球的種類數(shù)、水平、運球數(shù)、變換熟練度等,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數(shù)據(jù)。最后教師對各個級別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匯總點評,表揚鼓勵。
三、“技能超市”產(chǎn)生的課堂變革
1.“技能超市”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目標
傳統(tǒng)教學用“一把尺子”衡量學生,“技能超市”不僅在學習內(nèi)容上給學生選擇,而且在教學目標上分層制定,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目標,通過努力都能達到,只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就“滿載而歸”,成功的體驗更充分,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2.“技能超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技能超市”以學生為本,所以“生意興隆”,初中生有能力對照自己的基礎和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練習,教師主要起到“點撥”作用,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性更高,練習效果更好。
3.“技能超市”讓教學形成友好的互動體
“技能超市”開放民主,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式”完全不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發(fā)展需要,自主選擇、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友好、和諧,尤其是學生幫助學生,學生指導學生,促進了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
4.“技能超市”在評價方面更有針對性
很長時間內(nèi),體育的評價一直是用一根尺子衡量全體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廣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凹寄艹小币驗樵诮虒W目標上分層制定,所以在評價上也更有針對性,減少了遺傳性因素的影響,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
四、“技能超市”實施的注意事項
1.分層制定教學目標要科學合理
“技能超市”的核心理念是分層實施目標,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科學地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要適合每個層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進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體會成功樂趣。
2.動態(tài)分組確保學生有效發(fā)展
分組是“技能超市”的重要步驟,一般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自主選擇組別,但是有些學生對自己的情況不是很清楚,或者有個別學生選擇目標容易達成的組別。這就需要教師靈活對待,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觀察,并在分組時讓學生互相觀察,盡可能讓分組科學合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意觀察學生,引導學生到符合實際水平的組別去。這樣動態(tài)的分組確保了學生的有效發(fā)展。
3.學案設計中信息要完善
教師在課前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制定相應的學案,學案包括本組學生學號、學習的具體內(nèi)容、目標、動作要領、學習建議、典型錯誤和糾錯方法、練習的次數(shù)、完成的次數(shù)和質量、掌握技能情況(好、中、差)。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按時如實填寫,匯總后成為制定下一課時的目標依據(jù)。
4.開展多種比賽和測試
“技能超市”的最終目標是學生掌握更好或更多的技能,開展小型多樣的教學比賽、測試能清晰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開展比賽要緊緊圍繞各個組別的小目標,避免回到用一個標準衡量全體學生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