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類學科,在新課改中特別注重對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探究能力的前提就是要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就培養(yǎng)中學生的提問能力展開了相關論述。
關鍵詞:初中教學;生物學;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意義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遇到很多學生都不知道怎么去發(fā)現(xiàn)問題,即使是最后提出了問題,也是不倫不類的,這就說明了學生缺乏提問能力,這也會影響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找到其原因以及對策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學生提問能力的現(xiàn)狀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會主動提問的學生很少,其中能提出有水平的問題的學生更少。學生從小學開始,就習慣了回答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根本就沒有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的意識,只有遇到不會做的題才會去問老師。
三、學生提問能力缺失的原因
1.學生方面的原因
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學習,滿足于課本的現(xiàn)成結論,缺少主動提問的意識。部分學生不夠自信,一發(fā)言就會緊張,害怕自己提的問題遭別人笑話。還有些學生的基礎知識弱,又不善于思考,所以,沒有問題產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的知識。
2.教師方面的原因
部分教師會把自己當做是絕對的權威。在教學過程中,不允許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提出疑問,有的教師也會擔心學生的提問自己答不上來,臉上無光,所以,不支持學生提問。
四、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對策
1.讓學生“敢”問
學生不問,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不敢提問,也沒有提問的欲望。學生不敢提問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自信,不能確定自己的提問是否有價值,會擔心被嘲笑。還有就是因為有很多老師在學生提問后會嗤之以鼻或是不予理會,認為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太淺,有的沒有意義。
2.讓學生“樂”問
在教學準備中,教師要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機智去鼓勵學生提問,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
(1)設疑激趣。引導學生產生好奇心以及疑惑,升華為求知欲。
(2)直觀激趣。利用直觀的教具,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提問興趣。
(3)情境激趣。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提問熱情。
參考文獻:
[1]程光第.教給學生“怎樣想”:淺談學生思維習慣與方法的訓練[J].江西教育,1980(03).
[2]萬良平.針對學生特點循循善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數(shù)學通報,1980(11).
(作者單位 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新場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