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只有加強學校教職工之間的溝通,才能逐步提高廣大教職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促進學校的發(fā)展。但是現(xiàn)在學校的管理模式還比較傳統(tǒng),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計劃、領(lǐng)導、控制等因素雖然比較完善,但是在溝通方面卻十分欠缺。隨著社會的更加民主、自由,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越來越平等,在學校管理中,只有把溝通作為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才能更好地提高辦學效益,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進教職工之間的交流,使學校的綜合管理更加完善。
這里所說的溝通,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簡單的說服教育,而是基于利益關(guān)系的責任與義務關(guān)系的意見交換和價值影響。學校并不單純地以提高其辦學效益為主要目的,學校管理者作為教育者,還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為此,學校還需要建立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增加交流的方式,不但要建立必要的、正式的交流組織,還需要利用非正式組織的作用。
一、學校管理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管理組織結(jié)構(gòu)不合理
學校的管理組織是學校正常、高速運行的保證,如果學校的管理組織存在缺陷的話,將影響到學校的信息傳遞以及管理效果。一旦學校的管理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學校運行將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學校組織了一些活動,但是活動的規(guī)劃和決策與現(xiàn)實并不相符,而學校的管理溝通也不通暢,這樣就會導致活動難以繼續(xù)開展或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F(xiàn)在學校的溝通網(wǎng)絡一般都是按照組織結(jié)構(gòu)來設置的,層級機構(gòu)的逐漸增多,就會出現(xiàn)塊狀分割的狀況,使得學校的管理更加混亂。不同的管理者對同一問題發(fā)出不同的處理意見,執(zhí)行者在接受這些指令的時候,不但會造成工作的重復,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甚至沖突,導致不和諧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
2.學校管理者溝通意識不強
由于學校實行科層體制,管理者往往認為自身處于優(yōu)勢地位,能夠?qū)e人發(fā)號施令。在這種體制的影響下,學校管理者難以了解管理溝通的重要性,因此學校管理者的溝通能力也難以提高。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規(guī)劃和管理愿景,學校的管理行為往往都重視短期的效果,而對中長期的發(fā)展造成很大的阻礙。
在學校管理中,管理者不但是學校管理溝通的主體,同時也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只有管理者加強其思想認識,會主動地制定相應的溝通制度和政策,并參與到管理溝通當中。而現(xiàn)在學校的管理卻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管理,這樣會使教職工不能自由思想,同時也難以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益。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及時改變的話,教師的發(fā)展就無從談起。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方式的選擇就會導致制度的配套,如果利用這種管理方式的話,學校的管理制度以及相關(guān)政策都會在這方面傾斜,這樣就給學校造成了長期發(fā)展的阻礙。
3.管理溝通渠道沒有建立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要使管理者和教職工之間的交流能夠更加順暢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溝通背景、溝通范圍、溝通清晰度、溝通深度等,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溝通的范圍。只有管理者能夠獲取到足夠多的信息,建立豐富的溝通渠道,才能及時地了解到教職工的思想狀況、建設主張、發(fā)展對策等相關(guān)內(nèi)容。為了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就需要進行管理渠道的建設。目前,許多學校的管理,在管理溝通上存在著渠道建設方面的缺陷,學校的管理比較混亂,這樣就損失了學校發(fā)展的機會成本和資源,對于學校的發(fā)展十分不利。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橫向溝通、直接溝通渠道少、新渠道建設不力、非正式渠道作用小等。為了更好地建設、管理溝通的渠道,就需要對這些問題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決策的時候找到相應的切入點,不斷發(fā)揮溝通的效用,增加教師的滿意程度和幸福感。部門關(guān)系不協(xié)調(diào)就會影響其團隊精神,非正式渠道溝通少教職工就缺少情感寄托,科層管理體制導致信息傳遞緩慢,這就導致工作缺乏情感交流。
4.學校管理溝通反饋不夠
對于溝通而言,一般需要經(jīng)過三個過程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首先,信息的傳遞者要將自己所要表達的信息盡量言簡意賅地表達給信息的接受者;其次,接受者接受傳達者對其所要表達的信息,并進行Sc+IfxCSTKw+fWms9EIGf1W53+KOVJxjWjJl5KeLR0o=充分而詳實的了解;最后,雙方就信息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相關(guān)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并決定是否接受該信息。只有這三個過程達到其應有的效果,管理溝通才能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傳達者進行信息的傳遞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了解信息的具體內(nèi)容、自己的情感傾向,并使其能夠接受自己的主張,從而改變對方的行為取向,以便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信息的接受者對信息的傳達者懷有敵意,或是對對方所說的信息不信任的時候,他自然就會拒絕這種信息。真正的溝通并不是簡單的單方面的輸出行為,而是一種相互的作用行為,傳達者進行表述,接受者進行反饋,傳達者進行解釋傳輸,接受者提出意見建議,正是這樣的互動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
在現(xiàn)實的學校管理中,一般存在以下兩種問題:一種就是作為信息傳遞者的管理者存在的問題,由于在對教師進行管理的時候,并未對其提供相應的反饋的渠道,這就造成了教師難以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以及對工作的看法,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師難以樹立自己的教學風格,難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品質(zhì)。另一種情況就是教師的問題,其在接受管理者傳達的信息的時候,缺乏必要的反饋意識,總是被動地接受學校的決策,即使學校的某些制度或者決策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會干預,這樣就會造成單方面的溝通,從而形成溝通不暢。
5.學校管理溝通過程缺乏民主性
教師作為知識分子,往往都有很強的自尊心,其對于日常的教學理念、教學工作等都存在自己的看法,在管理的時候如果不得其法,將會影響到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而有些學校對這些方面缺乏深刻的認識,學校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往往比較生硬,對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比較嚴格,執(zhí)行比較死板,績效考核成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對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嚴絲合縫,以求得對學校能夠進行有條不紊的管理。但是,管理者并沒有認識到管理背后的因素,缺乏對于管理者情感因素的考慮,沒有考慮到教師團隊的特殊性,這樣的管理使得教師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干勁,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幸福感。
二、增強學校管理溝通的行動要點
1.優(yōu)化組織結(jié)構(gòu)減少溝通的層級
管理者和教師進行溝通的時候,管理者對于上級的信息往往都會加以揣摩,經(jīng)過自己的加工才能逐步向下級進行傳達。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總會按照自己的意圖將信息轉(zhuǎn)化成教師所樂于接受的內(nèi)容,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信息的失真。一般來說,在信息自上而下傳遞的過程中,下級往往過多地對上級的信息進行考慮,從而造成信息的膨脹;在信息自下而上的傳遞過程中,為了能夠減輕上級的負擔,使信息的內(nèi)容更加明了,傳遞者往往會進行必要的刪減。在學校的管理中,層級越多,對于信息的過濾現(xiàn)象也就越嚴重,也就越不利于學校的管理溝通。
一般來說,我們運用最普遍的信息傳達方法就是交談,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就是信息交換及時。傳達者傳遞的信息能夠盡快被接受者所了解,接受者也能夠?qū)π畔⑦M行及時的反饋。這種方式對于溝通來說是最理想的,但是當信息經(jīng)過多人傳遞之后,就會造成一定的失真,這也是口頭溝通的一個主要的缺陷,為了能夠在管理溝通的過程中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就需要減少溝通的層級,使管理者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2.塑造利于溝通的組織文化
溝通行為不能脫離開學校的具體背景進行,只有良好的學校精神文化內(nèi)涵才能夠?qū)處煹臏贤ǚ绞?、風格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而學校的物質(zhì)條件只是溝通的具體渠道和媒介。學校管理者鼓勵學校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要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加強管理者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讓教師看到溝通的實效,使其能夠?qū)贤óa(chǎn)生更大的動力和愿望,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對人際關(guān)系進行必要的優(yōu)化,為此學??梢蚤_展必要的群體活動,鼓勵教師進行相互的交流、溝通,為其創(chuàng)設必要的溝通環(huán)境,培養(yǎng)起團隊協(xié)作精神。管理者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要走進教師辦公室,和教師進行更加直接的交流,在課余時間、休息時間與教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交流往往能夠激發(fā)出教師的觀念、觀點,使教師能夠表達自己的心聲,說出自己的想法。而管理者的這種平等的溝通行為也能對普通教師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使其能夠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和溝通,看到別人的長處、認識到自身的短處,這樣不但能夠加深雙方的理解,還能改善人際關(guān)系。實際上,良好的組織文化,對于學校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溝通行為,才能更好地加強管理者與教師之間的溝通。
3.管理者應掌握學校管理溝通技巧
由于對于管理溝通缺乏必要的認識,學校管理溝通存在著很大的單向性,一般來說都是上傳下達,中間的溝通環(huán)節(jié),十分欠缺,為了能夠真正解決學校的溝通問題,就要求學校的管理者能夠充分掌握管理溝通技巧,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這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進行個性化的管理溝通。單一死板的管理方法在學校管理中是行不通的。教師都有自身的特點,為了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就需要管理者加深對教師的了解,并根據(jù)不同的教師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和溝通方法,這樣才能使溝通更加符合教師的心理需求和個人訴求,使溝通的效果更加理想。
(2)利用信息技術(shù)建立溝通網(wǎng)絡。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學校管理者所面臨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而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利用信息技術(shù),溝通的信息量以及反饋速度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改善溝通的效果。但是,我們也應該防止由于信息過剩帶來的學校管理混亂問題,大量的信息使得管理者難以全面地對這些信息進行及時的處理,也就難以進行科學、有效的決策,從而影響了學校的管理。
4.明確角色與換位思考
作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在管理溝通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不能在溝通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引領(lǐng)作用,管理者的作用就難以體現(xiàn)。學校管理者理解教師的心理,多進行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這樣才能達到情感上的共鳴,使教師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觀點,消除溝通的障礙。在管理溝通這個過程中,管理者的談話內(nèi)容不能過于空泛,要集中在教師的身上。對教師不應該一味進行管教,而需要對教師的工作、教學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找到教師的興趣點,并通過這個點加深溝通的深度,從而了解教師真實的心理需求,更好地為教師服務。
通過換位思考,管理者和教師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進行思考,打破了以往那種單向的思維模式。如果僅僅依照自身的經(jīng)驗進行思維的話,那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思維效果,只有了解對方的難處,才能更好地深入對方的內(nèi)心深處。管理者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教師的優(yōu)勢,并給予其必要的鼓勵,這樣就能夠建立和諧的團隊氛圍,同時,在進行任務布置的時候,才能夠根據(jù)教師的具體特點對其進行安排,為其選擇合適的工作,發(fā)揮其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成長。雖然換位思考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只要用真情實感、換位思考還是能夠建立的,一旦建立,學校的管理溝通將更加高效、更加深刻,這樣就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發(fā)展,更好地加強學校的管理。
5.設立專門的學校管理溝通部門
管理溝通串起了學校的日常工作,對于學校的發(fā)展來說直觀重要,當學校的規(guī)模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需要設立專門的溝通部門。專門部門的建立,能夠使學校的管理溝通更加體系化,通過對管理溝通的計劃、控制、組織等行為的實施,能夠有效地保證管理溝通的效果。如果學校的規(guī)模較小,也可以將這些工作交由專人處理?,F(xiàn)在,很多學校都還未設立這樣的部門,有的學校雖然設立了這樣的部門,但是其職責權(quán)限卻并未加以完善。因此,學校管理溝通工作的專業(yè)部門應該成為學校管理溝通的必設組織,只有使其具有完善的權(quán)責體系、管理制度,才能使其更好地為學校的管理溝通服務。
參考文獻
[1] 蘇勇,羅殿軍.管理溝通.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2] 趙慧軍.管理溝通.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3.
[3] 褚宏啟.中國教育管理評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4] 張剛,焦建軍,王文奎.管理溝通理論的變革性質(zhì)和意義.理論導刊,2005(2).
[5] 張曉虎.符號互動與社會規(guī)范的形成.理論月刊.2004(12).
[6] 余芳.中小學管理中的溝通障礙及其克服.教育評論.2001(4).
[7] 王惠青.教育行政溝通及其實施策略.教育評論.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