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取向是多元的,作為閱讀的對象,讀物也應該是多元的。但我始終認為,區(qū)別于成年人,屬于兒童的讀物不能太媚俗、太功利,而應該充滿真,充滿善,充滿美。
兒童讀物應該充滿真。它應該真實,熱情,誠懇,能夠保護孩子們的童真,給予孩子們真情。它應該能夠滿足孩子們求知的愿望,給予孩子們真知。閱讀過程中,它不但可以讓孩子們有所得,獲得豐富的知識,點燃求知的激情,而且有所感,獲得真切的情感體驗,體悟愛的溫馨。
兒童讀物應該充滿善。我們這個社會確實還不夠完美,還存在不少陰暗的東西,但作為兒童讀物,應該為孩子們保留一方凈土,給予孩子們正能量,讓孩子們看到更多的光明,感受到更多的愛,使孩子們善的本性不為現(xiàn)實社會的陰暗所侵蝕,從而對這個社會充滿信心與愛心。
兒童讀物應該充滿美。兒童讀物應該主動貼近孩子們的心靈,充滿童趣,有美感。它應該具有貼近兒童心理的美的形式,裝幀應該是美的,畫面應該是美的,使孩子們一看見就喜歡上它。它應該具有貼近兒童心理的美的內容,文字是美的,情感是美的。它能夠以一種充滿童趣的浪漫,給予孩子們美的視覺享受與心靈撫慰,激起孩子們美的向往與追求。
在我看來,屬于兒童的讀物應該是唯美的。遺憾的是,某些人為了蠅頭小利而泯滅良知,使得“黑暗童話”“恐怖讀物”招搖過市,日益腐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我實在難以想象,在“黑暗童話”“恐怖讀物”中長大的孩子將來怎么可能不仇視這個社會,怎么能不漠視身邊的生命?作為兒童閱讀的點燈人,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有責任為孩子們守住真善美的底線,讓孩子們遠離那些充滿黑暗與恐怖的讀物,還孩子們一片潔凈的閱讀時空。